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成为石油输出国后,为什么反而压制油价?

2.美国本身也是石油出口国,为什么还要打压油价?

3.80年代的世界原油价格大概是多少?

4.石油价格下降是如何影响卢布汇率的?美国是如何操纵的?

5.美国为什么打压油价?

6.美国宣布史无前例大规模释放石油储备,此举的原因是什么?

7.美国成为石油输出国以后。为什么没有抬高油价反而压制油价?

8.为什么美国制裁可以使油价大跌,美国可以控制油价吗,怎么控制的?我记得召忠将军说美国打伊拉克为了石

美国油价会涨吗_一百多年美国控制油价

1. 成为石油输出国后,美国并未显著抬高油价,反而采取压制策略。

2. 尽管美国石油出口量增加,但每日出口量仍有限,不足以显著影响全球油价。

3. 提高油价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微乎其微,同时可能导致出口市场萎缩。

4. 为了维持与国家的关系,保持石油市场的竞争力,美国选择压制油价。

5. 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特朗普政府希望稳定经济以争取选民支持,因此降低油价成为政策选择。

6. 国内对石油的巨大需求使得美国在成为出口国的同时,仍需进口石油以满足国内供应。

7. 为了经济稳定和行业发展,美国需要保持石油价格的低位。

8. 通过控制石油价格,美国旨在弥补经济漏洞,增强在国际油价议题上的话语权。

9. 压制油价也是美国与某些国家竞争的策略,为未来可能获得的更高利润做准备。

美国成为石油输出国后,为什么反而压制油价?

原油产量的增长的影响因素与储量增长略有不同,这些因素包括储量增长情况、开发工作量、市场油价、开发理论与技术进步、政府的政策法规以及国家经济状况等。

3.4.1.1 储量增长情况

原油的储量是产量的资源基础,因此,储量的增长情况直接影响着产量的增长。在3.1.2小节中已阐述了美国的原油储量增长和资源探明率状况。油气生产商在获得新增可采储量后,会在适当的政策和市场条件下开发这些储量,因此,产量的增长滞后于新增可采储量的增长[95~98]。

从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来看,原油产量的高峰发生在1970年,比原油新增可采储量的高峰(1951年)滞后了19年(图3.34)。根据3.3.2小节中的储量增长的阶段划分,1970年是新增可采储量稳定增长与递减阶段的转折点,1970年之后,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新增可采储量呈现出了明显递减的趋势,产量在此时也开始递减。在1971~2004年间,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产量递减速度为1.87%。

新增可采储量和产量共同影响着储采比的变化。在70年代之前,美国的产量迅速增长,1945~1970年,美国本土48州的原油产量以4%的速度递增,而同期的新增可采储量增长速度为1.89%,并且在1967年以后,美国的原油年产量几乎都超过当年的新增可采储量,这使得原油储采比在70年代之前连续下滑(图3.35)。全美和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储采比分别在1968年和1967年降至略低于10。1971~2004年间,由于阿拉斯加和90年代以来深水区域的储量贡献,全美的平均储采比为10.5;若不考虑阿拉斯加和深水区域的贡献,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储采比在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稳定在8 的水平,但由于产量的递减速度大于新增可采储量的递减速度,1999~2004年的平均储采比有所回升,达到9.6。

图3.34 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原油新增可采储量与产量

图3.35 美国原油储采比

一方面,随着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新增可采储量的逐渐减少,原油的可采储量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无论从国家能源安全角度,还是油气生产商的经营战略角度,储采比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调控。这两个因素决定了产量总体上的递减趋势。

3.4.1.2 市场油价

20世纪以前,美国原油产量较低,进入20世纪以后,蒸汽机的发明带动了对原油的需求,1902年美国原油产量超过1000万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汽车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原油产量也开始快速增长,至1944年,美国的原油产量已达到2.29亿吨。1918~1944年间,原油产量平均每年增长15.3%,同期的油价平均为1.33美圆/桶。

1945~1973年间,美国的国内油价高于国际油价,这直接刺激了原油产量的持续增长,美国全国的原油产量在1970年达到峰值,为4.80亿吨。但在此之后,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产量开始递减,在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期间,美国政府对油价进行严格管制,大大低于当时的国际油价,这使得石油生产商对国内原油开发失去兴趣,从而使美国的原油产量开始递减。虽然在1981年油价控制解除之后,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原油产量递减速度减缓,并在和1985两年间有所回升,但1986年油价暴跌,使得产量随之下滑(图3.36)。

图3.36 美国原油产量与油价

从图3.36中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之后,油价的涨跌只能在短期内刺激原油产量递减速度的变化,但是由于受储量增长逐渐减缓的影响,原油产量总体下降的趋势已无法避免。

单口油井日产量的变化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油田开发状况与地质状况,二是油价。长期的油气田开发必然会导致单口油井日产量在经历了高峰之后开始递减,但从经济性出发,单口油井日产量对油价的变化非常敏感。油价的上涨降低了开发门槛,使得一些在低油价条件下无法经济开采的低产油田可以经济开采。低产油田的加入降低了单口油井的平均日产量。在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单口油井日产量与油价在一定程度上呈负相关关系。

在20世纪的20~40年代,美国的原油储量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发现了一系列的大油田,同时期的单口油井日产量在开发技术的推动下不断攀升,从1900年的0.3吨/日增至1944年的1.52吨/日(图3.37)。1945年起,美国的国内油价高于国际油价,这促进了低产油田的开发,在1945~1958年这段时间内,单口油井日产量增长速度明显减缓。1958~1972年,虽然美国的名义油价仍高于国际油价,但对通货膨胀和汇率进行调整后,以2004年美圆计算的油价实际上是在下降,此时,低产油井无法经济开采,单口油井日产量逐步攀升,1972年达到高峰,平均为2.49吨。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美国对油价进行了管制,虽然国内油价大大低于国际油价,但是与石油危机之前相比,油价不仅提高幅度大,而且连续上涨;到1981年美国政府解除油价管制时,油价达到31.77美圆/桶。在这段时期内,美国的单口油井日产量不断下降,从1973年的2.47吨降至1981年的1.70吨。1986年发生了油价暴跌,一些低产井被逐渐废弃,单口油井日产量的下降速度与之前相比有所减缓,2001年以来,油价持续走高,单井日产量继续保持下降趋势。

图3.37 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单口油井日产量与美国油价

3.4.1.3 开发工作量

美国能以较低的储采比使油气产量多年来维持相当高的水平,除资源条件等原因外,有庞大的开发工作量作为后盾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为保持原油的稳产和上产,美国每年都要完成大量的钻井工作量,产油井数也随之大幅度增加。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在1923年原油产量初次达到1亿吨时,有产油井29万口;1940年,原油产量初次达到2亿吨时,有产油井39万口;1951年产量为3亿吨时,有产油井47.5万口;1966年产量达到4亿吨时,有产油井58.3万口(图3.38)。

1945年以来,美国的开发活动经历了两次高峰:第一次高峰发生在50年代中期,1955年,美国活动钻机数达到首个高峰,为2686台。1956年钻开发井4.1万口,其中原油开发井2.8万口。第二次高峰发生在80年代,1981年美国有活动钻机3970台,钻开发井7.4万口,其中原油开发井4.1万口。1986年,由于受到油价暴跌的影响,美国开发井数随之下滑。虽然2000年以来,美国开发井略有增长,但远远不及高峰时期。2004年,全美钻开发井3.2万口,尚不及1985年的原油开发井数(图3.39,图3.40)。

从美国本土48州来看,1945年起,美国开始实行高于国际油价的政策,国内开发活动随之增加。美国本土48州开发井数目从1945年的1.8万口增至1956年的4.1万口,增长了近1.3倍(图3.41)。但由于60年代,国际七大石油公司操纵着原油定价权,国际油价较低,石油公司可以通过进口原油获得更多的利润,他们对本国的开发活动逐渐减少,到1971年,美国本土48州开发井数已降至1.9万口。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到来,美国开始实施低油价政策以保护国内经济,但随着国际油价的暴涨,美国国内油价也逐步跳高,这刺激了美国国内的开发活动,开发井数目也逐渐上升。1981年,美国完全解除价格管制,当年的开发井数也随之达到高峰,但随着1986年国际油价的暴跌,开发井数也急剧下滑。在1973~2004年间,美国开发井数与以2004年美圆计算的美国国内油价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53,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置信度99%)。这说明开发活动受价格的影响显著。

图3.38 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原油产量与产油井

图3.39 美国全国开发井与活动钻机数

美国国内低产井比例较大,与1978年相比,1979年本土48州生产井共增长了13952口,其中低产井有11675口。到1983年,美国共有单井日产量低于10桶(约1.36吨)的低产井44万口,这些低产井当年产量约0.65亿吨。到2003年,全美低产井占产油井总数的77%,它们的平均日产量不足0.3吨,这些井的产量之和占全美总产量的15%[99]。形成“多井低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90]:其一,高产富集的储量所占比例不大。根据兰德公司1976年的统计结果,美国91.3%的原油储量集中分布在18个含油气州中。在这些州中,可采储量大于5亿桶(约0.68亿吨)的特大型、大型油田储量仅占总储量43%。其二,由于美国石油工业发展初期的“掠夺式开采”,油井产量迅速递减,低产井大量出现。

图3.40 美国全国开发井构成

图3.41 美国本土48州开发井与油价

3.4.1.4 开发理论发展与技术进步

在石油勘探和开发工程中,钻井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具有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工程特征,涉及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钻井工程理论上以流体力学、管柱力学、岩石力学、化学、测量与控制等学科为基础;技术上,以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井眼稳定技术、高效破岩与洗井技术、保护油气层技术和油井设计技术为关键技术。

文中在2.3.2.3小节中回顾了美国钻井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出20世纪以来的钻井技术可以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概念时期(1901~1919年)、发展时期(1920~1948年)、科学化钻井时期(1949~1969年)和自动化钻井时期(1970年至今)(图3.42)。

图3.42 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原油产量历史与石油工业的理论和技术进步

概念时期:20世纪初期,美国的钻井技术刚刚起步,原油产量从1901年的不足1千万吨增至1919年的0.5亿吨。1859~1919年,全美累计原油产量仅占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可采资源量的2%。技术进步不断推动着单井产量的增长,到1919年,单井日产量已逐渐增至0.30吨。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之后,内燃机技术推动了汽车工业迅速发展,在钻井技术上,派生出了内燃机驱动钻机,同时,牙轮钻头和固井工艺进一步发展。到1948年,美国原油产量已增至2.76亿吨,单井日产量达到1.72吨,原油采出率增至15.20%。

科学化钻井时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对原油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促进了开发工艺的不断提高。在此时期,发展了钻柱力学和井斜控制理论,喷射钻井、参数优选和地层压力检测等技术。到1969年,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原油产量达到4.50亿吨,单井日产量为2.27吨,原油采出率也达到37.60%。

自动化钻井时期:计算机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的引入和无线随钻测量技术的研发,是钻井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计算机技术推动了钻井数学建模与定量分析,加快了科学化钻井的发展。70年代以后,美国本土48州开采难度增大,表现为储层质量下降,钻井深度增加。在单口油井的日产量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原油采出率从1970年的39%增长到2004年的70.4%。这些数据表明,美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对开发理论和技术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加,只有在理论和技术不断进步的前提下,以前的难采资源才能得到充分开发。

3.4.1.5 政策法规

与3.3.1.4小节中介绍政策法规对储量增长的影响类似,这里也从美国众多的联邦石油政策法规中选择典型的政策法规分析其对原油产量的影响(图3.43)。

图3.43 美国原油产量与石油法规、政策

美国政府于1916年实行的《无形钻井开发费扣减》政策能使油气生产者尽快回收风险勘探与开发投资,推迟向政府缴纳所得税的时间,提高了油气生产者进行油气勘探与开发活动的积极性。1924年实行的《耗减百分比津贴》政策则为美国石油工业维持了大量的勘探风险资金。这两项政策是美国20世纪20~30年代原油产量快速增长的直接动力。在经济大萧条之前,美国本土48州的原油产量在1923年首次达到1亿吨,并从1926年起,原油产量始终保持在1亿吨以上。

20世纪30年代之前,油气资源处于无序开采状态。为保护石油资源,1930年的矿区租赁法修正案要求矿区作业者应按照规定的井网密度钻井。此外,为制止原油生产的混乱局面,控制产量,稳定油价,产油较多的俄克拉何马州和得克萨斯州分别于1928年和1932年通过了按市场需求比例生产石油的法律。根据这些法规,由州法律委员会确定某一时期内市场对原油的需求总量,然后分配给油田,进而将每个油田的生产配额分配给矿区租赁人或每口井。在市场需求旺盛时,规定了每口井的最大生产许可量;在市场疲软时,每口井的产量限制在最大许可量的某一百分比水平。1929年经济大萧条开始至按市场需求比例法实施前,某些州油价跌至10美分/桶,而且由于掠夺性开采,单口油井日产量迅速下降(图3.37);该法实施后,油价趋于稳定,生产井的采收率得到了有效控制。1934年,加利福尼亚州、阿肯色州、科罗拉多州、伊利诺伊州、堪萨斯州、密歇根州、俄克拉何马州和得克萨斯州结成产油州同盟,该同盟于1935年通过了《科那里豪特石油法》(Connally Hot Oil Act),并获得了国会的批准。这些法律规定既稳定了油价,也保护了油田。

1959年,艾森豪威尔总统签署了“限制石油进口计划”(MOIP)。该计划实施的部分原因是美国国内油价高于国际油价,为降低美国对国外原油的依赖程度,保护本国石油工业,美国政府将原油的进口量限定为不超过国内需求量的9%。这项计划在1973年该项计划终止前持续刺激着美国原油产量的攀升,1970年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原油产量达到高峰,为4.68亿吨。

1973年爆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受石油禁运和油价高涨的影响,联邦政府终止了限制石油进口计划,通过了《紧急石油分配法》。该法规定将国内有限的石油产量分配给炼油厂或其他消费者,同时规定了原油的最高限价。1975年,《紧急石油分配法》终止时,又通过了《能源政策与节能法》,该法虽然取消了对某些石油产品的价格限制,但仍控制着石油价格。在此期间,美国国内石油生产商不能享受国际市场油价上涨的好处,因此多数石油开发活动转向国外,美国本土48州的原油产量在1976年已跌至不足3.97亿吨,与1972年相比,下滑15.20%。

1979年,伊朗的政局变动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美国政府宣布从1979年6月起的28个月内逐步解除国内的原油价格管制,以刺激国内的原油开采。但随后,为防止油气生产商因解除国内油价管制和国际市场油价上涨而获取巨额利润,国会通过了《原油暴利税法》,于1980年3月起生效,里根总统在1988年签署的《混合贸易法案》中取消了原油暴利税。在征收暴利税期间,由于美国国内油价解除管制,较高的国际油价刺激了美国国内的原油开发活动,特别是在1981~1985年期间,高油价降低了原油开采的门槛。在1981~1983年间,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原油产量保持稳定,和1985年的原油产量出现回升,接近3.60亿吨的水平。

从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国内原油产量逐渐下降,为降低对国外原油的依赖程度,政府开始重视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相继采取了一些优惠措施刺激原油产量增长。1989年通过了《非常规油气资源抵税法》,该法规定对低产井、重油、边际油井和用三次采油技术提高采收率的,其支出资本的10%可以用于税收抵免。1995年通过了《免除深水矿区使用费法》,该法的实施极大地刺激了深水区域的油气开发活动。1994年,深水区域产量0.54亿吨,1995年的产量达到0.65亿吨,到2000年,达到1.97亿吨。《免除深水矿区使用费法》在2000年终止,但美国政府继续对深水区域的油气开采给予优惠政策,并且对风险越大的项目给予减免的费用越高。

综上所述,在影响美国原油产量增长的诸多因素中,储量增长情况是资源基础,产量受限于已探明的储量状况;市场油价对美国原油产量的影响仅限于一定时期内,是间接调控因素,它在早期受国家政策调控;开发工作量是影响产量的直接因素;开发理论与技术进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开发成功率和效率,是重要的推动因素;政府的政策法规是影响产量的宏观控制因素,政府通过政策法规一方面调整油价刺激开发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税费优惠措施来发展新的开发理论和技术,并指导开发投资。开发工作量是开发投资的直接体现。较大的开发工作量投入带来了较高的产量。产量的变化趋势也同样影响着政府对石油工业的政策。结合原油储量增长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原油储量与产量的增长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见图3.44。

图3.44 美国原油储量与产量增长因素关系图

美国本身也是石油出口国,为什么还要打压油价?

因为对于现在的美国而言,虽然从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变成了石油出口国,但是美国每天能够对外出口的石油也不会超过四百万桶。所以说如果美国将每一桶的油价上涨一点的话,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如果将每一桶的价格上涨太多的话,就不会有国家购买了,所以说不如压制石油的价格,这样既能做到出口的目的,也能维持和部分国家之间的关系。

在2020年的美国,对于即将面临大选的总统特朗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关键时期他当然是想有更多人支持他的,所以他也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绝。如果他把石油出口的价格涨得太多,就很不利于他要面临的大选,这不是特朗普希望看到的事情。所以他就干脆将石油的价格调低,让国内的物价稳定下来,让经济在短期达到很繁荣的情况,争取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对于现在的美国来说,就算美国成为了石油的出口国,但是国内对于石油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所以美国也不会将过多的石油出口,甚至还会进口一些石油。对于国内的经济发展,也是需要更多便宜的石油。

再加上美国现在的经济也不是很好,所以就不能再像之前一样了,所以现在只能把石油的价格压制下来,通过调控的方式,将一些产业的利益漏洞给补上。再者,美国希望将石油价格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通过自己对油价的控制,来打压国际的油价。

对于美国的压制石油的价格也是在于一些国家作对,也是希望以后在石油价格上有更大的话语权,也是在为以后更高的利润做准备。

80年代的世界原油价格大概是多少?

众所周知,每当面临油价疲软时,欧佩克将开始一轮减产,使油价上涨。但是,今年油价继续下跌。欧佩克会议不仅没有说减产,而且即使在美国的压力下,必须增加产量。我们必须知道,美国现在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油价下跌也对美国不利。美国为什么要压低油价?

1、增加产量前打垮前苏联。事实上,无论是压制油价还是提高油价,经济目的都是第二,关键是要看美国的战略目标。在美苏霸权时期,美国迫使欧佩克增加产量,让石油价格下跌。目的是镇压前苏联。值得注意的是,前苏联是一个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其外贸收入基本上来自石油出口。这种经济上的独特性非常脆弱,美国的目标是前苏联的弱点。

1985年,美国里根政府迫使沙特阿拉伯增加产量并实施“反向石油冲击”战略,该战略显着提高了产量并压低了油价,拖累了苏联经济。石油价格战已成为苏联最终瓦解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在这个时候,美国大力推动欧佩克的产量大幅增加,其战略目标是针对伊朗、委内瑞拉、俄罗斯等国家。

2、战略目标超出了经济目标。几天前,美国声称退出伊朗核协议,并以更严格的方式对伊朗实施制裁,以获得伊朗的“更高程度”合作。石油是对伊朗经济复苏的有力支持。此外,伊朗恢复经济运转时间尚短,其增产能力仍然有限。低油价将影响伊朗经济乃至政治稳定。美国的另一个“敌人”是委内瑞拉,它也是一个单一的石油生产国。委内瑞拉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低油价不仅导致其经济崩溃,而且还导致政治上的崩溃。此外,美俄关系“看起来很美”,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后苏联时代,俄罗斯仍然难以彻底摆脱对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依赖。

3、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近年来,全球石油生产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是非欧佩克国家的集体崛起。墨西哥、哈萨克斯坦、巴西等石油产量出现反弹。俄罗斯的产量继续保持强劲,并且在苏联时代继续恢复其记录,份额超过全球12%。其次,页岩油气革命使市场充斥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随着“水平钻井”和“高压裂缝”等技术的改进和规模,美国页岩油的生产成本已降至前两年的一半左右。

最后,随着页岩油革命,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随着石油美元的霸权,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国家石油价格的控制。虽然石油输出国组织和非石油输出国组织已联合起来,但他们希望降低石油价格并提高石油价格,以解决日益严重的国内经济危机。但是,在美国的压制下,沙特阿拉伯不仅会减产,而且还会增加产量。谁控制石油就是控制所有国家。

石油价格下降是如何影响卢布汇率的?美国是如何操纵的?

1972年原油价格大约为$3.00/桶,但是到了1974年, 原油价格上涨了四倍之多达到$12.00。 中东战争始于1973年10月5日叙利亚和埃及对以色列的袭击。 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表达了对以色列的支持。因为这个原因, 一些阿拉伯出口国对那些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了禁运。 阿拉伯国家削减了500万桶/天的产量。 其中100桶由其他国家增加的产量所抵消。削减的400万桶/ 天的产量一直延续到1974年3月,代表了世界产量的7%。 如果还有对石油价格控制权从美国转移到OPEC的怀疑, 那么在阿拉伯实施了石油禁运后便彻底消除了。 原油价格在短短六个月之间上涨了400%, 油价对石油供应的敏感程度是显而易见的。 从1974年-1978年世界原油价格相对变动得比较平缓, 价格从$12.21上涨到$13.55/桶。 经过通涨调整的原油价格在这段时期保持稳定。 两伊危机: 伊朗和伊拉克危机导致了1979- 1980新一轮的原油价格上涨。1978年11月- 1979年6月伊朗革命导致了了每天200万- 250万桶原油产量的减少。 1980年两伊战争直接导致了伊拉克原油生产削减了270万桶/ 天、伊朗减少了60万桶/天。与这两次事件相联系, 原油价格从1978年的$14/桶上涨到1981年的$35/ 桶。 美国油价控制-失败的政策? 如果不是因为美国在战后的能源政策, 这一时期的油价上涨幅度可能会小很多。 美国对在国内生产的原油实施价格控制以期减轻1973- 1974期间油价上涨的冲击。 一个显然的结果是美国消费者对进口原油比对国内生产的原油多支付 48美分。而美国国内的生产商则减少了相应的收入。 政策达到目的了吗?短期内由1973- 1974原油价格高涨所造成的衰退减轻了。然而, 它造成了其他影响。如果美国没有实施价格控制, 那么国内的勘探和生产会大幅度地提高。 并且原油高价将会抑制消费者的需求: 汽车将会提高单位油耗的英里数, 房子和商业建筑会降低对用油的依靠, 工业生产将会提高它们的能源利用率。如果是这样,在1979- 1980,美国会降低对原油进口的依赖, 由两伊战争引起的原油供应的短缺对价格的影响也会大大减轻。 OPEC调控原油价格的失败 OPEC很少能够对价格实施有效控制。 经常出现某一OPEC成员国违反协议的情况, 而协议的基本要求是执行成员国的生产限额。1979-1980, 面对不断高涨的原油价格, 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不断对其他OPEC成员国提出警告, 高油价将抑制对原油的需求。他的警告被当成了耳边风。 日益高涨的油价在消费者中导致了若干反应: 油绝缘装置在新房子中的应用、旧式房子提高了对油的绝缘、 许多工业生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以及汽车提高了单位油耗的英里数。 这些因素加上全球经济衰退对需求的影响导致了原油价格的下跌。 对OPEC不幸的是,衰退是暂时的,但是当石油价格降低, 没有人匆忙地去移除房屋中的绝缘装置、 没有人去替换高利用率的装备, 许多对原油价格上涨的应对措施都是永久性的。 1986年12月OPEC设置的$18/ 桶的目标价格马上就在1987年1月被打破了。 油价继续保持疲弱。随着1990年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 油价曾出现上涨,但是在战争结束后,油价进入了稳定的下降期, 直到1994年以通涨调整的油价到达了自1973年以来的最低点 。 价格循环出现了,随着美国经济的强劲和亚太地区经济的繁荣, 从1990-1997世界对原油的消费增长了620万桶/天, 亚洲几乎增长了30万桶/天,从而推动了原油价格的恢复。 原油价格的上涨因为OPEC对亚洲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冲击的低估和 忽视而突然停止。1997年12月开始, OPEC逐渐把它们的限额从提高250万桶/ 天到1998年1月1日的275万桶/天。亚洲经济出现停滞, 1998年亚太地区石油消费量自1982年以来首度出现下降。 低消费量和OPEC的高产量促使价格呈螺旋型回落。作为回应, 4月,OPEC削减了125万桶/天的限额, 7月继续削减了133.5万桶/天。然而至1998年12月, 价格继续回落。OPEC于1999年4月继续削减171. 9万桶/天的限额,才使得价格出现回升。

参考资料:

admin/Article/htm/present/ 135009280/1026-26@2004-10-19. asp

美国为什么打压油价?

(一)卢布汇率如何受油价下跌影响。不管是哪种国家货币,卢布也好,还是美元、人民币,都是以国家政府信用背书的法定货币,与贵金属、外汇及其他实物资产脱钩的。法币本身并无天然价值,离开政府信用就是废纸一堆。主权货币被动地发生持续贬值,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极其危险的事情。

法币时代的货币贬值一般指在外汇市场上主权货币相对价值的下降。一般来说这只能是由其发行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国际收支赤字造成。卢布贬值所代表的,也就是俄国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赤字:

经常项目包括外贸收支、非贸易往来和无偿转让;

资本项目则包括国际间股票、债券、证券交易与境外存款。

两个项目发生赤字,就是指出现境内的资金向境外净流出,国内市场银根抽紧,经济活动陷入萧条。站在投资者的角度看,国际外汇市场上对卢布需求的急剧减少,抑或俄国国内对美元及其他外汇需求的剧烈扩张,都能带来卢布贬值。

原油价格下跌给俄罗斯金融造成的影响有三:

一、外贸收入减少;

二、海外投资的撤离;

三、税基缩小导致的政府财政状况恶化。

油价低对产油国来说结果都一样:出口同样多的油气,收入却变少了。收入减少,石油出口企业与银行系统结汇所需要的本币就会减少(国际市场对卢布需求减少)。

外资撤离通常会早于外国投资者对石油价格信心整体崩溃而发生。一部分人出于避险目的,加紧抽离已经投入俄境内的资本,将有关项目股份、机器设备等变现,置换为外汇资产,带出境外;另一部分已承诺投资的,也会及时止损,中止合作。通过股票市场持有俄罗斯石油公司、油田服务企业股份的,则会迅速抛售,用这部分卢布的流动资金购买外汇进行跨境撤离(俄国境内对外汇的需求急剧增加)。这些金融活动无疑会消耗大量俄央行的外汇储备。

俄罗斯在叶利钦执政的晚期就开始支持国有资本兼并控制石油工业,因此目前国营资本占据该行业相当比例的股权。与此同时,该国对原油开采征收特别收益金(国际惯例),还对出口原油征收一定比例的出口税。油价下跌导致的税收流失,使得政府预算无法落实,为填补缺口,弥补财政所需,俄央行就会被迫用外汇储备购买更多计划外的政府债券。这在帮助政府度过财政危机的同时,当然就消耗掉央行的外汇储备。

其实俄央行自己也承认,在前一阶段为干预卢布暴跌已经动用了不少的外汇储备。在主权货币疲态已经得到地缘政治或重大市场因素背书的前提下,这类主动干预往往是饮鸩止渴,投资者(既包括境外也包括俄境内的)出于获利的天然冲动,会义无反顾地同央行对赌。无论俄央行购回多少卢布,抛出来的外汇都会被市场消化殆尽,直至央行金库告罄。待到俄政府信用破产为止。

(二)美国操纵石油市场有4种手段。

第一,美国政府说服本国石油公司限制开采量。最近5年尽管油价很高,但美国石油巨头的开采量一直保持在一个水平上。

第二,美国的忠实盟友沙特阿拉伯愿意执行美国的战略,没有表现出大量增加石油供给以打压油价的愿望。

第三,纽约期货市场的大量投机倒把行为是石油价格增长的推动力。毫无疑问,在那里定调的是美国人,每天大量的期货交易推动着油价上涨。美国政府还有其它一些方法来操纵油价。

第四、美国充分运用自身影响力和主导性,以市场作用调侃市场、调侃价格、调侃技术、调侃心理。例如,在国际资本市场表现不佳、低利率和疲软股价中,美国将有实力的投资机构和投资者招募到国际石油市场,将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资金转移至石油市场。国际石油价格高企不仅吸引了国际汇市上的资金进入期货市场而对美元贬值产生助力,而且并没有导致美国因进口原油造成巨大损失,其中核心在于美元效应。

美国宣布史无前例大规模释放石油储备,此举的原因是什么?

1、美元加息预期

尽管美联储近期宣布了11年来最大幅度加息,一次性加息75个基点,使得联邦利率维持在1.5~1.75%之间,但是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仍然高居不下,最新一期数据显示,美国的当月通货膨胀率达到了8.6%,和美联储的预期目标2%相比有较大差距。

为了遏制经济过热现象,市场认为美联储很可能会保持加息的步伐,有专家预测,美国联邦利率有可能会达到4%左右。按照这样的预测,美元的加息空间仍然很大,这对国际期货市场形成较大影响,压制了原油价格上涨。

2、俄乌战争局势不明

俄乌战争爆发后,市场最初预期可能三个月左右结束,但是已经持续了近半年的时间,仍然没有结束的迹象。

随着地缘冲突的加剧,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已经从能源波及到黄金以及其他产品,欧盟很多国家拒绝购买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美国却暗中从俄罗斯购买廉价原油,也对中东等原油生产国施加压力,同时释放国内原油储备,这对国际原油市场供应形成一定影响。

美国利用俄乌冲突造成的影响,从中控制原油价格,以此维护美元对石油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美元的霸权地位,原油也会跟随美元走势出现波动。

3、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复苏

尽管世界各国都在想办法摆脱新冠疫情影响,但是到目前为止,新冠病毒仍然是全球经济复苏最大的障碍,病毒的不断变异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阴影。一种编号为BA.2.75的奥密克戎毒株新型变种已在印度、日本、美国等8个国家被检测到。这种不断变异的病毒让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影响到全球经济复苏。

据统计,新冠疫情新冠疫情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在5.8万亿至8.8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6.4%至9.7%。新冠疫情使得全球失去2.55亿个工作机会,让全球人类丧失了2050万年的预期寿命。

美国成为石油输出国以后。为什么没有抬高油价反而压制油价?

这是因为欧美制裁了俄罗斯,导致国际油价上涨,特别是原本还进口俄罗斯石油的美国,此举让其国内油价上涨,部分州出现了抗议,甚至影响到了经济发展,所以美国为了稳定国内的局势,就大规模的释放石油储备,来控制国内的石油价格和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美国此举的原因还是和其国内油价有关的。美国虽然也是产油国,但其页岩油的生产成本比较高,大部分时候还是依靠进口中东和俄罗斯的石油。而这次俄乌局势,欧美制裁了俄罗斯的石油,不进口俄罗斯的石油了。美国国内使用自己的页岩油,因为页岩油的开采成本高,所以相应的油价也就高。美国这种汽车使用大国,人们对于油价是极其的敏感,都出现了抗议,而且因为油价的上涨,很多和石油有关的工业生产也被迫停止或者减缓速度,严重影响了美国的经济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只能选择大规模的释放自己的石油储备了。因为没办法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而中东OPEC(欧佩克)又明确表示不会增产,彻底断了美国从其它地方进口石油的念想。美国为了稳定国内局势和促进经济发展,就只能这么做了。这么大规模的石油储备一旦释放,美国的油价很快就会恢复到上涨之前的水平,但能持续到什么时候,就要看美国的石油储备有多少了,如果石油储备用完了,那到时候价格还是会上涨的,除非从俄罗斯继续进口石油。

总的来说,美国此举就是为了降低国内油价和促进经济发展。因为其制裁俄罗斯的原因,导致国内油价上涨,国内出现抗议,部分工业开始停工,为此,美国不得不释放自己的石油储备。

为什么美国制裁可以使油价大跌,美国可以控制油价吗,怎么控制的?我记得召忠将军说美国打伊拉克为了石

因为对于现在的美国而言,虽然从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变成了石油出口国,但是美国每天能够对外出口的石油也不会超过四百万桶。所以说如果美国将每一桶的油价上涨一点的话,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如果将每一桶的价格上涨太多的话,就不会有国家购买了,所以说不如压制石油的价格,这样既能做到出口的目的,也能维持和部分国家之间的关系。

在2020年的美国,对于即将面临大选的总统特朗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关键时期他当然是想有更多人支持他的,所以他也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绝。如果他把石油出口的价格涨得太多,就很不利于他要面临的大选,这不是特朗普希望看到的事情。所以他就干脆将石油的价格调低,让国内的物价稳定下来,让经济在短期达到很繁荣的情况,争取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对于现在的美国来说,就算美国成为了石油的出口国,但是国内对于石油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所以美国也不会将过多的石油出口,甚至还会进口一些石油。对于国内的经济发展,也是需要更多便宜的石油。

再加上美国现在的经济也不是很好,所以就不能再像之前一样了,所以现在只能把石油的价格压制下来,通过调控的方式,将一些产业的利益漏洞给补上。再者,美国希望将石油价格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通过自己对油价的控制,来打压国际的油价。

对于美国的压制石油的价格也是在于一些国家作对,也是希望以后在石油价格上有更大的话语权,也是在为以后更高的利润做准备。

需求减少

石油现在 最大的需求国家 以 中国为首,今年发展放缓 需求量减少,再加上其他清洁能源的使用,油气混合车的推出都打击了 石油的需求。

生产太多

一直在协商减产石油 以控制油价,由于之前的错误估计,开采太多原油。

愤青提示: 要理智,美国不能控制石油生产,也不能阻止其他国家的石油出口,俄罗斯是油价大跌的受害者,但是绝对不是美国导致的,其实主要还是中国对石油需求减少,去非洲采油,经济放缓造成的,另外开发清洁能源也是原因之一 例如油电混合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