1.产量增长影响因素

2.南阳油田枯竭了吗

3.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

4.为什么不取消一级公路的收费

1984年国际油价_历年国际油价

雪佛龙,乐于承担社会责任

安哥拉:资助2500万美元用于重新启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尼日利亚:在当地组建供应链为当地民众提供数千就业机会

哈萨克斯坦:利用当地解决数千就业问题

美国墨西哥湾:捐资1800万美元帮助当地受到2005年丽塔和卡特里娜飓风灾害的校园重建

抗击疾病:向全球基金组织捐资3000万美元帮助其对抗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疾

中国:向红十字会捐助1000万元人民币以帮助四川5.12大地震的救援和重建

德士古公司1902年成立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公司成立时名为得克萨斯公司,1959年改为现名。

德士古公司成立后的第二年(1903年)便在酸湖发现了大油田,并在阿瑟港兴建了第一座炼油厂。到1928年该公司的销售网点已遍布全美48个州,成为当时美国第一家在各州均有销售活动的大公司。

进入30年代后,德士古公司的油气勘探、开发和销售活动迅速向国外扩展。1936年6月该公司同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各出资50%成立了加德士石油公司(Caltex Petroleum Corp.),使其石油炼制和油品销售业务迅速扩展到全世界55个国家。同年12月,该公司又以300万英磅和1800万美元的代价收购了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在沙特阿拉伯的子公司-加利福尼亚阿拉伯石油公司50%的股权,从而取得了在中东地区从事勘探开石油活动的权力。

进入50年代以后,德士古公司通过收购股权、兼并等手段在伊朗、利比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特立尼达和委内瑞拉获得了油气勘探和开权。并且成功地打入了美国东海岸各州的燃料油销售市场。

70年代,由于国际油价暴涨,德士古公司的经营利润猛增,为了给多余的资金寻找出路,该公司自1980年开始了大规模的兼并活动。1980年1月,德士古公司以6.22亿美元收购了贝尔里奇石油公司17.04%的股份,同年12月又购入了多姆石油公司在美国的全部勘探和生产资产。年4月,该公司收购了加州美孚石油公司在欧洲的大部分石油炼制和销售设施,及其在英国、西德、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丹麦的2800个加油站。同年,还以120亿美元巨资兼并了美国著名的大石油公司-格蒂石油公司(Getty Oil Co.)是当时国际石油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起兼并活动,在石油界产生了重大影响。1993年,德士古公司决定退出化工业务。1996年,该公司新成立了全球气体与电力部。

产量增长影响因素

利比亚?

——白种人居住的地方?

--------------------------------------------------------------------------------

利比亚全称"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位于非洲北部, 北临地中海。①利比 亚一词源于希腊语,是"白种人居住的地方"之 意,以区别撒哈拉(黑种人居住的地方)。利 比亚一名非常古老,早 在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象形文字就有记载。古希腊荷马史诗《奥德 赛》中曾提及,但仅指埃及以西的整个北非或泛指整个非洲大陆。约 在300年,戴克里先皇 帝在昔兰尼加北部建立上利比亚省和下利比亚 省。此名一向被作为的黎波里或柏柏里亚的地 理别名,泛指北非中 部。到1934年,意大利侵占昔兰尼加和的黎波里塔尼亚后,两省合称 为 利比亚殖民地。②此名原是住在埃及尼罗河流域以西的沙漠部落 名称,称来布人(Lebu)或赖 布人(Rebu),后希腊人把所有的北非人, 除埃及人外,统称为利比亚人。现名为闪含语系闪 族语Lehabim的希 腊文形式。③源出希腊文Liba或lips,意为西南风,指利比亚位于希 腊的 西南方,与其隔海相望。古代利比亚的居民基本上是柏伯尔人, 公元前7世纪曾建立努米底 亚王国。公元前1世纪,沦为罗马帝国的 领地。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柏伯尔人。16世纪中叶 ,利比亚被奥斯 曼帝国占领。1912年沦为意大利殖民地。二战期间,英、法分治利比 亚。19 51年12月24日独立,成立 利比亚联合王国;1963年4月15日 改名利比亚王国;1969年9月1日 成立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17年3 月2日改国名为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ly.mofcom.gov.cn/ddgk/ddgk.html

利比亚经济

2005-10-16 12:47 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编译 内容分类:其它

一. 经济概况:

自1969年9月1日革命以来,利比亚为了摆脱殖民主义对其经济的控制,推行了国有化政策。从10年起,先后将外国石油销售网、外国银行、保险公司等收归国有,将意大利人占有的肥沃的田庄全部收回。自11年12月宣布没收美国石油公司起,先后将外国公司的全部或50%的股份收归国有。但由于实行单一国营经济,主要生活用品由国家补贴,所以市场萧条,商业生活几乎停滞。1987年后,利开始调整经济政策,允许私人企业的存在,利经济发展较快,但结构不平衡,粮食不能自给,日用品主要靠进口。利比亚是北非的重要产油国,欧佩克成员国,石油收入是利经济的主要支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占出口收入的95%。石油收入使利比亚成为非洲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高的国家之一。为使国家经济多样化, 利比亚着力发展农业,工业和技术经济等非石油部门。 1992年以来,利因洛克比问题受到国际制裁,其石油生产也随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利经济现在面临一些困难,除有国家补贴的主要生活用品外,其它商品价格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但经济尚能正常运转。19年,利提出新经济政策,进一步放宽了对私有经济的限制。2003年联合国取消对利比亚的制裁后,为了发展经济,改善经济结构,摆脱经济对石油的过分依赖,利制定和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对外开放,对内搞活, 增加财政支出, 积极吸引外资,在扩大开发建设石油天然气项目的同时, 也在大力发展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和其他门类的工业,利比亚进入了对外开放和全面经济改革的新阶段。

利比亚与外国资本建立了一些合资企业,如在公共基础部门。在许多领域建立了一些国家合作项目,并且有越来越多的私人资本参加到这些合作中来。

利比亚与大多数欧洲和非洲国家签订有经济贸易合作协议, 并参加了所有的地区性阿拉伯协议。利比亚在双边协议下的对外投资涉及在多种工业部门建立的合资企业,包括养牛,农业生产,非洲地区的矿物开,在马耳他的项目建设,在突尼斯的渔业捕捞, 在欧洲和拉美地区的工业产品生产。

二 . 利比亚主要经济状况介绍:

1. 自然:

① 石油、天然气:利比亚油气储量十分丰富,石油总储量估计有1000亿桶,其中已探明储量404亿桶;天然气储量已探明的就达到1.31万亿立方米,是世界主要产油国和石油输出国之一。

② 矿产:铁(蕴藏量约20-30亿吨)、钾盐、锰、磷酸盐、铜、锡、硫磺、铝土矿、盐等。

③ 水:利比亚拥有丰富的地下水,其南部沙漠地下水已探明总储量达250亿立方米。

④ 海洋:利比亚拥有丰富的海产。经初步探查,海洋主要有:各类白鱼、金枪鱼、沙丁鱼、海绵、珊瑚、海藻等。

⑤ 旅游:利比亚拥有许多历史、社会、人文遗产古迹、沿海沙滩、历史古城、绿洲、沙漠景观,阳光、湖泊和泉水。

2. 工业。自70年代以来利比亚重视发展本国工业,投入了上百亿美元资金大力发展加工及制造工业。其目的是实现替代进口,减少消费品进口,增加重化工业品出口,实现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改变单一依赖石油产品的出口状况。据统计,自10年至19年9月,利已建成工业项目723个,此外,还有83个工业项目正在实施。利比亚除国营工业企业外,目前在工业方面的伙伴企业共有10,250家,涉及到食品、纺织、家具、纸张、化学、金属、建材、海洋捕捞工业等方面。

利比亚工业(不含石油及相关工业)主要包括食品、纺织、服装、皮革、建材、五金、木材、饲料、纸制品、钢材、轮胎以及汽车、拖拉机、冰柜、冰箱、电视机组装等。

--石油及相关工业。利比亚是北非重要的石油生产国,也是欧佩克成员国。利比亚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1990年底已证实的石油储量达450至500亿桶,天然气储量达12,180亿立方米。利石油具有油质好、油层浅和易开发的特点。

利比亚石油生产始于1959年,此后石油产量迅猛增长。10年达到最高峰,日产原油达到332万桶,年产量达1.73亿吨。1980年日产原油降至183万桶;到1983年欧佩克取限价保护政策,利比亚生产配额为110万桶;1986年配额又调减至94.8万桶;1990年8月海湾危机爆发后石油价格上升,利比亚石油日产量增至150万桶。1992年以来,由于联合国对利制裁,石油设备老化而无法更新,石油生产受到一定影响。1993年日产量是138万桶;1994年日产量是141万桶;1995年日产量是142万桶;1996年日产量是144万桶;19年日产量是139万桶。

欧洲是利比亚石油的主要市场。意大利从利进口大量石油,约占意进口原油的30%。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三国是利比亚石油的最大买主,三国从利进口的石油占利出口石油的四分之三。

利还积极开发和利用天然气。近年来,利天然气产量约150亿立方米,主要用于国内消费,有小部分供出口。

自70年代后期以来,利积极发展石油化工业。现利已拥有非洲最大的拉斯乌努夫石化工业联合企业,生产乙烯、丙烯和聚乙烯等化工产品。此外,利比亚还有7个生产甲醇、氨气、尿素和液化气的工厂及1个液体化学制品厂。利年产尿素60万吨。上述各工厂基本上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产品除少数尿素用于国内消费外,其余均以出口为主。

--钢铁工业。米苏拉塔钢铁联合企业是利唯一的钢厂,位于首

都的黎波里以东约240公里的米苏拉塔市,引进德国、奥地利、日本、瑞典等国成套设备,是利比亚最大的工业企业。该企业第一期工程耗资60亿美元,于1990年投产,设计能力年产钢132.4万吨。1992年产钢93万吨;1993年产钢95.3万吨。第二期工程于1994年开始兴建,设计能力为年产钢45万吨。“米钢”生产的线材和棒材(包括盘条、螺纹钢等)90%供内销,其它品种如轻、中型钢材及冷、热轧钢卷板和平板等板材则绝大部分供出口,主要销往阿拉伯国家和西欧的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

3.农业

利比亚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24%。全国土地面积的94%以上为半沙漠和沙漠,可耕地仅占国土的1.5%左右,约370万公顷。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蔬菜、水果等。利比亚农牧业生产不发达,粮食不能自给。据统计,每年利比亚需粮总量60万吨左右,其本国的粮食生产远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利比亚1996年产粮仅为29.7万吨。而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食品。据统计,1996年利比亚进口食品及活牲畜总额达9.3亿美元,占全年进口总额的17.8%;进口食油及饮料等达1.16亿美元,占全年进口总额的2.2%。

利比亚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平均每年将其总收入的18%作为农业专款。

利比亚自年8月开始兴建“人工河”工程,这是利最重要、最宏伟的水利工程,耗资250亿美元到300亿美元。第一期工程已竣工,第二期工程也于1998年4月竣工,两期工程均由韩国东亚公司总承包。目前,第三期工程正待上马。

利比亚“人工河”实际上是一条深埋在地下7米、直径达4米的水泥输水管道网,总长度约4,040公里。主要目的是将利比亚南部沙漠深处丰富的地下水开发出来,将地下水汇集输送到沿海北部地区,用于灌溉农田,解决工业用水和利比亚沿海城市居民用水。

据利比亚官方估计,到2000年,利比亚每年约需粮食70万吨,水果83.3万吨,蔬菜90万吨,饲料120万吨。“人工河”建设可较大地改善农牧业的现状,增加可耕地和灌溉面积,有利于农牧业的发展。

4. 对外贸易:

利比亚主要出口产品是石油(产量80%以上供出口)。主要进口粮食、食品、机械、建材、运输设备、电器、化工和轻工产品以及武器装备。主要贸易对象是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突尼斯和土耳其等。2003年贸易总额206亿美元。近年进出口情况如下(单位:亿美元):

2001 2002 2003

出口额 120 116 143

进口额 53 74 63

差额 67 42 80

(资料来源:2004年1月经济季评)

2002年主要贸易对象占利外贸比重如下(单位:百分比):

意大利 德国 西班牙 土耳其 瑞士

出口 42.6 14.1 13.6 6.9 4.4

意大利 德国 韩国 土耳其 瑞士

进口 25.6 9.8 6.6 6.6 6.5

(资料来源:2003年世界经济数据)

利比亚投资环境综述

2004-04-10 23:22

利比亚,一个神秘而富有吸引力的国家,它拥有丰富的,蕴藏着蓬勃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商机,在联合国解除对利制裁后,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投资者注目的焦点和投资热土。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利比亚的投资环境。

一、利比亚自然环境及

二、投资的外部环境

三、投资的内部环境

四、利比亚的投资政策

五、利比亚投资现状

一、利比亚自然环境及

利比亚位于北非中部,面积177万平方公里,人口548万。东接埃及、苏丹,西邻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南界尼日尔、乍得,北濒地中海,与意大利、南联盟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非洲北大门”之称。

利比亚全境90%以上地区为沙漠半沙漠,沿海和东北部地区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其它地区基本上为沙砾覆盖,为向北倾斜的高原和内陆盆地,沙漠中零星分布着一些绿洲,境内无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较广。

利比亚北部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冬暖多雨,夏热干燥,内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气温为35℃,冬季平均气温为15℃,年平均降雨量从北往南由500—600毫米递减到30毫米以下,常有来自南部沙漠地区的沙漠风为害,中部的塞卜哈地区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

在这90%为沙漠所覆盖的土地之下,蕴藏着丰富石油、天然气、铁、钾盐、锰、磷酸盐、铜、锡、硅石、石灰石、高岭土等矿产。据探测,利比亚原油探明储量404亿桶,估计总储量达1000亿桶;天然气总储量达1.31万立方米;铁矿石储量20—30亿吨;石灰石储量1840万吨;高岭土储量2004万吨。

利比亚不仅有丰富的原油,而且还拥有丰富的地下水,利比亚南部沙漠地区地下水探明储量达250亿立方米,目前正在实施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项目—利比亚人工河项目通过总长4200公里的管网每日向全国输送620万立方米的生产生活用水。

由于濒临地中海,利比亚海岸线长达2000公里,有丰富的海洋可供开发。经初步探查,利比亚的海洋主要有:各类白鱼、金枪鱼、沙丁鱼、珊瑚和海藻等。

此外,利比亚还拥有众多历史、人文遗产和古迹,独特的民俗风情,地中海风光、沙漠景观等旅游可供开发。二、投资的外部环境

近年来,由于利比亚实施多元化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改善了与西方国家、周边国家和非洲国家的关系,国际生存空间得到拓展,投资的外部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1、经过多年的外交努力,利比亚于2003年8月宣布承担“洛克比”空难的民事责任,同英美就赔偿问题达成协议,同意向罹难者支付赔偿27亿美元的赔偿金,换取英美同意联合国解除对利的制裁,2003年9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502号决议,全面解除对利制裁。

2003年12月19日,利比亚出人意料地宣布全面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武器核查。利比亚在反恐、“洛案”和武器核查等问题上的合作态度以及长期保留美国在利的利益,得到了美英两国的积极回应:英国于1999年利比亚交出两名“洛案”嫌疑犯后便同利比亚恢复了外交关系,经贸关系也得到很大的发展,2003年英国宣布放松和简化利比亚人的入境和居住审批手续,2004年初又呼吁欧盟解除对利的武器禁运,英利关系步入正常化轨道,发展速度很快。美国则在2003年初与利比亚秘密接触,利宣布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后,两国正式开始讨论关系正常化事宜,2004年初,美国国会代表团在卡扎菲上台三十余年后首次访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2月26日,美国正式宣布解除美国公民赴利比亚旅游禁令,并允许美国公司重返利比亚进行商务活动。种种迹象表明,利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已为时不远了。

2、由于地缘的关系,利比亚与欧盟的关系长期以来就十分密切,欧盟国家是利比亚进出口主要的来源国和目的国,即使在联合国对利实施制裁期间,双方的政治经济关系也十分密切。99年联合国中止对利的制裁后,利欧双边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西地中海“5+5”对话机制的建立,增进了双方的互信互谅,2004年初利法就“尤塔”案赔偿问题达成协议后,影响利欧关系发展的最后障碍被扫除,近日,在利比亚召开的非盟首脑会议期间,欧盟普罗迪邀请利比亚正式加入于1995年成立的“巴塞罗纳机制”,利欧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3、作为非洲国家,利比亚强调其非洲属性,倡导、组织了非盟、撒—萨联合体、马格里布联盟,积极参与非洲事务,调解争端,加强和发展与周边国家和非洲其他国家关系,致力于区域政治经济合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利比亚在非洲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明显提升。至于同阿盟的关系,利比亚淡化其阿拉伯属性,在众多问题上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特别是海湾国家的立场相左,要求对阿盟进行改革,因此与部分阿拉伯国家关系疏远甚至紧张。三、投资的内部环境

1、利比亚自卡扎菲领导的“九.一”革命成功以来,利比亚政局一直保持稳定。

2、利比亚经济发展情况

(1)、总体情况

利比亚是单一石油经济国家,严重依赖石油的生产和出口。据统计,石油行业在利比亚GDP所占的权重目前为52.7%,占其出口总额的95%,利比亚国家财政收入80%来自于石油出口。

卡扎菲上台之初,为摆脱殖民主义对利比亚经济的控制,大规模推行国有化政策,将外国石油公司、石油销售网、外国银行、保险公司、外国人占有的农庄土地收归国有。同时,为改变利比亚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利比亚利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之机,将大量石油美元投入经济发展之中,建立了众多国营工矿企业和基础设施,长期实行国营经济体制。据统计,从10年—1998年,利比亚建立的各类国营企业723家。在13年—1985年期间,利比亚执行三个五年发展,共投入700亿美元资金,1986年后,利比亚没有制定新的发展,但每年都从财政预算中拔款50亿美元用于经济发展之中。

1988年“洛克比”空难发生后,国际社会对利制裁,再加上国际原油价格急剧下降,使利比亚经济受到严重打击,据估计,制裁给利比亚造成300多亿美元的损失。

19年后,为改变经济困难境地,利比亚制定并执行改革开放、招商引资、发展多元经济等政策,经过几年的发展,利比亚经济面貌得以改善,国家财政状况持续好转,国家战略项目和基建项目重新启动并得到较快的发展。

据利比亚中央银行发布的统计数字:1999年—2002年期间,利比亚的GDP以19年固定价计算,平均每年增长3%,2002年,利比亚国内生产总值(GDP)达249.8亿利第(按年固定价计算,为150.7亿利第),约合192.2亿美元,人均GDP4390利第,约合3377美元。国家外汇储备2002年达到185.9亿利第(约合143亿美元),2003年6月30日已增至250.8亿利第(约合192.9亿美元),2002年国家外债约为40亿利第(约合31亿美元),当年减债2.21亿利第。

(2)、各行业发展水平

利比亚是石油经济国家,其经济结构极不平衡,粮食不能自给,日用消费品主要依靠进口。其各行业发展情况大致如下:

工业:利比亚的工业以石油、石化工业为主,在王国期间,利比亚的石油生产为美国石油公司控制,卡扎菲上台后,实行石油国有化政策,16年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已占有65%的石油股份。1986年后利美关系恶化,美石油公司撤出利比亚,其他西方国家的石油公司趁机进入利比亚市场,填补美国石油公司撤离留下的空白。目前利比亚拥有5个炼油厂,日产原油140万桶,大部分出口到欧洲国家。

石化工业是利比亚的新兴工业,现拥有非洲最大的石化企业—纳斯拉努夫石化工业联合企业,生产乙烯、丙烯和聚乙烯等化工产品,此外还有7个石化生产企业,生产甲醇、氨气、尿素、液化气和其他石化产品。

除石油石化工业外,利比亚工业还包括食品、纺织、服装、皮革、建材、五金、木材、饲料、造纸、钢铁、轮胎等加工制造企业和汽车、拖拉机、冰箱、电视机等组装企业。其中食品工业在利比亚非石油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大,产值占加工业产值的34.6%,其次为钢铁、纺织及服装。

从整体发展水平上看,利比亚工业(不含石油及石化企业)除食品、钢铁、建筑、饲料等行业少数企业尚有发展前途、略有盈利外,目前绝大多数工业企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有些企业已破产倒闭。

农牧业:利比亚农牧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4%,可耕面积约37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2%,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花生、柑桔、橄榄、烟草、椰枣和蔬菜。利比亚的农业非常落后,据利官方统计,2002年其主要农产品年产量为:小麦9万吨、大麦20万吨、各种蔬菜120万吨、各种水果66万吨。利比亚牧场面积约850万吨,养殖的牲畜主要为羊、牛、骆驼,其中羊1038万只、牛107万头、骆驼23万峰。利比亚近50%的粮食和畜产品依赖进口。

利比亚核心领导层高度重视农牧业的发展,每年都要到国营农牧场视察指导农牧业生产,利每年从其财政收入中拔专款用于农牧业生产。据统计,从10年—1991年共拔款164亿美元,平均每年达17亿美元。

渔业与水产养殖:应该说,到目前为止,利比亚尚未对其海洋进行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据了解,目前在利近海进行海产捕捞作业的均为外国捕捞公司,仅限于捕捞金枪鱼,公司数量有限。水产养殖方面也仅限于实验室研究,尚未进入到实际运作阶段。

旅游业:利比亚拥有丰富的旅游,多年来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近几年,利比亚***认识到国家不能对石油收入过分依赖,提出发展多元经济的构想,旅游业是其首选的领域。2003年以来,利比亚对旅游业的开发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对外贸易:世界原油价格波动对利比亚的对外贸易影响巨大。近十年来,受原油价格的影响,其进出口贸易额大起大落,呈锯齿状态势。2000年以来,随着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利比亚的进出口贸易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据利比亚中央银行最新统计显示,2002年利比亚的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57.63亿利第,约合121.25亿美元,其中出口110.77亿利第,进口55.85亿利第,同1993年相比增长了276.3%,在2000年、2001年和2002年三年,年均增速达90%。统计还显示,在1993年—2002年十年中,利比亚对外贸易一直保持贸易顺差。

根据利比亚中央银行的统计,利比亚出口商品主要是原油和石化产品,占95%以上,其他工农牧业产品出口总量不足5%。进口商品中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所占比重最大,其次分别为各类工业制成品、粮食及活畜、原材料等。欧洲国家和周边国家是其主要贸易伙伴,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分列利比亚商品出口前三名,意大利、德国和沙特分列进口前三名。

3、基础设施情况

利经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其基础设施在非洲地区是比较好的,投资所需的能源、电力、交通、通讯、生产用水等硬件设施比较完备。

(1)能源:作为主要的石油生产和输出国之一,其能源生产供应不存在问题,目前利比亚拥有五个已建成投产的炼油厂,主要分布在纳斯拉努夫、扎维亚、布雷加、托普鲁克和塞里尔地区,目前日产原油140万桶,利比亚在今后几年之内将其原油生产能力提升250—300万桶/日。

(2)电力:利比亚电力供应充足,电网覆盖全国。利比亚拥有各类电站470余座,大型电站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海地区,以热电站和天然气发电站为主。目前利比亚发电装机总容量为470.8万千瓦,2002年发电总量为17531万千瓦时;输电线路总长度达33000公里;各类变电站近8000座,输出总功率1100万千伏安。

(3)交通:利比亚的陆、海、空交通比较便捷。陆路方面,据利比亚统计部门发布的统计资料,19年利比亚公路总里数达25535公里,其中,公路干线长度17985公里,支线长度7550公里,公路质量较好。利比亚没有铁路,目前正在筹建之中,修建铁路总长度3173公里。海运方面,目前拥有13个集装箱港,71个集装箱码头,货物吞吐量达1212万吨/年(2002年统计数)。空运方面,拥有15个机场,其中3个国际机场,目前开通了十余条国际航线。除此之外,利比亚正在着手发展海事及空中管制系统,进一步发展交通建设,建立与世界水平同步的陆海空队伍,以满通运输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加强利比亚与邻国和世界的联系。

(4)通讯:利比亚通讯由国家邮电通讯总公司专营,向民众提供固话业务、移动通讯业务、因特网业务和国际卫星通信业务。近年来,由于利比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民众与外界联系日益增多,电话用户增长迅速,其现有设施已不能满足需要,为此,利比亚邮电通讯总公司最近已同我中兴公司签约,新建一GSM移动通讯网,近日还开通了移动电话国际漫游业务。此外,还决定在近一两年内对固定电话网和因特网增容。这些项目建成后,利比亚的通讯状况将有很大的改观。

(5)工业用水:利比亚同大部分阿拉伯国家不同,它不仅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还拥有丰富的地下水。1982年,利比亚决定修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人工河工程,用口径巨大的水管将南部的地下水输往北部的的黎波里、班加西等主要城市,满足城市生活及生产用水。目前,已完成三期工程,将南部的水源输到了班加西、的黎波里,人工河沿线地区已有充足的水源供应。

二、投资的外部环境

近年来,由于利比亚实施多元化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改善了与西方国家、周边国家和非洲国家的关系,国际生存空间得到拓展,投资的外部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1、经过多年的外交努力,利比亚于2003年8月宣布承担“洛克比”空难的民事责任,同英美就赔偿问题达成协议,同意向罹难者支付赔偿27亿美元的赔偿金,换取英美同意联合国解除对利的制裁,2003年9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502号决议,全面解除对利制裁。

2003年12月19日,利比亚出人意料地宣布全面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武器核查。利比亚在反恐、“洛案”和武器核查等问题上的合作态度以及长期保留美国在利的利益,得到了美英两国的积极回应:英国于1999年利比亚交出两名“洛案”嫌疑犯后便同利比亚恢复了外交关系,经贸关系也得到很大的发展,2003年英国宣布放松和简化利比亚人的入境和居住审批手续,2004年初又呼吁欧盟解除对利的武器禁运,英利关系步入正常化轨道,发展速度很快。美国则在2003年初与利比亚秘密接触,利宣布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后,两国正式开始讨论关系正常化事宜,2004年初,美国国会代表团在卡扎菲上台三十余年后首次访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2月26日,美国正式宣布解除美国公民赴利比亚旅游禁令,并允许美国公司重返利比亚进行商务活动。种种迹象表明,利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已为时不远了。

2、由于地缘的关系,利比亚与欧盟的关系长期以来就十分密切,欧盟国家是利比亚进出口主要的来源国和目的国,即使在联合国对利实施制裁期间,双方的政治经济关系也十分密切。99年联合国中止对利的制裁后,利欧双边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西地中海“5+5”对话机制的建立,增进了双方的互信互谅,2004年初利法就“尤塔”案赔偿问题达成协议后,影响利欧关系发展的最后障碍被扫除,近日,在利比亚召开的非盟首脑会议期间,欧盟普罗迪邀请利比亚正式加入于1995年成立的“巴塞罗纳机制”,利欧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3、作为非洲国家,利比亚强调其非洲属性,倡导、组织了非盟、撒—萨联合体、马格里布联盟,积极参与非洲事

南阳油田枯竭了吗

原油产量的增长的影响因素与储量增长略有不同,这些因素包括储量增长情况、开发工作量、市场油价、开发理论与技术进步、的政策法规以及国家经济状况等。

3.4.1.1 储量增长情况

原油的储量是产量的基础,因此,储量的增长情况直接影响着产量的增长。在3.1.2小节中已阐述了美国的原油储量增长和探明率状况。油气生产商在获得新增可储量后,会在适当的政策和市场条件下开发这些储量,因此,产量的增长滞后于新增可储量的增长[95~98]。

从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来看,原油产量的高峰发生在10年,比原油新增可储量的高峰(1951年)滞后了19年(图3.34)。根据3.3.2小节中的储量增长的阶段划分,10年是新增可储量稳定增长与递减阶段的转折点,10年之后,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新增可储量呈现出了明显递减的趋势,产量在此时也开始递减。在11~2004年间,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产量递减速度为1.87%。

新增可储量和产量共同影响着储比的变化。在70年代之前,美国的产量迅速增长,1945~10年,美国本土48州的原油产量以4%的速度递增,而同期的新增可储量增长速度为1.89%,并且在1967年以后,美国的原油年产量几乎都超过当年的新增可储量,这使得原油储比在70年代之前连续下滑(图3.35)。全美和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储别在1968年和1967年降至略低于10。11~2004年间,由于阿拉斯加和90年代以来深水区域的储量贡献,全美的平均储比为10.5;若不考虑阿拉斯加和深水区域的贡献,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储比在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稳定在8 的水平,但由于产量的递减速度大于新增可储量的递减速度,1999~2004年的平均储比有所回升,达到9.6。

图3.34 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原油新增可储量与产量

图3.35 美国原油储比

一方面,随着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新增可储量的逐渐减少,原油的可储量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无论从国家能源安全角度,还是油气生产商的经营战略角度,储比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调控。这两个因素决定了产量总体上的递减趋势。

3.4.1.2 市场油价

20世纪以前,美国原油产量较低,进入20世纪以后,蒸汽机的发明带动了对原油的需求,1902年美国原油产量超过1000万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汽车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原油产量也开始快速增长,至1944年,美国的原油产量已达到2.29亿吨。1918~1944年间,原油产量平均每年增长15.3%,同期的油价平均为1.33美圆/桶。

1945~13年间,美国的国内油价高于国际油价,这直接刺激了原油产量的持续增长,美国全国的原油产量在10年达到峰值,为4.80亿吨。但在此之后,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产量开始递减,在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期间,美国对油价进行严格管制,大大低于当时的国际油价,这使得石油生产商对国内原油开发失去兴趣,从而使美国的原油产量开始递减。虽然在1981年油价控制解除之后,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原油产量递减速度减缓,并在和1985两年间有所回升,但1986年油价暴跌,使得产量随之下滑(图3.36)。

图3.36 美国原油产量与油价

从图3.36中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之后,油价的涨跌只能在短期内刺激原油产量递减速度的变化,但是由于受储量增长逐渐减缓的影响,原油产量总体下降的趋势已无法避免。

单口油井日产量的变化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油田开发状况与地质状况,二是油价。长期的油气田开发必然会导致单口油井日产量在经历了高峰之后开始递减,但从经济性出发,单口油井日产量对油价的变化非常敏感。油价的上涨降低了开发门槛,使得一些在低油价条件下无法经济开的低产油田可以经济开。低产油田的加入降低了单口油井的平均日产量。在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单口油井日产量与油价在一定程度上呈负相关关系。

在20世纪的20~40年代,美国的原油储量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发现了一系列的大油田,同时期的单口油井日产量在开发技术的推动下不断攀升,从1900年的0.3吨/日增至1944年的1.52吨/日(图3.37)。1945年起,美国的国内油价高于国际油价,这促进了低产油田的开发,在1945~1958年这段时间内,单口油井日产量增长速度明显减缓。1958~12年,虽然美国的名义油价仍高于国际油价,但对通货膨胀和汇率进行调整后,以2004年美圆计算的油价实际上是在下降,此时,低产油井无法经济开,单口油井日产量逐步攀升,12年达到高峰,平均为2.49吨。1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美国对油价进行了管制,虽然国内油价大大低于国际油价,但是与石油危机之前相比,油价不仅提高幅度大,而且连续上涨;到1981年美国解除油价管制时,油价达到31.77美圆/桶。在这段时期内,美国的单口油井日产量不断下降,从13年的2.47吨降至1981年的1.70吨。1986年发生了油价暴跌,一些低产井被逐渐废弃,单口油井日产量的下降速度与之前相比有所减缓,2001年以来,油价持续走高,单井日产量继续保持下降趋势。

图3.37 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单口油井日产量与美国油价

3.4.1.3 开发工作量

美国能以较低的储比使油气产量多年来维持相当高的水平,除条件等原因外,有庞大的开发工作量作为后盾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为保持原油的稳产和上产,美国每年都要完成大量的钻井工作量,产油井数也随之大幅度增加。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在1923年原油产量初次达到1亿吨时,有产油井29万口;1940年,原油产量初次达到2亿吨时,有产油井39万口;1951年产量为3亿吨时,有产油井47.5万口;1966年产量达到4亿吨时,有产油井58.3万口(图3.38)。

1945年以来,美国的开发活动经历了两次高峰:第一次高峰发生在50年代中期,1955年,美国活动钻机数达到首个高峰,为2686台。1956年钻开发井4.1万口,其中原油开发井2.8万口。第二次高峰发生在80年代,1981年美国有活动钻机30台,钻开发井7.4万口,其中原油开发井4.1万口。1986年,由于受到油价暴跌的影响,美国开发井数随之下滑。虽然2000年以来,美国开发井略有增长,但远远不及高峰时期。2004年,全美钻开发井3.2万口,尚不及1985年的原油开发井数(图3.39,图3.40)。

从美国本土48州来看,1945年起,美国开始实行高于国际油价的政策,国内开发活动随之增加。美国本土48州开发井数目从1945年的1.8万口增至1956年的4.1万口,增长了近1.3倍(图3.41)。但由于60年代,国际七大石油公司操纵着原油定价权,国际油价较低,石油公司可以通过进口原油获得更多的利润,他们对本国的开发活动逐渐减少,到11年,美国本土48州开发井数已降至1.9万口。1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到来,美国开始实施低油价政策以保护国内经济,但随着国际油价的暴涨,美国国内油价也逐步跳高,这刺激了美国国内的开发活动,开发井数目也逐渐上升。1981年,美国完全解除价格管制,当年的开发井数也随之达到高峰,但随着1986年国际油价的暴跌,开发井数也急剧下滑。在13~2004年间,美国开发井数与以2004年美圆计算的美国国内油价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53,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置信度99%)。这说明开发活动受价格的影响显著。

图3.38 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原油产量与产油井

图3.39 美国全国开发井与活动钻机数

美国国内低产井比例较大,与18年相比,19年本土48州生产井共增长了13952口,其中低产井有11675口。到1983年,美国共有单井日产量低于10桶(约1.36吨)的低产井44万口,这些低产井当年产量约0.65亿吨。到2003年,全美低产井占产油井总数的77%,它们的平均日产量不足0.3吨,这些井的产量之和占全美总产量的15%[99]。形成“多井低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90]:其一,高产富集的储量所占比例不大。根据兰德公司16年的统计结果,美国91.3%的原油储量集中分布在18个含油气州中。在这些州中,可储量大于5亿桶(约0.68亿吨)的特大型、大型油田储量仅占总储量43%。其二,由于美国石油工业发展初期的“掠夺式开”,油井产量迅速递减,低产井大量出现。

图3.40 美国全国开发井构成

图3.41 美国本土48州开发井与油价

3.4.1.4 开发理论发展与技术进步

在石油勘探和开发工程中,钻井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具有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工程特征,涉及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钻井工程理论上以流体力学、管柱力学、岩石力学、化学、测量与控制等学科为基础;技术上,以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井眼稳定技术、高效破岩与洗井技术、保护油气层技术和油井设计技术为关键技术。

文中在2.3.2.3小节中回顾了美国钻井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出20世纪以来的钻井技术可以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概念时期(1901~1919年)、发展时期(1920~1948年)、科学化钻井时期(1949~1969年)和自动化钻井时期(10年至今)(图3.42)。

图3.42 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原油产量历史与石油工业的理论和技术进步

概念时期:20世纪初期,美国的钻井技术刚刚起步,原油产量从1901年的不足1千万吨增至1919年的0.5亿吨。1859~1919年,全美累计原油产量仅占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可量的2%。技术进步不断推动着单井产量的增长,到1919年,单井日产量已逐渐增至0.30吨。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之后,内燃机技术推动了汽车工业迅速发展,在钻井技术上,派生出了内燃机驱动钻机,同时,牙轮钻头和固井工艺进一步发展。到1948年,美国原油产量已增至2.76亿吨,单井日产量达到1.72吨,原油出率增至15.20%。

科学化钻井时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对原油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促进了开发工艺的不断提高。在此时期,发展了钻柱力学和井斜控制理论,喷射钻井、参数优选和地层压力检测等技术。到1969年,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原油产量达到4.50亿吨,单井日产量为2.27吨,原油出率也达到37.60%。

自动化钻井时期:计算机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的引入和无线随钻测量技术的研发,是钻井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计算机技术推动了钻井数学建模与定量分析,加快了科学化钻井的发展。70年代以后,美国本土48州开难度增大,表现为储层质量下降,钻井深度增加。在单口油井的日产量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原油出率从10年的39%增长到2004年的70.4%。这些数据表明,美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对开发理论和技术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加,只有在理论和技术不断进步的前提下,以前的难才能得到充分开发。

3.4.1.5 政策法规

与3.3.1.4小节中介绍政策法规对储量增长的影响类似,这里也从美国众多的联邦石油政策法规中选择典型的政策法规分析其对原油产量的影响(图3.43)。

图3.43 美国原油产量与石油法规、政策

美国于1916年实行的《无形钻井开发费扣减》政策能使油气生产者尽快回收风险勘探与开发投资,推迟向缴纳所得税的时间,提高了油气生产者进行油气勘探与开发活动的积极性。1924年实行的《耗减百分比津贴》政策则为美国石油工业维持了大量的勘探风险资金。这两项政策是美国20世纪20~30年代原油产量快速增长的直接动力。在经济大萧条之前,美国本土48州的原油产量在1923年首次达到1亿吨,并从1926年起,原油产量始终保持在1亿吨以上。

20世纪30年代之前,油气处于无序开状态。为保护石油,1930年的矿区租赁法修正案要求矿区作业者应按照规定的井网密度钻井。此外,为制止原油生产的混乱局面,控制产量,稳定油价,产油较多的俄克拉何马州和得克萨斯州分别于1928年和1932年通过了按市场需求比例生产石油的法律。根据这些法规,由州法律委员会确定某一时期内市场对原油的需求总量,然后分配给油田,进而将每个油田的生产配额分配给矿区租赁人或每口井。在市场需求旺盛时,规定了每口井的最大生产许可量;在市场疲软时,每口井的产量限制在最大许可量的某一百分比水平。1929年经济大萧条开始至按市场需求比例法实施前,某些州油价跌至10美分/桶,而且由于掠夺性开,单口油井日产量迅速下降(图3.37);该法实施后,油价趋于稳定,生产井的收率得到了有效控制。1934年,加利福尼亚州、阿肯色州、科罗拉多州、伊利诺伊州、堪萨斯州、密歇根州、俄克拉何马州和得克萨斯州结成产油州同盟,该同盟于1935年通过了《科那里豪特石油法》(Connally Hot Oil Act),并获得了国会的批准。这些法律规定既稳定了油价,也保护了油田。

1959年,艾森豪威尔总统签署了“限制石油进口”(MOIP)。该实施的部分原因是美国国内油价高于国际油价,为降低美国对国外原油的依赖程度,保护本国石油工业,美国将原油的进口量限定为不超过国内需求量的9%。这项在13年该项终止前持续刺激着美国原油产量的攀升,10年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原油产量达到高峰,为4.68亿吨。

13年爆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受石油禁运和油价高涨的影响,联邦终止了限制石油进口,通过了《紧急石油分配法》。该法规定将国内有限的石油产量分配给炼油厂或其他消费者,同时规定了原油的最高限价。15年,《紧急石油分配法》终止时,又通过了《能源政策与节能法》,该法虽然取消了对某些石油产品的价格限制,但仍控制着石油价格。在此期间,美国国内石油生产商不能享受国际市场油价上涨的好处,因此多数石油开发活动转向国外,美国本土48州的原油产量在16年已跌至不足3.亿吨,与12年相比,下滑15.20%。

19年,伊朗的政局变动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美国宣布从19年6月起的28个月内逐步解除国内的原油价格管制,以刺激国内的原油开。但随后,为防止油气生产商因解除国内油价管制和国际市场油价上涨而获取巨额利润,国会通过了《原油暴利税法》,于1980年3月起生效,里根总统在1988年签署的《混合贸易法案》中取消了原油暴利税。在征收暴利税期间,由于美国国内油价解除管制,较高的国际油价刺激了美国国内的原油开发活动,特别是在1981~1985年期间,高油价降低了原油开的门槛。在1981~1983年间,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原油产量保持稳定,和1985年的原油产量出现回升,接近3.60亿吨的水平。

从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国内原油产量逐渐下降,为降低对国外原油的依赖程度,开始重视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相继取了一些优惠措施刺激原油产量增长。1989年通过了《非常规油气抵税法》,该法规定对低产井、重油、边际油井和用三次油技术提高收率的,其支出资本的10%可以用于税收抵免。1995年通过了《免除深水矿区使用费法》,该法的实施极大地刺激了深水区域的油气开发活动。1994年,深水区域产量0.54亿吨,1995年的产量达到0.65亿吨,到2000年,达到1.亿吨。《免除深水矿区使用费法》在2000年终止,但美国继续对深水区域的油气开给予优惠政策,并且对风险越大的项目给予减免的费用越高。

综上所述,在影响美国原油产量增长的诸多因素中,储量增长情况是基础,产量受限于已探明的储量状况;市场油价对美国原油产量的影响仅限于一定时期内,是间接调控因素,它在早期受国家政策调控;开发工作量是影响产量的直接因素;开发理论与技术进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开发成功率和效率,是重要的推动因素;的政策法规是影响产量的宏观控制因素,通过政策法规一方面调整油价刺激开发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税费优惠措施来发展新的开发理论和技术,并指导开发投资。开发工作量是开发投资的直接体现。较大的开发工作量投入带来了较高的产量。产量的变化趋势也同样影响着对石油工业的政策。结合原油储量增长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原油储量与产量的增长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见图3.44。

图3.44 美国原油储量与产量增长因素关系图

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

没有。南阳油田是一个老油田,在发现之初,原油产量非常可观,年,油三厂前身南阳石油勘探指挥部累计生产原油107万吨,占河南油田年原油产量的三分之二。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受国际低油价影响,南阳油田原油产量开始下滑。2000年,油田全年产量不足20万吨。虽然南阳油田的产量相对较低,但仍在持续生产,并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提供重要。所以南阳油田没有枯竭。

为什么不取消一级公路的收费

自20世纪初期起到20世纪50年代,国际资本市场开始在资本的国际配置中发挥积极作用,其活动表现出如下特征:

1、国际资本市场推动国际资本由欧洲涌入美、澳等当时的新兴市场国家

一般认为,古典金本位盛行的1870年到1914年的50年间,国际资本保持高度流动性,并大量由欧洲涌入美国和澳洲等地区。1914年前后,英国的年平均资本流出量占GDP的5%到9%,法国的资本流动占GDP的2%,德国为3%左右。而在资本输入国中,澳大利亚的资本流入占其GDP的9.5%,加拿大的资本流入占其GDP的6%。

2、公共机构是国际资本市场活动的主体。当时的国际资本市场活动主要表现为:借款国家和部门大量向英国、法国和德国的资本市场发行固定利息债券;美国的债权人在国外建立子公司,通过持有过半数的股权(或独家经营)对其进行控制等。

3、国际资本市场具有很强的波动性,尤其是国际债券的利率随时间及国别的变化而出现大幅度调整。

4、资本流动因资本输出国和输入国宏观经济状况变化及突发性政治经济而初现上升和下降的大起大落。1929-1933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引发的大萧条,导致普遍的债务违约,严重打击了国际资本市场的活动。30年代,在货币贬值预期普遍存在和战争及政治迫害等因素的影响下,资本运动大部分取了短期资金外逃的形式。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范围的私人银行和证券投资受到相当程度的抑制。资本无法突破地域限制,更多地表现为在货币发行国境外的流动,市场交易行为也大多发生在国外,即欧洲美元交易。

该时期国际资本市场活动的特征是:

1、国际资本市场活动停留在欧洲市场及欧洲货币的范畴。在战后废墟上崛起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构筑了二十世纪后半期国际金融秩序的基础,同时,该体系的核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有关协定则明确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规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实施初期,各国普遍对资本流动进行不同程度的控制,严格控制下的资本绕开管制在货币发行国境外流动,形成了欧洲资本市场的雏形。欧洲资本市场既是银行间市场,又是筹措资金的市场,同时还为大公司提供借贷服务,商业银行是该市场的核心。欧洲资本市场资金来源广泛,数额庞大,以多种兑换货币计值,充分满足各种借款需要,商业银行经营自由,灵活简便,资金安排迅速。

2、资本流动形式集中表现为官方援助和直接投资。在二战结束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资本流动的主流是大规模的国际援助,以及逐渐复兴的直接投资。二战后欧洲重建引起了庞大的官方资本流动。美国实施的马歇尔和杜鲁门的第四援助导致美元大量流入欧洲。从1945年7月1日到1955年6月30日,美国在马歇尔下,向联邦德国提供38.7亿美元,1945年12月,美国与英国签署财政协定,美国向英国提供37.5亿美元的低息。

3、美国在主导官方资本流动的同时,也成为私人资本流动的主体。根据OECD的国际资本市场统计,1951年,国际债券的发行总额为9.954亿美元,其中,在美国市场发行了9.226亿美元,占国际债券发行总额的92.69%,整个50年代,美国为国际债券发行提供了71.601亿美元的资金来源,占当时融资总额的78.21%。进入60年代后,美国商业银行纷纷扩大国际业务,在国外尤其是欧洲开设分行,这些银行利用其持有的巨额资金,积极发展信贷业务,为欧洲货币市场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 13年,随着汇率制度由固定向浮动的转变,美国和其它一些国家逐渐解除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控制,国际资本流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该时期对资本流动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13-14年和19-1980年的两次石油危机及石油美元的产生。

1、石油危机与石油美元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自70年代起开始取代煤炭,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的主要部分。石油的生产和消费极不平衡,美国、欧洲和日本所生产的石油不到全球总产量的20%,其石油消费量却占全球总消费量的70%,不得不大量依靠进口,石油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全球经济的表现。

中东国家是主要的石油生产国,1960年9月,第三世界石油生产国建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致力于改变长期形成的油价过低的不合理局面。70年代起,OPEC成员国通过参股和收归国有等措施,逐步掌握了自己的石油。

70年代初美元汇率下调,西方工业国的制成品价格相应上涨,由于石油贸易以美元计价结算,石油出口收入跟随美元汇率持续下降,石油生产国蒙受重大损失。13年10月中东战争爆发后,OPEC成员国一方面加快石油生产国有化进程,另一方面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石油价格从此前的每桶3.01美元提高到14年1月的11.65美元。19年1月,OPEC再度提高油价,把每桶原油定价调整为14.327美元,到1981年10月,国际市场油价上升到每桶34美元。

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升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严重依赖石油进口的经济体遭受了严重的外部冲击,国际金融市场主要货币汇率的灵活调整为这些经济体吸收这种外部冲击提供了可能。

随着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升,OPEC成员国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出现巨额顺差,14年达651.7亿美元,1980年达928.4亿美元,13年到1981年顺差累计达3360.7亿美元。这就是所谓的石油盈余资金,由于石油盈余资金大部分以美元表示,所以又称石油美元。

2、石油危机时期全球资本流动的特征

石油危机时期资本流动的特征表现为:

①石油美元的积累及流动推动了欧洲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在OPEC成员国可供运用的资金中,约有三分之一投放在欧洲货币市场,大部分取欧洲美元存款的形式。在1981年欧洲货币总额900亿美元中,阿拉伯银行占了26.5%。所以,欧洲资本市场在提供渠道促使石油美元回流的同时,也获得了自身进一步发展的新动力。

②石油美元的流动掀起了私人商业银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高潮,也为拉美债务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第一次石油危机后,非产油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长期、巨额经常项目赤字,不得不大量举借外债,资金需求快速上升。OPEC成员国组织为获得发达国家比较安全的资产,把大部分石油美元贷给了发达国家的私人商业银行。而70到8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普遍停滞,名义利率停留在低水平,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实际利率则为负值,私人商业银行便增加对非产油发展中国家的,获取更高的利息收入。石油危机期间,国际资本市场的筹资活动显著增加,尤其是非OECD国家的筹资额成倍上升。

1982年后,OPEC成员国开始出现经常项目逆差,石油美元的累计过程被迫中断,这样,发达国家私人商业银行向非产油发展中国家发放的资金来源无以为继,发展中国家获得国际的条件急剧恶化。 进入80年代,由于多数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沦为债务沉重的借款国,面临着债务还本付息的困难,资本流动开始显示出收缩迹象。

从13年到1982年的十年间,非产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债务总额从1031亿美元增加到8420亿美元,每年增加18.8%,其中,的年增长率为14.5%,私人的年增长率为19.4%,私人信贷在总额中的比例达60%到75%。在居高不下的外债总额中,短期信贷高速增长,国际债务期限明显缩短,浮动利率债务比例大幅度上升,到1980年已经超过全部外债的40%。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外债偿付压力不断上升,从13年到1982年,还本付息额由179亿美元增加到932亿美元,还本付息额占出口收入的比重(偿债率)由15.9%提高到23.9%,其中利息支付额占出口收入的比重由6.1%增加到13.2%。

在非产油发展中国家过度借贷、结构失衡的同时,80年代起,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了该类国家偿债危机的爆发。1980年,西方国家先后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发达国家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增长率开始下降,到1982年出现了负增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急剧恶化,进口需求大幅度下降,出口收入快速下滑,经常项目逆差上升,外债还本付息能力降低。

在西方国家经济持续衰退的同时,美国里根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出现了高利率、高汇率、高通货膨胀率三高现象。

由于非产油的发展中国家外债以美元计价的比例很高,美元汇率的上扬直接加重了该类国家实际的债务清偿即流向债权国的本金和利息的负担。

由于美国利率居高不下,其它发达国家也相继随之提高利率。七个西方主要工业国短期资金的平均名义利率从19年的9.2%上升到1982年的12.9%,长期资金的平均名义利率从19年的9.3%上升到1982年的12.4%。由于发展中国家浮动利率外债超过外债总额的40%,利率的上升导致偿债压力的上升。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计算,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非石油出口国将多付40亿美元的利息,以此推算,巴西和墨西哥将为此多支付7.5亿美元的利息,非产油发展中国家将多支付近200亿美元的利息。因此,19年后,许多非产油发展中国家借的新债主要用于支付利息。

在内外双重压力的作用下,1981年3月,外债总额为260亿美元的波兰无力偿付数额为25亿美元的到期债务本息,拉开了非产油发展中国家债务清偿危机的序幕。1982年8月,墨西哥宣布全部外汇储备基本耗尽,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本息;9月,第三世界最大的债务国巴西宣布急需175亿美元的新来解决清偿困难;12月,阿根廷提出与西方债权者进行重新安排债务的谈判。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这场债务危机:在拉美,除哥伦比亚和巴拉圭外,其他债务国均相继要求延长偿还债务期限,在非洲,苏丹、摩洛哥、多哥、中非共和国、马达加斯加、扎伊尔、赞比亚等10国陷入债务危机的深渊,在亚洲,印尼和菲律宾也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援助解决债务支付问题。

债务危机爆发后,债务国、债权国、债权银行和国际金融机构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渐遏止了危机的蔓延。但是,这场危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时期国际资本市场活动特征表现为:

1、资本流动规模扩张极不稳定。80年代初期,资本跨国流动的总量由年融资近2000亿美元下降到1500亿美元左右,累计下降幅度超过20%。年后,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总额又出现大幅度上升,三年间累计升幅超过70%,表现出很强的不稳定性。

2、发达国家间的国际资本流动受债务危机的影响程度轻微,并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1982和1983两年,OECD国家的资本流入分别下降了14%和11%,下降程度略高于国际资本市场的平均水平。但是,年后,OECD国家的融资规模快速上升,资本流入数量超过了债务危机前的总水平。

3、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入进入长收缩期。非OECD国家的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在1981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419亿美元后,进入长达6年的下跌期,年度融资总额一度下降到211亿美元,比1981年下跌近50%。一直到1993年,非OECD国家的资本流入才超过1981年的水平,达653.42亿美元。因此,在债务危机的影响下,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入收缩期长达10年,这刚好是拉丁美洲国家失落的十年。 1988以后,资本流动的规模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资本的跨国流动进入一个新的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国际资本市场的筹资总额,由1988年的3694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8322亿美元,增长了一倍以上,到1998年,以国际债券发行、银团和其它债务工具为主要内容的国际资本市场融资额达12247亿美元,比两年前增长了近50%。

附表1 国际资本市场活动(1988-1995)(百万美元)

--- - - --------------------------------------------------------------------------

时间 国际市场筹资总额 年度增长率% OECD国家筹资总额 非OECD国家筹资总额

1988 369393 21.64 332318.1 26557.5

1989 385313.6 4.31 347776.2 24605.8

1990 361430.9 -6.19 316653.5 29358.8

1991 432500.4 19.66 379478.2 38022.7

1992 458255.1 5.59 404420.8 32960.2

1993 625835.9 36.57 5376.5 65348.2

1994 6602.1 7.01 587336 69992.9

1995 832243 24.27 732169.3 82412

-----------------------------------------------------------------------------------

资料来源:OECD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s Statistics1950-1995

80到90年代以来的国际资本市场活动最显著特征是资本流动的全球化,具体表现为:

1、资本跨国界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大幅度上升。

在资本流动总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资本跨国流动与其经济规模的相对比例显著提高,国际清算银行依据国际收支统计资料计算的证券跨境交易资料显示,15年到1998年间,西方国家各类证券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交易总额在GDP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美国由4%上升到230%,德国由5%上升到334%,意大利由1%上升到640%,日本由2%上升到91%,其中,增长最快的时期集中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2、资本流动的速度快速上升,资本流动性达到很高水平。

在资本流动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金融技术的日新月异,金融创新的大量使用,以及各类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和普及,大大提高了国际资本的流动速度。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对全球外汇市场的名义日交易金额的调查,到1998年4月,该交易额已经超过1.5万亿美元,比上次统计的1995年增长近50%,三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是14%,大大超过1992到1995年的9%。显然,外汇市场的交易规模的扩大在不断加速。

3、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以更有利的条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在本阶段,新兴市场国家再度成为资本流动的重要目标,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条件显著改善,参与国际资本市场活动融通资金的国家越来越多,各类资本市场进入的障碍和藩篱纷纷消除。

4、国际资本市场的价格呈现趋同趋势,利率的波动具有明显的联动性。资本流动的全球化使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条件趋于一致,不同国家的利率差距缩小。过去20年间,主要工业国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差距不断缩小,进入90年代后,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央行基准利率一度收敛于6%的水平,尽管此后又出现一定程度的分离,但总体升降趋势基本同步,利差趋于稳定。此外,随着欧元的出台,欧洲主要国家利率水平率先趋同。

从利率水平的调整看,西方主要国家央行的决策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几乎主要国家利率的每一次调整都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快速响应。 综观国际资本市场市场的百年变迁,我们发展,推动国际资本市场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生产力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及世界经济的周期性变动,国际贸易发展,金融市场内在需求及利率变动、金融创新及金融自由化的发展,资本帐户管理政策,国际货币体系,跨国公司,以及国际组织等方面。上述动力的属性又可以划分为:经济金融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有关国家或国际组织人为推动两部分。

在一般情况下,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本身的推动力应归入客观必然性类别;金融活动快速上升产生的内在推动力则兼具客观必然性和人为推动两方面的属性,但是,相对而言,其客观必然性的色彩更强烈一些;在资本帐户开放进程中,发达国家的政策推动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开放过程又是更多的国家对外经济贸易联系不断扩大的结果,因而同样具有客观必然性的一面;国际货币体系作为国际货币关系的准则,其总体政策取向更大程度上体现了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意愿;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政策调整可以全部归入人为推动的范畴(详见下表)。

在上述分析具有一定合理性的设下,由上述七大因素推进的金融资本全球化进程总体上看是世界经济、金融活动规律调整的必然结果,但是,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部分发达国家的意志,具有人为推动的一面。

从另一个角度看,资本流动的全球化发展和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是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相互联系又各具特点的组成部分,资本运动的自由化意味着居民可以参与国际金融市场活动,也意味着国内消费者可以购买外国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本国金融机构可以为外国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从而从内外两个角度进一步推动了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其最终结果是资本效益的最大化和配置的最佳化,这就是金融全球化的市场表现形式。

金融资本全球化进程属性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和收益分配的不均衡性。从全球资本流动的地域结构看,发达国家和地区继续保持在资本全球流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资本全球化布局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尤其是美国、欧洲和日本等相互间的资本流动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资本多向流动趋势日益显著。即使是金融危机的大范围爆发,也不仅没有影响发达工业国在国际资本市场的活动,反而促使资本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流入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成为全球资本流动的最终目的地,大量持续的资本流入促使其金融实力超强发展,使其对国际资本市场未来格局的影响力不断上升。

金融全球化以资本自由流动和金融贸易服务自由化等形式,促进了全球金融领域的竞争,推动风险报酬趋向于平均水平,并通过资产价格的迅速调整保持市场均衡与稳定。同时,资本自由流动促使金融中介机构更好地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扩大技术转让的范围,其结果是更多的金融机构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推动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此外,资本流动的全球化要求一国有关管理当局切实提高经济金融政策的可信度和有关政策组合的协调能力。

当然,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金融全球化过程中的资本扩张仅仅是个开始,资本的全球化扩张还处于初始阶段。80年代后期出现的全球金融危机开始逐渐暴露出金融资本全球化的负面效应,但是,与我们传统认识相背离的是,即使不同资本流动工具的变动规模呈现此起彼伏的波动特征,但是,作为一个整体,全球资本流动持续增长的趋势并未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融资的增长成为一种不断持续的行为。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国家税务总局四部门有关负责人12月6日联合就成品油价税费改革的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燃油税费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答:实施燃油税费改革的意义:一是通过建立规范的税费体制,取代养路费等收费,有利于进一步理顺税费关系,公平社会负担。二是通过提高现行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有利于发挥税收杠杆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优化经济结构,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积极作用。三是在不提高现行成品油价格的前提下实施这项改革,既不会增加用油者原有负担,又能依法筹集交通基础设施养护、建设资金。 

问:燃油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燃油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取消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和水运客货运附加费,逐步有序取消已审批的还贷二级公路收费。二是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由0.2元提高到1元,净提高0.8元;柴油每升由0.1元提高到0.8元,净提高0.7元;其他成品油单位税额相应提高。汽、柴油等成品油消费税实行从量定额计征,不是从价计征,与油品价格变动没有关系,征税多少只与用油量多少相关联。提高成品油单位税额后,现行汽、柴油价格不提高。也就是说,提高的税额包含在现行油品价格之中,属于价内征收,不是在价格之上再加一块税收。

 一般而言,燃油税负水平是用燃油税收占油品含税零售价格的比重来衡量的。燃油税负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是与各国的禀赋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保护要求等相适应的,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我国成品油含税零售价格中包含的税种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从国际上看,欧盟等发达国家油品的税负较重,美国较轻,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税负为国际中等水平,我国现行的汽、柴油税负水平比较低。这次实施燃油税费改革后,我国汽、柴油的税负水平,不仅仍低于欧盟国家的水平,也低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这一税负水平是与我国现实经济状况和长远发展战略相适应的。 

问:为什么在提高汽、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的同时,提高其他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 

答:这次在提高汽、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的同时,也相应提高石脑油、溶剂油等油品的消费税单位税额,这是因为:一方面,石脑油、溶剂油等油品一样都属于石油制品,从调节类产品消费、促进节能减排的角度考虑,应同时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其他成品油,特别是石脑油油品组成成分与柴油相近,经过简单加工,便可变为汽、柴油,如果不相应提高上述成品油的单位税额,将会造成较大的税率差异,可能冲击正常的油品市场秩序,出现偷税逃税等问题。另外,这也是世界许多国家的通常做法。 

问:为什么要逐步有序取消还贷二级公路收费? 

答:“修路,收费还贷”是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实施以来,有效缓解了公路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极大地加快了我国公路建设步伐。到2007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358万公里,公路网密度提高了近3倍。其中,高速公路5.4万公里,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在公路网中的比例提高了7倍。在我国现有公路网中,95%的高速公路,61%的一级公路,42%的二级公路都是依靠收费公路政策建设的。实践证明,收费公路政策对于推进我国公路交通的发展,有效缓解公路交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以收费公路的形式建设和发展高速公路,利用这种方式吸收社会资本投资公路建设,并调节交通量分布、优化出行方式。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今后一个时期,收费公路政策仍是我国筹集公路交通建设资金的重要渠道。“修路,收费还贷”的公路投融资模式,在有效解决我国公路交通供给能力严重短缺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收费公路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渐突出。在全国收费公路总里程中,二级收费公路里程和收费站均占总量的60%左右。随着高速公路建设逐渐形成网络,二级公路的干线骨架功能逐渐削弱,而且收费站大多分布在城乡居民频繁使用的公路上,与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从长远发展考虑,有必要对收费公路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逐步有序取消还贷二级公路收费,能够使收费公路里程和收费站点数量减少一半以上,解决收费公路规模过大问题,方便城乡居民出行和货物运输,也可以减轻用路者的负担。但是,这项改革必须与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相适应,逐步有序地加以推进。 

问:国内成品油价格为什么要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间接接轨,而不是与国际市场成品油价格直接接轨? 

答:2006年国家明确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实行有控制地间接接轨,这次改革继续坚持这个原则,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国际市场原油属世界性流通产品,而我国有一半原油需要进口,原油价格不直接接轨,国际市场就难以进入国内市场,国内市场供应就难以得到保证。二是近年来国际油价因受基金投机炒作等不正常因素影响,严重扭曲,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有控制地间接接轨,将避免国际市场油价大幅波动对国内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三是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基本由国内加工能力提供,按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加工成本、税收和合理利润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更符合我国国情。 

目前我国汽、柴油含税零售价格高于美国,但低于欧洲和亚洲主要国家。这主要是由于各国能源政策取向不同,成品油税负水平差异较大造成的。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石油的国家,早期石油能自给自足,历史上即取了低税负的政策,并延续至今,因此成品油含税零售价格水平相对较低。而欧洲和亚洲主要国家,由于石油匮乏,为抑制石油消费,取了高税负的政策,消费者购买成品油实际支出水平相对较高。

 问:国家将如何使用燃油税费改革后形成的税收收入? 

答:这次调整税额形成的税收收入一律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替代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后的支出,补助各地取消已审批的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并对种粮农民、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给予必要扶持。 

问:如何完善对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的机制? 

答:这次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是在不提高现行汽、柴油价格前提下进行,并且在现行成品油价格水平上,国家已经对种粮农民、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给予了补贴。此次改革后,原有的油价补贴政策继续执行和完善。主要是:(1)当年成品油价格变动引起的农民种粮增支,继续纳入农资综合直补政策统筹安排,对种粮农民综合直补只增不减;出租车在运价调整前,继续由财政给予临时补贴。(2)渔业(含远洋渔业)、林业、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含岛际和农村水路客运),补贴标准随成品油价格的升降而增减。(3)各地还将继续做好城乡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据新华社 

车主要算算“盈亏临界点”

 根据5日晚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对私人车主来说,最重要的内容是本次改革将取消公路养路费,在不提高现行成品油价格的前提下,将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 

这也就意味着,即将从明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燃油税费新政策,对普通车主来说,最直接的是增加了燃油使用的成本,同时减少了养路费。 

这一增一减,对车主来说,将产生一个用车的“盈亏临界点”,对汽车使用量在此临界点以下的车主,将比先前降低用车费用,而超过该临界点的车主则是增加了费用。 

譬如以上海为例,普通家用轿车每年缴纳养路费为3000元(每月养路费100元,通行费150元)。那么燃油税费改革实施后,每升汽油增加消费税0.8元,如果3000元养路费全部取消,可折算成3750升汽油的费用增加部分,设普通家用轿车每百公里耗油量为10升,那么这个临界点就为每年3.75万公里。当车主年行驶里程低于这个数字,燃油税费改革实施后的用车成本将比原来降低,但超过这个里程,用车成本会比原来更高。 

由于目前国内各地养路费缴纳费用并不一致,这一临界点也不尽相同,以北京为例,每年养路费为1320元,那么同样油耗的轿车,每年的“临界点”就为1.65万公里。 

而且,不同油耗的车辆所计算出来的临界点也不相同,总体油耗越大,开得越多,就会加大用车成本。“我觉得燃油税费改革体现了公平,原先不管是开悍马还是开QQ,不管是一天不开,还是大量使用,都交同样的养路费,明显不公平。 ”上海私人车主徐巍说,“现在有了选择权,可以自由调节用车成本。 ” 

据测算,国内家用轿车每年行驶里程基本在1.5万公里至2万公里,而且百公里油耗大多在10升以内,所以目前的改革方案,一般不会增加车主的负担,反而使许多“低能耗”车主比原先更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