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国际石油价格跌了,为什么?

2.俄罗斯是发达国家吗

3.饲料总能值相似而净能不同的原因,以玉米及玉米秸秆为例。玉米及玉米秸秆能量值分析表。

今年世行油价走势_2021世界油价

一、当前世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2005年世界经济实际增长4.8%。据IMF和世行等国际机构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这一强劲的扩张态势还将延续至2006年和2007年。工业化国家中,美国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日本经济扩张的基础已初步形成,欧元区经济正呈恢复性增长态势。在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大多数国家经济继续强劲增长,特别是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其主要特点是:

(一)国际油价再创新高

近来,由于地缘政治风险,特别是伊朗因素所形成的对石油供应的担心,导致油价再度飙升。过去几年来,高油价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虽不像人们所担心的那样,但在今后一段时期,由供应方因素所引发的油价持续飙升,可能会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越来越大的抑制效应。

(二)全球通胀压力相对缓和

受全球经济增长强劲及油价高企的影响,通胀总水平有所上升,但核心通胀水平仍相对稳定。随着过剩生产能力的逐步消化,非石油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对通胀约束性影响趋于减弱,进口商品价格周期性上涨将会加大未来的通胀压力。

(三)全球贸易不平衡继续发展

2005年,美国贸易赤字创历史纪录,而一些石油出口国、中国和日本以及一些小工业化国家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则拥有大量的外贸盈余,并为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融资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四)全球金融环境仍比较有利

随着短期利率的不断调升,长期利率并未随之上扬,而是继续较低位运行。低利率不仅推高了大多数国家股票市场的股权价值,而且还大幅提升了一些国家的房地产价格。预计今年金融市场上的短期利率将会适度上扬,长期利率也会有所回升。应该说,全球金融体系目前正处在一种应对正常周期性挑战的状态,偏紧的金融环境将会给某些新兴市场国家带来风险,并可能影响到一些工业化国家的住户部门。

二、世界经济增长的前景

由于企业投资增长加快,加上美国等国家取了适应性调节的货币政策,从而高油价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吸收和消化。当前,企业运用资金速度明显加快,促进了投资和就业的增长;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也有望超过预期,因而世界经济面临的总体风险呈下降趋势。除伊朗、朝核等地缘政治风险外,其他主要风险还有:油价持续高位振荡;全球贸易不平衡可能出现无序调整,并引发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市场状况趋紧对房屋价格上涨过多的国家及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住房部门产生不利影响;禽流感传播可能给经济带来严重损害等。预计2006年和2007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分别达到4.9%和4.7%。

美国。美国经济在2006年年初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当前,企业利润较快增长,投资信心不断增强,劳动力市场持续改观。受公司利润充裕和融资环境相对宽松的影响,美国企业投资前景趋好;美国贸易伙伴国经济的较强劲增长,也为美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是,由于住房市场降温及油价高位运行,可能会抵消收入增长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刺激效应,导致居民消费支出增长放缓。特别是在当前低储蓄和高油价的背景下,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有可能引发居民消费需求的急剧收缩。发达的金融市场虽然为美国庞大的贸易赤字融资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其空前的赤字规模可能会动摇投资者信心,对美元形成贬值压力,并引致利率急剧上升。预计2006年和2007年,美国经济实际增长分别达到3.4%和3.3%,仍为七国集团中增幅最高的国家。

欧元区。受出口需求的拉动,经济增长呈恢复性趋势。企业投资保持弹性状态,失业率有所下降,但目前仍比较高。展望未来,这一增长趋势将继续依赖于全球需求的进一步扩张。受欧元贬值和金融状况改善的促动,企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不断上升。受劳动市场和高油价的影响,居民消费需求仍将受到一定抑制。欧元区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风险是,贸易伙伴国经济增长放缓及国际油价急剧攀升。预计2006年和2007年,欧元区经济实际增长分别达到2.0%和1.9%。

日本。受国内需求强劲、就业市场不断改善及公司利润持续增长等因素的带动,日本经济目前正处于相对稳固的增长轨道上。展望未来,受国内需求强劲的拉动,日本经济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应该说,日本经济增长面临的风险是可控的。就业不断增加及收入持续增长将对居民消费支出形成有力支持。目前,日本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已连续4个月上涨,从而有望结束过去8年来其价格持续走低的局面。预计2006年和2007年,日本经济实际增长分别达到2.8%和2.1%。

新兴亚洲国家。2005年前期其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受一些工业化国家企业投资较快增长的拉动,该地区出口和经济增长在去年下半年明显加快。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仍相对有利,因此,2006年该地区经济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其中,在投资和净出口不断增长的带动下,中国经济将保持高速增长;受制造业和服务业强劲增长的推动,印度经济也将持续快速增长。该地区其他国家,出口前景也不断趋好。该地区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保持其经济体处于一种内外均衡的增长状态。而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加快实施包括金融部门改革在内的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促进国内需求。而且,汇率的适度升值也显得必要。预计2006年和2007年,该地区经济实际增长分别达到8.2%和8.0%。

拉丁美洲。受全球商品需求强劲的影响,许多国家经济继续保持强劲的扩张态势。受国内需求增长预期的拉动,2006年该地区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受强劲的经济增长及严格的财政纪律的影响,该地区公共债务明显下降。为了减少其应对全球金融环境变化的脆弱性,该地区需要继续减少其公共债务,并改善其债务结构。同时,要降低其对全球商品周期性需求的依赖性,把促进投资的结构性改革作为一项优先任务,促进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预计2006年和2007年,该地区经济实际增长分别达到4.1%和3.8%。

新兴的欧洲国家。受国内需求强劲及出口增长加快的支持,该地区经济呈现较快增长势头。其主要风险是,欧元区国内需求恢复力量减弱、巨额地区经常账户赤字及一些国家信贷的迅速扩张。波罗的海和东南欧洲国家,对外贸易赤字主要反映了私营部门行为,而在匈牙利,对外贸易赤字却与其财政赤字密切相关。这种外部的不平衡,将对该地区一些国家带来较大风险。预计2006年和2007年,该地区经济实际增长分别达到5.0%和4.8%。

独联体国家。受乌克兰经济增长急剧放缓的影响,该地区经济增长在2005年明显放缓。目前,由于投资动力较弱,消费需求强劲,加上高工资、养老金及信贷条件放宽等因素的刺激,该地区需求结构呈严重失衡状态。展望未来,该地区经济增长将有所放慢。当前,该地区货币政策要着眼于控制通胀,包括允许汇率升值。同时,政策制定者要大胆实施改革,改善商业环境,鼓励更高水平的企业投资,从而实现一种平衡的经济增长。预计2006年和2007年,该地区经济实际增长分别达到6.0%和6.1%。

非洲国家。经济活动继续强劲扩张。受全球商品需求强劲和实施改革的影响,今年该地区经济增长有望达到过去30年来的最高水平。对这些国家来说,关键是如何利用当前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切实减轻其对外债务,不断推进改革,完善制度,创造条件,以鼓励私营部门生产和投资,从而为持续强劲的经济增长铺平道路。预计2006年和2007年,该地区经济实际增长分别达到5.7%和5.5%。

中东地区。受石油出口高收益的推动,该地区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但由于其石油生产已接近其生产潜能,预计今年该地区经济增长可能会放缓。其面临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油价的未来走势。此外,地缘政治因素及房地产市场新近开发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当前,这些国家需要更多地考虑如何运用石油收益,如何进一步改善其石油部门和非石油部门增长的前景。预计2006年和2007年,该地区经济实际增长分别达到5.7%和5.4% 尽管世界经济呈现明显复苏迹象,但基础尚不稳定。主要国家经济贸易大幅回升的局面仍未显现。 一、2010年世界经济将全面复苏 随着各国政策效果的显现、随着市场的回暖、随着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的恢复,特别是迪拜危机的爆发,各主要国家官方和机构大多认为,世界经济衰退的不利因素基本出尽。即使是迪拜危机也被认为是经济危机结束的标志件,因为世界经济最脆弱的时期已经过去,市场已经拥有足够的承受力,迪拜问题的爆发并不会影响投资者信心和世界经济的恢复。  面对经济逐步向好和金融市场形势继续好转的局面,IMF和OECD等机构纷纷调高对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2009年10月IMF《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10年全球经济可反弹至3.1%,较7月份预计的2.5% 提高0.6个百分点,较年初1.9% 的增长预期更是明显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上升1.3%(年初预计是零增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将升至5.1%(年初预计增长4.0%)。2010年世界贸易将出现2.5% 的增长,年初预测仅为0.6%。2009年11月,OECD经济展望报告预测更为乐观,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4%,世界贸易增长率可达到6%。  必须指出的是,尽管世界经济呈现明显复苏迹象,但基础尚不稳定。主要国家经济贸易大幅回升的局面尚未显现。因为目前发达经济体经济的恢复,仍受制于政策性措施的恩惠。从长期看,金融市场信心修复尚需时日、失业率居高不下对需求恢复形成的障碍、不断加重的巨额财政预算赤字给再融资带来的困难以及新一轮经济复苏中的通胀压力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全球经济即使复苏,增长速度也将是缓慢的,同时不排除期间有所反复。  另外,从传统周期理论分析,以2007年12月美国经济进入衰退作为起点,即使短波周期(2-4年),本轮世界经济调整在2009年停滞,2010年仍将在底部调整,随后在2011—2012年逐步有所复苏,但仍将略低于近20年来世界经济年均3.5%的增速。如果按照中波周期(7-10年),从2008年算起世界经济还有4—5年的收缩期,如果按照中长波和长波周期来看,则是世界经济复苏的时间要大大推迟。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与当前市场主流判断相反的观点的也大有人在。国际大炒家索罗斯认为,2010年或2011年世界经济将会出现二次衰退。美国纽约大学教授鲁比尼则认为,美国官方高估经济恢复的力度,而低估了失业率水平。房价在继续下跌,而股票价格上涨,这将导致富人更富,中产阶级和贫困者更贫困。摩根士丹利亚洲区罗奇更认为,截止到2009年10月,全球金融危机仅过了一半,全球不良资产也只解决了一半。他认为,世界经济W形的“双底风险”可能会至少持续两三年。 二、世界经济持续复苏面临的困难  复苏面临的困难:持续性政策性调整;金融业修复;全面恢复就业和消费增长;新经济增长点充分发挥作用;抑制贸易保护主义。  世界经济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而且世界经济恢复也将明显好于预期,但鉴于此次经济危机的实质是全球经济结构矛盾的总爆发,有很多内在深层次原因和矛盾短期内仍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世界经济复苏之路仍充满坎坷。  (一)持续性政策性调整的困难  面对这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主要发达国家大多取了财政刺激手段,且效果明显。这种依靠政策手段挽救危机、或刺激复苏的做法带有明显的政策性特征。其后果一是,长期主导市场,企业和市场对政策产生依赖,长此以往会造成市场扭曲。二是不断加大力度的财政安排,这使得开支迅速增加,财政赤字水涨船高。据美国的预计,未来10年美国的财政赤字总规模将达到7.1万亿美元。未来几年,欧元区和欧盟债务占GDP的比重将从2008年的69.3%和61.5%分别升至77.7%和72.6%,远超60%的上限。日本的国家债务已经高居发达国家之首,预计未来几年日本财政状况将进一步趋于恶化。  (二)金融业修复的困难  本次经济衰退源于金融危机,因此,金融业受到的打击最大,一是泡沫破灭、财富减少;二是金融领域的去杠杆化,资金相对减少,未来修补非常困难,也需要时间;三是金融业破产、利润下降、投资和就业下降趋势尚未逆转。即便考虑到部分金融机构开始偿还的救助资金,通过救助和改变会计准则,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股票市场活跃,金融危机暂时得以缓解,但还不能推断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银行业已经稳固,金融机构的“疗伤过程”仍需时日。另外,金融危机爆发后为稳定金融市场、刺激经济复苏,各国央行纷纷大幅度降低利率水平,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基准利率分别降至0-0.25%、1%和0.1%,均创历史新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央行还取非常规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直接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带动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反弹,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  (三)全面恢复就业和消费增长的困难  金融危机给各国就业形势蒙上巨大阴影,2009年全球就业形势日趋恶化。历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在经济开始复苏后,通常还需要4年到5年的时间,失业率才能逐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联合国报告预计,2009年至2010年全球失业人数将达5000万。发达经济体到2010年的失业率会普遍高于10%。鉴于全球经济形势最乐观估计也将在2010年才开始好转,而大部分国家只有在2011年至2015年间实现经济加速增长,才可能缓解金融危机导致的失业状况。国际劳工组织预计,就业率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估计要花4-5年的时间。大规模就业增长如果无法恢复,消费增长的动力明显受到掣肘。如长期以来,美国居民遵循一种高负债、高消费的模式。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居民资产大幅缩水,资产负债率上升美国居民消费行为开始发生改变,消费习惯从依赖借贷变为注重储蓄。2008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居民储蓄率不断上升。在美国就业形势继续恶化的背景下储蓄率仍将继续上升消费增长会相对缓慢。  (四)新经济增长点充分发挥作用的困难  经济危机的实质是全球产能过剩与全球需求不足矛盾的总爆发。目前,全球性的钢铁、水泥、家电、汽车、住房等行业产能全面过剩,产品出现积压。尽管目前各国去库存化过程正在继续,并且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只要全球产能仍然过剩,大规模固定设备更新就不会发生,世界经济也就不会很快复苏。与美国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的IT革命和本世纪初的房地产繁荣的带动下较快摆脱衰退迅速反弹的愿望一样,目前主要国家大多提出将以新能源、环保等新兴产业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张,目前许多国家都开始重视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优先发展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加大了对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和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和投入,但短期内这些投资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很小,目前新能源技术,还处在发展阶段,新兴产业完全走向市场市场化仍显遥远。  (五)抑制贸易保护主义的困难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需求大幅萎缩,国际贸易出现严重下滑,加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竞争。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扩大内需受阻的情况下,纷纷提出通过扩大出口来促进经济尽快复苏,甚至通过本币大幅贬值、增加各种形式补贴等手段提高本国产品竞争力,千方百计争夺国际市场,预计未来国际贸易竞争将更加激烈。为促进本国经济尽早复苏,各主要经济体政策的自保性会进一步增强,将优先解决国内就业、产业发展等问题,继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和保护措施,贸易保护主义正成为阻碍世界经济贸易复苏的重大威胁。从历史上危机过后的经验来看,一旦贸易保护主义、投资保护主义、金融保护主义、就业保护主义等措施出台,即使这些措施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依然还会在很长时间内继续延续,因此,即使世界经济走出衰退,世界自由贸易的繁荣依然任重道远。匹斯堡G20峰会《***声明》承诺各国将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致力于2010年完成多哈回合谈判,但其结果如何将拭目以待。。

今天国际石油价格跌了,为什么?

世界三大经济组织主要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世界贸易组织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组织是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这些世界性国际经济组织为促进国际贸易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促进和保持高水平的就业和实际收入;促进汇价的稳定,在各成员国之间保持有秩序的汇率安排;协助建立成员国之间经济的多边支付制度,帮助消除阻碍世界贸易发展壁垒起了决定性作用。实际上,目前世界经济主要框架就是由这些国际经济组织确定的,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第二大经济体主要得益于加入这些国际经济组织,融入了国际社会的贸易、流通体系。

下面介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世界贸易组织的形式,功能及作用。

一、世界银行集团

世界银行(World Bank)是世界银行集团的简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通称。是联合国经营国际金融业务的专门机构,同时也是联合国的一个下属机构。

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五个成员机构组成;成立于1945年,1946年6月开始营业。

世界银行集团的宗旨:通过提供资金、经济和技术咨询、鼓励国际投资等方式,帮助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世界银行集团作用: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主要对成员国、机构或所担保的私人企业发放用于生产目的的长期,派遣调查团到借款国调查以及提供技术援助等;国际金融公司在不需要担保的情况下,专对成员国的私人企业发放,并与私人投资者联合向成员国的私人生产企业投资;国际开发协会则只对最贫困成员国的公共工程和发展提供长期。

二、世界贸易组织

从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到1994年《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其宗旨相对于关贸总协定增加了三个新因素:涉及服务贸易产品;表述了可持续发展,“寻求保护和维护环境”;承认需要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能获得与它们国际贸易额增长需要相适应的经济发展。

世贸组织的成员资格:创始成员和纳入成员。中国是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1950年非法占据中国席位的台湾当局宣布退出总协定。2001年12月11日,中国以主权国家资格加入世贸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作用:各缔约国本着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障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大量稳定增长,充分利用世界,扩大商品生产和交换,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来处理它们在贸易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相互关系;彼此减让关税,取消各种贸易壁垒和歧视性待遇,实现贸易自由化。

三、国际货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1944年7月1日至22日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于1945年12月27日成立,1947年3月1日开业,同年11月15日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结构方面的法律规范:成员资格;组织机构(理事会和执行董事会);投票权与表决;法律人格(有完全的法利,特别是有权签订七月、取得和处置动产和不动产以及进行法律诉讼。其享有的豁免和特权包括财产和资产享有司法豁免,除非因起诉或履行契约而自动声明放弃此项权利;财产和资产免受搜查、征用、没收以及其他行政或立法行为的任何形式的扣押;财产和资产免受各种限制、管制、统制以及任何性质的延期付款;档案不受侵犯)。

基金组织作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从而促进和保持高水平的就业和实际收入;促进汇价的稳定,在各成员国之间保持有秩序的汇率安排;协助建立成员国之间经济的多边支付制度,帮助消除阻碍世界贸易发展的外汇限制。

四、国际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

国际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是指国际经济组织的法律人格,没有法律人格就不能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参加者,不能直接享有国际经济法上的权利以及承担国际经济法上的义务。国际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由其成员方在其章程性文件中授予。多数国际经济组织都在其章程性文件中规定,该组织具有国际法律人格或法律人格,具有缔约或签约权、取得与处置财产权、进行法律诉讼权。有的还规定具有特权和豁免权。事实上,国际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已得到大多数国家,包括非成员国家的广泛承认,越来越多的国家或个人与国际经济组织进行经济往来,签订经济合同。间国际经济组织尽管由主权国家组成,但是其法律地位及权力并不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也不是“超国家”实体,其法律地位仍受其章程性文件约束。此外,间国际经济组织更不能等同于国家,它不具有国家主权,不拥有领土和居民。

俄罗斯是发达国家吗

两个原因了

1.美元汇率走高,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都是以美元计价的,当美元升值了,就会使油价跌

2.世行发布的经济预测数据不太理想,尤其是对欧美国家的,这样会担心需求不足,也导致油价下跌

饲料总能值相似而净能不同的原因,以玉米及玉米秸秆为例。玉米及玉米秸秆能量值分析表。

俄罗斯不是发达国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国家是否“发达”,不仅要看工业化水平,还要看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和人类发展指数。

俄罗斯与其他新兴经济体如马来西亚、土耳其和巴西,同属于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然而,俄罗斯缺乏一个发达国家的多元化和现代化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出口和开矿产。同样,波斯湾的石油国家也没有资格成为发达国家,尽管这些国家的人均收入很高。

发达国家的社会往往具有社会凝聚力。发达国家通常是开放的社会,有一个庞大而充满活力的中产阶级,他们的价值观占主导地位,而俄罗斯的社会不具备这样的特征。我们今天看到的发达国家将是高科技消费驱动的社会,而俄罗斯显然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

此外,许多“发展中”国家,如中国,正在快速发展,甚至有可能在各方面超过俄罗斯。这些国家包括巴西、墨西哥和智利。

扩展资料

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y),又称已开发国家和先进国家。是指那些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准较高,人民生活水准较高的国家,又称作高经济开发国家(MEDC)。发达国家的普遍特征是较高的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化水准和生活品质。?

借由开发自然也可以达到较高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类发展指数,但未必属于发达国家(比如文莱、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等国)。

发达国家大都处于后工业化时期,服务业(也就是商业)为主要产业,而发展中国家则大都处于工业化(制造业,也就是工业)时期,未开发国家则还在农业时代。

全球的发达国家共31个,分别为:?

欧洲:英国、爱尔兰、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奥地利、瑞士、挪威、冰岛、丹麦、瑞典、芬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斯洛文尼亚、捷克、斯洛伐克、马耳他、塞浦路斯。

北美洲:美国、加拿大。

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

亚洲:日本、韩国、新加坡、以色列。

百度百科-发达国家

每到秋冬之交,玉米秸秆焚烧污染空气往往成为众矢之的。但话应两面说,焚烧造成污染固然不好,但不烧又有什么用处?过去,秸秆的用途主要是牲畜饲料、生活燃料或积沤肥料。如今农村壮劳力大多在外打工,由此不仅挣到钱,也学会算工时账:耕田耙地运粮草,小型拖拉机强过起早搭黑养牲口;种地上化肥比积沤农家肥省事多了;烧火用煤,省下搂柴的工夫去打工更合算。于是就有了一年一度乌烟瘴气的秋末冬初。今年为保障奥运,北京周边9省市下了禁烧令,情况似乎好一些。当然也有例外,如山东东平县建成两个以秸秆为原料的工厂:发电厂和乙醇厂。秸秆能卖钱,当然不会就地冒了烟;秸秆转化为电能和燃料乙醇,可以缓解能源和粮食吃紧的态势,堪称一举两得。 随着国际油价和粮价的高企,各国对谁该为此负责争论不休。美国指责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提高了油价和粮价,然而世行的报告却指出,欧盟和美国的生物燃料生产从3个方面扭曲了粮食市场:美国1/3以上的玉米用来生产燃料乙醇,欧盟大约一半的植物油用来生产生物柴油;农民被鼓励留出土地生产生物燃料作物;刺激了对粮食的金融投机,致使粮价越涨越高。俄罗斯也说:美国每年进口的油量相当于中国进口油量的3倍多。美国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不到5%,却消耗占世界25%的石油。但美国太强势了,对这样的分析竟不作回应。当然,美国也不是非要一条道走到黑。早在去年年底,美国众议院就通过了30多年来的首个能源法案,要求汽车行业在2020年之前,把汽车燃油效率提高40%。如果说这是从节流考虑,那么生物燃料的生产就是在开源。但美国的石油用量实在太大了,结果对整个世界牵一发而动全身。如美国2006年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4200万吨玉米,相当于1.35亿人的口粮,2007年上升至8500万吨,今年当然更多。美国为此每年补贴农民50至70亿美元。生产一油箱油大约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口粮,全世界几亿人因此在挨饿。这就是美欧等地生物燃料不断扩展的后果。即使如此,生物燃料也只占美国能源需求的8%。 美国人高耗能的生活方式也许应该检讨,但欠发达国家的人似乎也应暂时放下“仇富”情结想一想,咱耗能较少是因为觉悟高,还是消费不起?平心而论恐怕多半是后者。否则,回到短缺经济时期耗能最少。大大小小的明星、老板、贪官等有条件择高枝的先富者,更是争先恐后移民或滞留国外不归。既然美国人不可能将仍在提高的消费降到和咱一样的水平线上,而咱又一直希望赶上发达国家也过上好日子,能源的需求就会不断增长。一味争论该谁负责,也不如好好想想如何不留后遗症地开发绿色能源,以替代渐趋紧缺的传统能源。如今越来越热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虽然还在初级阶段,但起码是个好兆头。在人类尚未解决吃饭问题之时,用玉米等食品制造燃料乙醇的确太奢侈。但像东平那样用玉米秸秆等非食品原料制造乙醇,就值得包括美欧在内的玉米主产地学习。大约7吨玉米秸秆相当于4吨玉米原料,可产1吨乙醇,而且每吨成本比用粮食生产乙醇低1000元。项目年产6万吨乙醇时,可带动农民增收8000万元,户均增收230元以上。山西是玉米主产区之一,借鉴东平经验利用秸秆生产乙醇,不仅可避免秸秆就地焚烧的烟尘污染,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缓解能源紧缺、促进农民增收的好项目。 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乙醇,既有实用意义,亦有示范效应。正因为有限,所以人类更应该发挥聪明才智善用,而不仅是凭强权争夺,挥霍。 用机械工程、生物和化学等技术手段,完成从玉米秸秆的收获、饲料加工、贮藏、运输、饲喂等过程的技术。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秸秆饲料加工新技术也层出不穷。玉米秸秆除了作为饲料直接饲喂外,现在有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多种加工技术在实际中得以推广应用,实现了集中规模化加工,开拓了饲料利用的新途径。

青贮加工技术

属于生物处理技术,是山东省玉米秸秆饲料利用的主要方式。该项技术是将腊熟期玉米通过青贮收获机械一次性完成秸秆切碎、收集或人工收获后,将青玉米秸秆铡碎至1厘 玉米秸秆逐渐成宝 米~2厘米长,使其含水量为67%~75%,装贮于窖、缸、塔、池及塑料袋中压实密封储藏,人为造就一个厌氧的环境,自然利用乳酸菌厌氧发酵,产生乳酸,使大部分微生物停止繁殖,而乳酸菌由于乳酸的不断积累,最后被自身产生的乳酸所控制而停止生长,以保持青秸秆的营

养,并使得青贮饲料带有轻微的果香味,牲畜比较爱吃。

微贮加工技术

这也是生物处理方法,把玉米秸秆切短,长度以养牛5厘米~8厘米、养羊3厘米~5厘米为宜,而养猪需粉碎,这样易于压实和提高微贮窖的利用率及保证贮料的制作质量。容器可选用类似青贮或氨化的水泥窖或土窖,底部和周围铺一层塑料薄膜,小批量制作可用缸或塑料袋、大桶等。秸秆含水量控制在60%~70%,在秸秆中加入微生物活性菌种,使玉米秸秆发酵后变成带有酸、香、酒味家畜喜食的饲料。微贮就是利用微生物将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并转化为菌体蛋白的方法,也是今后粗纤维利用的趋势。

黄贮加工技术

这是利用微生物处理玉米干秸秆的方法。将玉米秸铡碎至2厘米~4厘米,装入缸中,加适量温水焖2天即可。干秸秆牲畜不爱吃,利用率不高,经黄贮后,酸、甜、酥、软,牲畜爱吃,利用率可提高到80%~95%。

氨化加工技术

氨化是最为实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先将秸秆切成2厘米~3厘米长,秸秆含水量调整在30%左右,按100千克秸秆用5千克~6千克尿素或10千克~15千克碳酸氢铵,兑25千克~30千克水溶化搅拌均匀,配制尿素或碳酸铵水溶液,或按每100千克粗饲料加上15%的氨水12千克~15千克。分层压实,逐层喷洒氨化剂,最后封严,在25℃~30℃下经7天氨化即可开封,使氨气挥发净后饲喂。氨化秸秆饲料常用堆垛法和氨化炉法制取。氨化处理的玉米秸秆可提高粗纤维消化率,增加粗蛋白,且含有大量的胺盐,胺盐是牛羊反刍动物胃微生物的良好营养源。氨本身又是一种碱化剂,可以提高粗纤维的利用率,增加氮素。玉米秸秆氨化后喂牛羊等不仅可以降低精饲料的消耗,还可使牛羊的增重速度加快。

碱化加工技术

这也是一种化学处理方法,用碱性化合物对玉米秸秆进行碱化处理,可以打开其细胞分子中对碱不稳定的酯键,并使纤维膨胀,这样就便于牲畜胃液渗入,提高了家畜对饲料的消化率和食量。碱化处理主要包括氢氧化钠处理、液氮处理、尿素处理和石灰处理等。以来源广、价格低的石灰处理为例,100升水加1千克生石灰,不断搅拌待其澄清后,取上清液,按溶液与饲料1∶3的比例在缸中搅拌均匀后稍压实。夏天温度高,一般只需30小时即可喂饲,冬天一般需80小时。当前发展的是复合化学处理,综合了碱化和氨化两者的优点。

酸贮加工技术

酸贮,也是化学处理方法,在贮料上喷洒某种酸性物质,或用适量磷酸拌入青饲料储藏后,再补充少许芒硝,可使饲料增加含硫化合物,有助于增加乳酸菌的生命力,提高饲料营养,并抵抗杂菌侵害。该方式简单易行,能有效抵御“二次发酵”,取料较为容易。此法较适宜黄贮,可使干秸秆适当软化,增加口感和提高消化率。

压块加工技术

利用饲料压块机将秸秆压制成高密度饼块,压缩可达1∶15~1∶5,能大大减少运输与储藏空间。若与烘干设备配合使用,可压制新鲜玉米秸秆,保证其营养成分不变,并能防止霉变。目前也有加转化剂后再压缩,利用压缩时产生的温度和压力,使秸秆氨化、碱化、熟化,提高其粗蛋白含量和消化率,经加工处理后的玉米秸秆成为截面30毫米×30毫米、长度20毫米~100毫米的块状饲料,密度达每立方厘米0.6千克~0.8千克,便于运输储存,适用于公司加农户模式,生产成本低。

草粉加工技术

玉米秸秆粉碎成草粉,经发酵后饲喂牛羊,作为饲料代替青干草,调剂淡旺季余缺,且喂饲效果较好。凡不发霉、含水率不超过15%的玉米秸秆均可为粉碎原料,制作时用锤式粉碎机将秸秆粉碎,草粉不宜过细,一般长10毫米~20毫米,宽1毫米~3毫米,过细不易反刍。将粉碎好的玉米秸秆草粉和豆科草粉按3∶1的比例混合,整个发酵时间为1天~1.5天,发酵好的草粉每100升加入0.5千克~1千克骨粉,并配人25千克~30千克的玉米面、麦麸等,充分混合后,便制成草粉发酵混合饲料。

膨化加工技术

这是一种物理生化复合处理方法,其机理是利用螺杆挤压方式把玉米秸秆送入膨化机中,螺杆螺旋推动物料形成轴向流动,同时由于螺旋与物料、物料与机筒以及物料内部的机械磨擦,物料被强烈挤压、搅拌、剪切,使物料被细化、均化。随着压力的增大,温度相应升高,在高温、高压、高剪切作用力的条件下,物料的物理特性发生变化,由粉状变成糊状。当糊状物料从模孔喷出的瞬间,在强大压力差作用下,物料被膨化、失水、降温,产生出结构疏松、多孔、酥脆的膨化物,其较好的适口性和风味受到牲畜喜爱。 从生化过程看,挤压膨化时最高温度可达130℃~160℃。不但可以杀灭病菌、微生物、虫卵,提高卫生指标,还可使各种有害因子失活,提高了饲料品质,排除了促成物料变质的各种有害因素,延长了保质期。 玉米秸秆热喷饲料加工技术是一种类似的复合处理方法,不同的是将秸秆装入热喷装置中,向内通入饱和水蒸气,经一定时间后使秸秆受到高温高压处理,然后对其突然降压,使处理后的秸秆喷出到大气中,从而改变其结构和某些化学成分,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经过膨化和热喷处理的秸秆可直接喂养家畜,也可进行压块处理。

颗粒饲料加工技术

将玉米秸秆晒干后粉碎,随后加入添加剂拌匀,在颗粒饲料机中由磨板与压轮挤压加工成颗粒饲料。由于在加工过程中摩擦加温,秸秆内部熟化程度深透,加工的饲料颗粒表面光洁,硬度适中,大小一致,其粒体直径可以根据需要在3毫米~12毫米间调整。还可以应用颗粒饲料成套设备,自动完成秸秆粉碎、提升、搅拌和进料功能,随时添加各种添加剂,全封闭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中小规模的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加工企业宜用这种技术。另外还有适合大规模饲料生产企业的秸秆精饲料成套加工生产技术,其自动化控制水平更高。 利用玉米秸秆等生 物质研制热解油和混合有机钙盐脱硫脱硝剂”技术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的专家们认为,此项技术为国内首创,具有领先水平。 “秸秆焚烧”和燃煤烟气造成的污染,困扰全国大气环境的污染问题。为了寻求根本的解决途径,环境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合作,完成了“利用玉米秸秆等生物质研制热解油和混合有机钙盐脱硫脱硝 剂”技术研究课题。目前的大气环境污染,除秸秆焚烧造成的烟雾污染外,主要是煤烟型污染。煤炭燃 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是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根源。烟气脱硫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方式。可是尚无一种是适合我国国情的、 能够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技术。另外,若想取得同时脱除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效果,必须在低钙条件下,可有机钙的高生产成本却无法为市场接受。因而利用含有有机质的各 种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枝叶、锯末、污泥、造纸黑液等高浓度有机废液,甚至城乡垃圾,通过热裂解工艺制备热解油,再合成能够处理煤炭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的有机钙产品的工艺便应运而生。它具有“以废治污”、“以污治污”、价格低廉、原料易得的优点,是工农业结合治污的新思路,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技术将玉米秸秆处理以后得到了中热值煤气、热解油和生物炭,没有任何废物。 其中煤气的热值与城市煤气相当;热解油可制脱硫脱硝剂,实现废物化;生物炭可 用作绿色肥料、脱水剂、缓释剂。它具有在广大农村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可大量消耗玉 米秸秆,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而且无论就其总投资还是户投资,即使不予 补贴,也均具有农村建得起,农民用得起,容易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市场竞争优势。这个 课题以其研制的比现有玉米秸秆选用技术更大规模处理农作物秸秆的技术和工艺路线, 开发热解油和副产品的多种用途,研制成套化系列设备,有望形成环保产业和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