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比亚战争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及对中国石油股价的影响?

2.2019年河南车改方案实施细则及补贴标准

3.两会期间股市的走向如何?帮忙给分析下!!

4.燃油附加税征收的原因及影响

5.2015两会燃油补贴政策

6.近期内柴油有涨价的趋势吗

7.两会讲的是什么?

两会为什么没人提油价_国家油价为什么不降

2008年全球通货膨胀会不会死灰复燃?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通货膨胀一直不是一个问题,但从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全球出现了通货膨胀死灰复燃的迹象,11月份最新的统计,欧元区美国通货膨胀率已经出现了大幅上涨。对于通货膨胀抬头的迹象,最根本的原因是流动性过剩。在这儿可能有人说,一方面看到次贷危机中货币市场上流动性的短缺,另一方面又在这儿谈所谓全球流动性过剩,这两者之间为什么不能并存?实际上这在理论上是完全可以并存的,在货币市场上之所以出现流动性短缺的局面,是因为信心缺乏,人们不愿意向提供。作为大量的投机资本形成的流动性资本不会填补这个空缺,他们反而从货币市场上会进一步流出,进入到其他市场上进行投机。所以次贷危机将会加剧流动性过剩。

2007-12-27 09:43:29

李向阳:

第二个原因就是高油价,高油价在经济增长率放慢的情况下,油价的上涨将会有可能通过结构性通货膨胀传递到其他价格中去。

第三个因素是美元的持续贬值。美元作为全球主要结算货币,美元贬值就会使全球通货膨胀死灰复燃的可能性加大。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发达国家乃至全球将会高度关注通货膨胀的走势,成为2008年全球经济最大的风险之一。

2007-12-27 09:46:47

邹东涛:

李向阳副所长对2008年经济形势预测最新出版的书做了简明细致的介绍,把精彩的内容展示给了大家。对李向阳副所长的介绍表示感谢。

现在请王逸舟先生介绍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的基本内容。

2007-12-27 09:47:57

王逸舟:

谢谢。非常高兴和各位媒体的朋友见面,大家早上好。

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全球政治和安全形势有几个最值得我们关注,包括公众、媒体、老百姓应当关注的几个重要特点,有些特点是有连续性的。9·11以来国际形势走势相关。还有一些是今年突发性或者比较特别的,我概括为五个方面,其实不只五个方面,我们概括了很多,但我觉得媒体的朋友最关心的可能是这五个方面,所以要特别说一说。

第一,今年超级大国美国和广义上讲他的盟友,包括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等美国强硬派盟友,在打击所谓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围剿伊拉克的反美势力、重建战后伊拉克方面继续逐陷泥潭,让美国、西方头痛不已,今年仍然在持续,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这点看上去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实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使得美国无暇他顾,使得美国战略力量、美国的外交、美国整个在国际上的配置很大程度上由于伊拉克危机的深化,由于伊拉克政治重建过程的缓慢而拖住了手脚。不仅如此,大家对以伊拉克为中心的辐射、放射效应,一种消极的对美国、对西方而言的放射效应再继续扩大。在伊斯兰国家以外的一些其他国家,英国、法国、德国,乃至于美国,对伊斯兰下层民众的影响辐射在上升。整个西方强硬团队、强硬势力陷入了无休止的对质对峙、仇恨、对抗状态,这是今年非常突出的特点。这中间有很多事例,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比如此起彼伏的爆炸,防不胜防的恐怖袭击,不光在伊拉克,像不久前在土耳其、阿尔及利亚,包括今年在英国格拉斯哥机场,在德国的恐怖爆炸,有的是未遂,有的是正在预谋中的一些活动,很多。

2007-12-27 09:48:52

王逸舟:

总而言之,这是全球政治中最引人关注的一个热点群,包括我们看到中东地区混乱的迹象,仍然没有什么好转。由于美国的战略失败,所以全球范围内以伊斯兰国家为中心,特别是伊拉克、阿富汗等国家,带来了全球国际政策安全形势非常紧张而不确定的局面,我觉得这是在年终岁末来谈国际形势的时候大家讲得最多的。大家看电视、收听广播、读报纸,会发现这一年的大事、要闻、媒体朋友总结的,来自于“弧带”、美国围剿恐怖势力、围剿“弧带”势力的反美行动其中带来的负效应可能是最多的一年,今年报道各种形形的问题是最多的一年。第一个重大的线索是不能忽略,虽然不是突发的,但我认为这是近几年国际上最值得关注、而且是持续的一个重大线索。

第二,今年一个突出的国际政治安全现象就是俄罗斯强势崛起,普京外交形成一种咄咄逼人的、非常强的态势。对西方,对美国这些盟友构成了强烈的冲击,也对现有的国际关系格局带来了深刻的挑战。我觉得这一年应当说俄罗斯外交、俄罗斯国际关系中非常引人瞩目的一年,虽然这几年俄罗斯随着油价的上升带来了收入的剧增,随着国内经济社会政治的相对稳定和复苏,一直在呈现升势,但今年俄罗斯的出击非常猛,大手笔非常多,强势复苏是非常明显的一年,这一年有很多的,比如大家报道过的比如俄罗斯在北极插旗的,比如跟美国、西欧一些大国围绕捷克、波兰岛,围绕格鲁吉亚靠拢西方的脚步,展开了一系列较量,以及宣称巡航等等,在大西洋太平洋最终重返,这一系列的举措,可以在所有大国中间,俄罗斯强势地位是最快的,他仍然是超级大国,绝对是霸主国家。俄罗斯是往上走是最快的,和美国作为超级大国仍然是绝对霸主的国家相对下降形成一个鲜明的反差,可以说美国这几年持续在走低,俄罗斯持续在往上走。虽然总体上上美国是俄罗斯等国无法抗衡的,但俄罗斯这种大国显示出了快速上升,给国际政治带来了很多有趣的、惊奇的、令西方大国猝不及防的变化,这是今年一个安全的现象,也会成为国际格局产生冲击的一大线索。

2007-12-27 09:53:57

王逸舟:

第三,今年很多国际方面有关新崛起国家的讨论在进一步深化,特别是以“金砖四国”,包括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和今年新出现的概念叫VISTA,也叫眺望或者展望五国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金砖四国这几年在崛起,新崛起的五国稍微小一点,但都是地区强国,都处在一个崛起状态,像越南、印尼、土耳其、南非、阿根廷等等,都是各个地区有一定影响的大国,而且自身的调整、变革都恢复了生机,在本地区扮演了四两拨千斤的角色,和金砖四国在一起,占了全球人口的一半,全球60亿人口,这四个国家合起来已经有三十二三亿。这是什么含义呢?大家可以想像,在经过了半个多世纪战后发展以后,来自非西方的这些大国、强国开始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我想这对未来世界的冲击,对国际外交政治含义是非常深刻的,有些今天我们还很难充分去估量,但无论如何这是值得我们,特别是值得中国人关注的,我们也是中间的一员。不能说因为有一个好的迹象,有一个快速的升势就头脑发热,这些国家之间有一些头脑发热,认为可以在世界上扛旗子了,为此出现了一些新的紧张摩擦和对抗。

实事求是讲,它和西方的大国和传统势力之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他所谓的强势是相对比较不发展、比较边缘化的点,现在他往中心地带走,但是仍然和西方大国、强国,尤其是美国为首,西方其他国家还有相当的距离,不管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包括话语权,全球的军控等等,主导力量而言有相当大的距离。媒体报道金砖四国、远眺五国崛起的时候不能说得太过,不能说大有取而代之这样的现象,相对而言是带来世界发展更大前景的一个良好迹象。

2007-12-27 10:02:48

王逸舟:

第四,我想强调2007年在国际关系史上可以说是一个特别值得记录一笔的事,可以作为全球政治气候的元年载入史册,历史上没有任何一年像今年这样突出环境、气候、温室效应、排放问题,而它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是科学家关注的,是生态学者或者狭义上的经济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政治的主题,成为大国关系的一个焦点,成为人类,包括联合国安理会、主要国家热烈讨论、激烈争论,成为议事日程排在很前面的大问题。所以有人讲,今年是全球气候政治元年,我觉得这个话有道理。30年、50年人们能够认识这一点,起码这一年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进入了历史范畴,成为大国关系的主题之一。包括中国在内,在各种场合、各种会议上、各种协议中间,包括双边的、多边的、全球性的气候问题,特别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这样一个遏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作出共同的但是有差别的承诺,这可能也是点击率最多的一个概念,可能就是气候,这有很多的故事,我们书中有专门的章节讨论今年气候政治的博弈、气候政治的多样性。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而且明年还会继续,今后几年会特别受到关注。

这个源起,也许是今年没有9·11,所以气候上到了这个高度。但从气候学者来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从今年初科学界有共识,我们遭遇了人类有气象积累以来130年最暖的一个冬天,06年初就是这样,到现在还是这样,而且越来越多的共识和感受是我们遇到了气候变化、温室效应排放带来的很多自然灾害,不仅是一个自然的周期,可能是跟人类活动、工业化、现代化、大规模建设发展有关系的,这也是为什么联合国也好、大国也好,乃至于很多海岛国家、中小国家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虽然承诺也有提案,但问题本身在2007年凸显出来,我觉得有它的必然性。而且我想说,在未来是肯定的,在座的各位媒体朋友你们在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篇幅去报道有关全球气候政治博弈。看看环境问题是如何影响政治关系和政治问题的。

2007-12-27 10:06:18

王逸舟:

最后一点,今年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我们所看到的热点、麻烦地带,今年非常复杂,可以说是此消彼涨。一方面我们看到朝核问题有所好转,朝美之间出现更多的对话。但另一方面朝美问题仍然是扑朔迷离,不排除下一阶段发生意外的可能。今年如果从统计数来说,恐怖的发生丝毫不减,没有比过去几年下降多少,而且像阿尔及利亚、土耳其,欧洲一些国家还在面临高危的局面。另外像一些地区热点,比如说又有新的迹象,传统的像尼泊尔、斯里兰卡有所缓和,但像巴基斯坦清真寺,印度虽然是成长中的大国但也出现了内部的恐怖袭击。欧洲、北美我觉得都有这种内部紧张的现象,都有一些新的麻烦。我想说的是,热点冲突某些方面缓解了,但我们不能排除再有意外出现的可能,不能排除未来一段时期出现大的爆发、大的冲突的可能。大家都说现在中欧地区开了好几次和会,中东地区巴以关系有所缓解,但不敢说明年不会出现大的冲撞或者小规模战争,很有可能在这个地方出现。

所以这是我们今年研究国际关系最头疼、最不确定的一方面,到底如何判断国际热点这些战事、这些麻烦,到底是减少了、趋缓了还是有可能继续增多,我只能说此消彼涨,而且不排除未来的时间出现新的战略意外和新的对抗的可能,谁也不可能说未来不会发生9·11,谁也不排除说伊朗核问题会引起战争性对抗。谁也不敢说在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上,尤其涉及到一些战略挤压地带,像波兰、捷克、格鲁吉亚不会有新的冲突和对质的出现,今年的国际形势虽然不确定,但是值得指出,值得媒体保持关注的一点。

2008年根据皮书作者的总体判断,明年大体上会连续今年的态势,但明年有一些特别值得注意看的,媒体要特别重视。首先说中国,中国明年有三件大事,首先是要守住三八线,所谓三就是三月份的台湾地方选举,现在是高危期,完全有可能对我们的外交、国际关系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形势产生严峻的冲击和考验,陈水扁就想唯恐天下不乱,哪怕洪水滔天,把事情做得越糟越好,其他国家越闹我越高兴,想把事情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美国也在乐观其成,但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对付这种挑衅?特别是他到了走边缘的时候,按照我们来看让我们无法容忍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恰当地应对,不至于危及我们国内的大局,从而影响整个亚太地区的稳定,这是全球都在关注的,也是目前我们需要特别重视的外交难题。虽然台湾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但同样涉及到国际关系问题。

2007-12-27 10:12:59

王逸舟:

“八”就是明年的奥运会,一个重大的体育盛会,中国史上第一次有这么多的运动员、外交家、国家元首来中国,包括美国的很多在位的高层领导,还有很多元首、首脑,光记者同行就会来几万人,这对中国来说是很大的考验,虽然是在北京,但对全国来说都是一个机遇,同时也是一个特别大的考验。我们能不能把奥运会平稳地、成功地办好,奥运外交涉及到中国的形象,涉及到各个方面,对我们来说明年会有特别多的事情,把这个办好,最好成为奥运史上一个非常成功的记录,我觉得是明年要做的一件大事,不光是体育。

2007-12-27 10:18:15

王逸舟:

第三件事是奥运会之后中国要承办亚欧首脑会议,从规模上讲不亚于去年召开的中非首脑峰会,那次来了48个国家的元首和首脑,这次也会非常多,而且涉及到两大州,亚洲地区和欧洲地区的一些国家元首和首脑。作为东道主,中国为此也将倾注我们的全力把它办好,使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进步,把更好的形象展示给世界,根据国际惯例把民生的、国际重大问题取得新的推进,这也是明年媒体需要关注的大事。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这三件事是中国08年要特别关注的。从全球范围来看有一件大事情:明年主要国家的大选,特别是美国和俄罗斯的最高层更迭,跟一般小的国家、小的地区***更迭不一样,这是非常大的事情,可能带来全球战略格局的重大变化。当然首先是美国,作为超级大国,谁都说不准,包括美国人都说不明白是谁可能入主白宫,是一个黑人领袖还是一个妇女,我们都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美国明年政治是一个特别热闹、特别喧嚣,不只在美国有影响力的大选,会带来很多关系的调试,带来很多很微妙的、激烈的争论。刚才向阳讲,美国经济一感冒,其他国家打喷嚏,其实美国大选也是这样,他们大选时总是对全球政治和关系产生很多故事,很多丑闻,很多政治问题都出现了。

另外是俄罗斯,普京任命了新的接班人,但是未来的新结构,如何运作,对俄罗斯现有的外交、国际关系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我觉得还是让人非常有兴趣来观察的。特别是普京今年强势的崛起,还有一系列没有处理完的事,比如与西方对抗,冲击,包括石油、美元等等,明年双巨头的结构,普京主导下的巨头结构明年怎么去运作,我想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注意的看点。

2007-12-27 10:19:19

邹东涛:

感谢王逸舟先生对全球政治以及安全报告的内容介绍。现在请到会记者提问。

2007-12-27 10:31:12

燕赵都市报记者:

请问李博士两个问题:刚刚有一个问题说美国的次贷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影响相当大,并没有具体说哪些方面来论证,请您说一下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哪些方面?中国普通的老百姓通过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或者尽可能规避这样一个风险?

第二个问题,现在CPI今年11月的时候已经创下了11年来的新高,老百姓已经感受到了通货膨胀,很明显,请您介绍一下,现在的通货膨胀是到了一般性严重、比较严重、还是很严重?08年的通货膨胀会不会持续下去,或者说更严重,请您分析一下。

2007-12-27 10:31:26

李向阳:

你第二个问题是给我出难题。我首先说第一个问题,美国经济放缓和次贷危机会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首先从贸易来说,可能媒体上已经报道过人民银行做过一个估算,美国经济如果降低1个百分点中国出口的增长里将会下降6个百分点,所以通过贸易这个渠道毫无疑问会产生重大影响,而进出口对中国GDP的贡献已经超过1/3,所以这个渠道很显然是非常大的。至于次贷危机,通过金融领域的影响,反而没那么明显,因为中国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体系,这几年开放的步伐走得比较慢,所以还没有分享到当初美国人搞房地产抵押发行的各种各样的有价债券,没有进入这个领域,只是很小范围地进入。但是可能间接会有一些影响,如果在今后一段时期,次贷危机使得全球金融市场上的融资成本提高,无疑就会影响到中国。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受次贷危机相对比较小,反而看到很多国际游资又从发达国家流向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体的倾向。这种倾向一方面对我们来说是好的一方面,但另一方面负面的是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实际更大了。如果大量游资寻求安全性,除去赌人民币升值之外,再赌中国市场的安全性,对于中国的人民币压力实际上是更进一步提高了。

至于第二个问题,在理论上实际是一个说不清的问题,因为从结构性通货膨胀到一般性的通货膨胀之间,它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很难给它扩展到多少产业的时候、多少种产品的时候才是一种从结构性转化为一般性。因为一般性通货膨胀的定义是由于货币投放量过多而引发的价格上涨,这是通货膨胀的精确定义。而它的起源的确是由于农产品、油价这些影响,可是我们看到,中国的流动性过剩,也就是货币投放量过多在后续的价格上涨,正在起助推器的作用。所以,我对它的发展前景应该是值得高度关注的,我只能这么说。除去CPI之外,PPI就是生产价格指数也已经上来了,生产价格指数到消费价格指数之间早晚会有一个传递过程,如果中间一旦传递过去了,毫无疑问就只能说是一个总体性的通货膨胀了。至于你说现在是不是,我无法给出一个答案,因为多少商品价格已经上涨,波及到多大范围,我现在拿不到这个数据,所以无法作出一个肯定性的答复。

2007-12-27 10:33:04

记者:

这次福田来中国访问了和上一次安倍来有什么不同?会谈什么样的议题?包括这次福田上台以后,会对安倍当时的施政做哪些修正?会有什么效果?

2007-12-27 10:36:29

王逸舟:

安倍去年的访华,我们叫破冰之旅,那次访华的最重大成果是打破了小泉执政六年中日关系的僵局,可以说开启了中日关系一个新的时期。温总理今年4月访日,叫融冰之旅,使得这样一个趋势得以发展。这次在此基础上,福田首相对中国一次重要访问,我们可能会看到2008年对日访问,构成这样一个连锁的中日关系朝好的方向演进的不同环节。如果从这次和安倍上次访华有什么不同,上次更多是意向性的,是打破坚冰,开始朝着一种好的方向推动,一次大的推手,而且那次提出了中日关系互惠关系的战略,尽管我们对安倍有各种各样的批评和说法,但从这点来说是可以肯定的。这次福田访华不一样,刚才说了安倍首相访华是一些具体的、持续性的大于实际性操作层面的,而这次福田访华我们希望能够取得新的突破,不只是象征性的、礼仪出访,能够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比如中方希望台湾问题能够得到日方更多的关注,在遏制方面日方有更明确的承诺,以往日方在我们看来是有一些问题的,希望在这点上能够有进步。

日方也有他们的期待,他特别希望在中日、东海划界谈判上取得实质进展,甚至包括在日方的重大需求,比如加入安理会,比如对朝鲜核问题上日方立场取得更大理解。这次在两国***议事日程上,我觉得会比上一次更细化的多,当然我没有把握的是,到底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我只能说,这次和上次相比,这次更进入实质问题,双方取得了更实质性的进展,如果成功的话,我觉得一个周期标志是对明年日本的访问成行,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标志。我相信福田首相来访和明年访日可能成行会开辟一个新的时期,把前一段时期比较冷的局面彻底走向一个新的正常关系,尤其是东亚关系。两大国之间有一个更好的、携手的关系,所以这次中日领导非常重视,可以说是今年的一个大头戏,也是中国今年对外交往的重要活动,这次接待规模非常高,安排非常细。日方也是一样,日方对这次活动做得准备非常细,媒体对此也提到了十几点建议,对此给予了很高的期待。

所以我希望,也衷心祝愿福田首相这次对华访问能够取得成功。

2007-12-27 10:37:46

成都商报记者:

刚才您提到美俄大选的问题,作为世界重要成员,我们知道中国从今年“十七大”到明年三月份的换届过程中,各种人事布局也在进行调整,随着一批新人进入中国的高层,对我们这样一个外交政策会不会带来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国际形势又会有怎样的影响?

2007-12-27 10:42:22

王逸舟:

“十七大”确实推出了一批“新人”,在外交、军方。从我自己的研究角度来看,我觉得明年两会以后会有一些新的面孔出现,专业化程度会更高,而且更加务实,因为总的趋向对中国外交的影响是会大大强化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方向,在保持礼仪外交、守法外交,大国外交同时,对中国公民的、社会的,百姓的关注,会持续增加。以我个人的观察和了解,这批处在外交的首长和将领非常熟悉国际情况,非常了解现在我们所关注的民生问题,特别是对中国海外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的关注,包括中国在未来可能会有什么样重大的影响,对这些非常敏感。

我期待明年两会以后中国会有一个新的、新的班底出现,他们更加专业化、更加熟悉国际事务,很多人,包括军方很多首长都有海外的经验,比如使馆、驻港部队、国际维和等很多方面的经验,他们对国际责任、国际形象、中国需求比我们敏感得多。我看好“十七大”以后,特别是两会换届以后中国外交继续保持这样一个底气十足、进取意识强烈,不断在国际舞台上承担一个更加负责任、更加有大国风范的角色,这个期待是可以有把握的,有这样一个判断。因为涉及方面太笼统,所以我只能这么说。明年是改革开放30年,据我所知,各个部门,包括学界、军方、外交部门,乃至中央,都在总结30年来我们在坚持路线、坚持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就、进步,因此这样一个总结不只是为了回顾,更着眼于未来,我期待“十七大”以后,新的***能够坚持路线,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和世界合作的温和、开放的态势。

2007-12-27 10:43:20

文献出版社编辑:

我想请问王博士,明年俄罗斯的新总统就要上任,他提出要任命普京为总理,在明年新总统上任之后,您认为是不是要继承普京总统目前的外交政策,请您对未来中俄关系做一个新的预测。

2007-12-27 10:46:32

王逸舟:

第一个问题很好回答,我相信新的总统会是普京政策的一个坚定执行者,这是没有问题的。基本是总理总统结构,也就是普京主导的外交。有趣的是,权力结构的变化可能会产生一些微妙的人事、布局上的变化,但不会有大政方针的改变,还是普京主导。第二是政治关系,我觉得目前还很难评估,基本不会有大的冲击,普京始终是重视欧洲或者西方和重视亚太地区,他自己强调是并重的方针。在亚太地区,尤其对中国,他们是非常重视的。我觉得中俄友好、中俄战略对话、协作态势还会继续,虽然有些具体问题,比如边贸、石油、军事合作方面会有一些小的问题,但是大局还能够期待明年之后中俄关系的发展。如果说有一些不确定的,下一步俄美关系,或者俄国和西方的关系要朝什么方向走还是要看一下的,也许有变数,也许有新的调整,但中俄关系我没有感受到会有大的变动迹象。

2007-12-27 10:47:09

邹东涛:

今天是2007年的岁尾时节,大家都在翘首即将来临2008年。最岁尾时节,筹备这两本黄皮书的发布会和研讨会,我有很多感想。昨天12月26号是诞辰114年,昨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播了《走进》,展示了中国100多年的发展历程,这和个人的奋斗历程是结合在一起的。这个月底,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9年纪念日,我回顾了十一届三中全会29年的历程,因为这29年来,我对中国改革发展研究思考一天也没停止,因此有一点思考。

29年以来,中国的GDP平均增长率高居世界第一,这点是世界上除了中国的所有国家都没有做到的,所以受到世界的高度关注。今年年初公布,06年的数字,GDP是9.8,GDP总值20万亿多,今年前三季度的增长率高于去年同比数据,而今年年底现在还没有公布,到年初公布,GDP平均增长率将会高于2006年,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蝴蝶煽动翅膀能够掀起纽约股市的风暴,近两年以来已经被世界股市证实了。中国经济风驰电掣的增长备受世界各地关注和世界各国中国FANS的热情欢迎。

在2007年即将过去,2008年即将到来,而且2008年是世界中国年,刚才王逸舟先生已经讲过了,在这个时候一定要研究国际上的情况,因为中国的高速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这29年来中国高速发展,不仅与中国国内的长期稳定有关,而且也与世界总体上对中国的安定环境有关。所以未来的持续发展必须研究世界政治环境,而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王逸舟、李向阳这两位高端专家做这项工作是对中国的贡献,也应该是对世界的贡献。这些年以来,这两位副所长一直在做这两本书,每年都有很好的反响。过去两周,都是着眼于地缘经济、地缘政治,现在世界的发展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已经一去不返了,叫世界经济、世界政治。这个世界已经叫地球村了,不管距离多远,也会影响到整个世界。

2007-12-27 10:48:24

邹东涛:

中国的高速增长对中国是好事,对世界也是好事,但世界的关系比较复杂,国与国的关系,它强调一种利益,而不是友谊之说。都是各国权衡利益的一个美好的语言,但是本质上还是各自发展自己,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对于中国的发展叫好,大国也赞赏,但大国的心理状态非常复杂,一方面要利用周围经济高速增长的市场给他的国家带来好处,另一方面又极不情愿中国高速增长,中国的地位上升。

利比亚战争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及对中国石油股价的影响?

新能源汽车

人类何时不用石油和煤了呢?那要看开成本以及综合成本上升的速度与替代能源成本下降的速度何时能达到接近的水平。什么时候继续使用这两种能源的成本高于替代能源的成本了,那这两种能源退出历史舞台的日子就不远了。

举个例子,人类最早是用木柴做能源的,但现在不用了,不是木柴用完了,而是煤和石油的综合成本大大低于木柴所致,人类不是造不出用木柴驱动的汽车而是那种汽车根本不会有人买,因为太不经济了。不知我说明白没有。

理论上讲,现在探明的可开储量和用量考虑,煤可以用80年左右,当然探明储量还会增加,使用量也不断变化。但是有很多替代能源问世,比如植物柴油和其他植物燃料,现在已经到了实用阶段。还有人造小太阳,基本技术问题已经解决,以后是完善的问题,我国的人造太阳持续时间可以达到3秒,以后技术突破只是时间问题,等这个解决了,能源问题就解决了,因为全世界海水中氕氘氚的含量可以供人类使用万亿年以上,因为每公斤海水中所含的氘,可以产生300公升汽油的能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拿什么来代替石油?

国际油价在今年年初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然而,随着油价的不断飙涨,甚至有专家预测原油价格将增至200美元一桶。这件听起来好像遥不可及的事情已经近在眼前。

石油这种不可再生的,开一点就少一点。当我们将石油都开尽了以后,我们还能烧什么?我曾经跟业内一位前辈聊起过替代能源问题,他郑重地告诉我:短期内,根本就没有新能源能够完全替代汽油。

丰田是混合动力的先行者,利用电动机来减少汽油机(或柴油机)消耗的技术固然是个好办法,但短期内依然无法完全脱离对石油的依赖,只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缓解石油消耗的速度。况且,混合动力车型的成本比普通车型高出很多,如果没有国家的有力支持,仅凭消费者自愿购买,数量十分有限。

燃料电池技术也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替代能源技术,燃料电池车在行驶过程中是零排放,但电池的回收政策如不完善,废电池污染将比目前的尾气排放污染严重得多。

再说生物能源汽车,这种技术基本上是利用生物能源提取乙醇作为燃料给汽车提供动力,但提取乙醇需要大量粮食作物,在提取过程中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技术若不跟进的话,生物能源就显得有些得不偿失,到头来还要与人类争粮食。

至于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技术还属于摸索时期,且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在能量生成过程中会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还不好说。

或许,当人类发明出不吃饭也能长大个的方法时,也就离无需耗能的永动机时代不远了。不过现在,我们还需要吃饭,也还需要烧石油。石油价格飙涨只是给我们敲响了一声警钟,让我们麻木的环保神经稍微受了点刺激,完全凭涨价来控制石油的消耗量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当然,仅凭我们个人的力量并不能改变什么,但如果每个人都能形成一种环保意识,我想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追求大排量,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追求大空间。试想,当有一天有钱都没法加到油的时候,一辆排量再大、再有面子的车,也会显得格外可笑。

乐观的理由

当油价涨到每桶200美金,我们怎么办?这实在是一个有趣的话题。3年前,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Goldman Sachs的一支股市分析师团队曾大胆预估,油价将上升至每桶 105美元,当时引起市场一阵哗然和不以为然。随后,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飙升,今年终于突破120美元大关。本月,这个团队再次语出惊人,暗示未来全球原油供给出现紧缩时,每桶油价将极有可能飞升至200美元的天价。

当我把这一个问题同时提问给几个朋友和业内人士之后,发现面对这样一个具有恐慌性质的未来设,大家都不约而同显得乐观。尽管各自乐观的理由不同,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油价再高,依旧有很多人会买车开车。

今年“两会”,节能减排成为中国汽车业界的第一号议案。的确,石油并非取之不竭,油价不断走高给世界敲了警钟。我们凭什么乐观?也许是对人类智慧的自信。一位经销商对我说道:大家都关注油价,甚至产生担忧,是因为现阶段人类过于依赖石油。他乐观地认为,“只要找到可以替代的,不钻死胡同就行了。”的确,很多工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石油,尤其是汽车产业。油价的上涨,加大了消费者的用车成本,自然抑制消费者的购买欲。汽车产业有理由恐慌,但是束手待毙显然不是人类的作风。最近几年,但凡汽车行业的各类发布会和会议,会发现“可替代能源”已成为这些活动的共同议题,通用、大众、丰田等汽车厂家未雨绸缪早于多年前着手研发非燃油汽车。油价上涨,刺激了更多可替代能源和技术的衍生,也许这就是我们乐观的理由。

“当油价涨到每桶200美元。”这不只是未来的一个设,也是现阶段人类应对稀缺减少的重要命题。我们看到,目前可替代石油的能源和技术有很多种,包括生物能源、氢能源,还有电池(电动)车,可以更省油的混合动力等等。虽然这些技术现阶段并未成熟,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实现替代石油的重要地位。但是,无疑在不久的未来,走进千家万户的车子,将不再是燃油汽车,而是各种形形的环保车型。 

马电混合动力车 

有“危”才有“机” 

国际原油市场的“诡异”程度一点也不亚于风云突变的股市,而产油国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就是个坚定的唱多者,他在去年11月的第三届欧佩克(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峰会开幕式上警告:“如果伊朗受到攻击,油价将升至200美元/桶”,当时,人们对此危言耸听的论调还嗤之以鼻,没想到四个月过去了,国际油价已经轻松突破110美元大关。尽管国际油价的飙升有国际炒家在背后兴风作浪,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百美元油价的时代,因为国际原油就只有那么一点,供不应求自然价格上涨,要是进行价格管制,人为压低价格,那么全世界都会出现“油荒”。

 油价每桶200美元也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德国外汇管理公司分析师Thomas Bachheimer早在2006就预言,鉴于需求增长和有限的这样的形势,在石油需求高峰的2010年,原油价格甚至会上涨到每桶200美元。

汽车行业所耗费的石油几乎占到了所有石油销量的一半,油价的上涨对汽车行业是个重大“利空”,就拿国内来说,在家用轿车的使用成本中,油费超过了一半的份额,自然会影响人们的购车欲望,从而对汽车产销产生负面影响。在油价持续破百的这一段时间,国内汽车股的跌幅远远大于大盘也说明了这一点。而在本报所做的调查中,大多数读者认为,油价上涨会推迟自己的购车。  

马电混合动力车 

俗话说,凡事皆有两面,油价的持续上涨对汽车行业也不全是坏事,将反而推动汽油、柴油车的替代如氢动车、电动车等加速商业化。目前,氢动车和电动车的技术正不断成熟,制约其发展的最大因素就是和汽油车相比的成本过高,但油价上涨到一定程度,具有节能环保效益的氢动车、电动车也就显得不再昂贵,反而可能会促进上述车型的普及,最终使汽油车永无翻身之地,从而将高昂的油价打回原形,也许在那时,汽车行业将迎来一轮新的发展。 

“高昂的油价对中国汽车行业而言也可能是个机会,在汽油车的时代,中国汽车失去后来居上的机会,中国应该抓住电动车的机会”比亚迪总裁王传福称,“比亚迪2025年拿全球汽车第一。”他的是依据高昂的油价将促进电动车的普及,这就是商机。 

fcx混合动力车 

本土车企机不可失 

通常来说,“凡夫俗子”们最大的特征是事情不到逼急了不会去做,像我,很多时候文章不到临近截稿期是不会有写作灵感的。当然,这样的处事态度恰恰是那些所谓的“成功学”大师最为不爽的。但是,我一直认为现代社会已经够紧张,够忙碌的,只要不妨碍工作、生活,为何不让自己悠着点? 

fcx混合动力车 

然而,作为个人可以让自己悠着点,但“肩负重大责任”的大企业就不同了,他们不但不能过得悠着点,反而要不断给自己增加压力,因为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如果没有强烈的危机感,被淘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现在的本土汽车企业也仅仅停留在“吃饱”的阶段上,虽然他们一直很努力,不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甚至可以用“拼命”来形容,但很可惜,他们“付出的”远比“该得到的”要多得多,问题到底出在哪了? 

卡宴混合动力车 

问题出在前瞻性上,本土汽车企业没有想太多“如”的事情。其实,“未雨绸缪”才是企业提升自身实力重要手段。举个例子,去年以来,国际油价不断飙升,加上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的接轨,国内用车成本全面攀升,环保意识空前高涨,这原本应该是本土汽车一个绝佳的机会,他们的“根”本就在小排量车型,不过,他们一开始并没有想到“如油价升到每桶100美元”时市场会变成怎样,结果导致当百姓们需要好的小排量车型时,本土汽车企业却一窝蜂地往高端发展,造更大、更贵的车型。 

或许,中国的产业结构太过“宠溺”本土的汽车企业了,好多次的“油价上涨”、“钢材上涨”都替他们承担了、消化了,让他们可以不用想太多“如”的因素,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恐怕,本土汽车企业从没想过“如油价200美元”,该怎么去应对。 

石油越用越少,油价突破“110”还远不是终点,不出意外,接下去会继续突破120、130……乃至200,这不是危言耸听,只是早晚问题。中国并非产油大国,能源利用率也远低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要抵消油价上涨带来的压力,只能用“人力成本”去弥补,而人力成本恰恰是本土汽车企业最大的竞争优势,如果这一优势不复存在,本土汽车企业又该如何发展

2019年河南车改方案实施细则及补贴标准

最近一个月以来,随着中东、北非动荡局势持续升级,国际油价再次在三年后突破100美元。对于对外石油依存度已高达56%的中国来说,能否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成为关注的焦点。

我国的石油储备进展如何?国际油价走向如何?国际油价上涨对中国的影响如何?“两会”期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国家能源局的第一任“主帅”张国宝和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物资储备局局长王庆云。两位权威人士均表示,目前中东、北非的局势对中国石油[11.84-0.67%]进口影响不大。王庆云则透露,目前我国石油储备量大体可用1个月,将来会扩建到国际准则的90天要求。

国家物资储备局局长王庆云:我国原油与成品油储备比为3:1

每经记者宛霞发自北京

3月7日下午,在政协分组讨论会召开之前,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物资储备局局长王庆云抽空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的专访。

NBD:作为物资储备局局长,能简单为我们介绍下国家物资储备的功能吗?

王庆云:国家储备分十三类,国家物资储备是战略储备,服务于国防需求,主要包括石油、稀贵金属等产品的储备,是间接地服务于生产的。

NBD:我国石油储备进展如何?

王庆云:按照国际能源署的标准,石油储备应达到90天的标准。我国目前的石油储备(量)大体是一个月,也就是说一期已经基本储备完毕。这里面的储备主要包括两块,一块是原油储备,另一块是成品油储备,基本上原油和成品油储备的比例是三比一。

NBD:石油储备二期进展情况如何?

王庆云:二期储备目前只是提出来了,还在选址并没有开建,这主要是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在做的工作,但将来要建二期、三期,以便我国能够达到90天的要求。

NBD:据说我国进行一期储备的时候,国际油价还比较低,您怎么看待储备和价格的关系?

王庆云:储备和价格没有太大关系。只要国家需要就要储备。

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60美元/桶的时候,我说要赶紧进”

每经记者宛霞发自北京

最近十年,中国先后从石油、煤炭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能源安全已成为日益紧迫的问题。

昨日(3月8日)中午,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的专访。张国宝分管能源工作11年,对于中国能源问题如数家珍。

从利比亚进口原油仅占我国进口量的3%

NBD:利比亚内部军事冲突又加剧了。石油蕴藏丰富的利比亚一旦中断石油供应,对中国有何影响?

张国宝:我认为,即使没有这次利比亚或者中东的乱局出现,石油价格的趋势实际上也是会往上涨的。

但中东、北非目前的局势对于我们中国实际进口原油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因为中国从利比亚进口的油很少,只占我们进口量的3%。即使没有这3%,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解决。进一步说,即使苏伊士运河不能通航了,对我们的影响也不大,因为中国的油通过苏伊士进来的很少。

但是,我国一半以上的原油是从国际市场上进口的,所以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会比较大,主要问题在这个地方。

建议“十二五”增加石油代替品研究

NBD: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近年来逐渐加大,甚至已经超过一半,对于居高不下的油价,我国有何应对措施?

张国宝:去年年中,(国际油价)每桶大约在60美元的时候,我就把三大石油公司找到我的办公室,我讲60美元,你们赶紧进。(这是因为)我预计将来肯定比60美元要高,突破100美元完全是有可能的,即使没有利比亚这个事情出现。

我国能源安全最大的问题是石油安全。因此我建议“十二五”规划中应增加石油代替品的研究。

应该说,我国的能源需求在“十一五”期间增长很快,但总体我国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只有10%,90%还是国内的能源,这看起来跟媒体讲的好像有点不一样,我给你解释一下。

实际上我们对外依存度高的只有石油,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56%,而且这个趋势还在增长。

我国(每年)自己产(石油)两亿吨,(石油)进口已经到了两亿四千万吨,从国内目前掌握的石油储备来看,(年产)超过两亿吨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去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1800多万辆,这个刚性增长很厉害,以后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还会增加。

油价波动中上涨这是一个趋势

NBD:国际油价走势现在各方争论不休,石油似乎最受国际炒家青睐?

张国宝:国际油价到底会涨多少?任何人任何时候也不能预测准确,因为这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但存在几个涨的因素。

最主要的是,利比亚局势会不会蔓延到其他国家,例如沙特。如果不影响,沙特的(石油出口)增长潜力还是有的,但如果影响了,那这个影响就大了。中东局势进一步加剧,那肯定会推高油价。

但总的来讲,石油价格尽管有波动,但在波动中是一个上涨的趋势。

两会期间股市的走向如何?帮忙给分析下!!

全国性的公车改革方案出台后,河南省机关事务局工作人员称,河南“地方版”车改将按照“国家版”进行调整。如何调整,关系到车改方案能否落实到位。

 长期关注公车改革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在接受河南商报记者访时称,车改方案出台后,有人觉得补贴少,不够用。

 车改展望之观点

 省政协委员

 车改方案很具体,地方上容易操作

 在2010年河南“两会”上,省政协委员张景林就提交了《高度重视并尽快解决公务车的浪费问题》提案。

 当年,他提了一个“取消公车,有事儿打‘的’”的建议,希望遏制公车浪费问题。

 根据张景林搜集的资料显示: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1500亿~2000亿元(不包括医院、学校、国企、军队等超编配车),每辆公车年消耗为8万~10万元,有的公车一年就更换40多个轮胎。

 此次中办、国办出台的车改政策中,对取消公车后的公务人员有具体的补贴标准。

 张景林认为,“国家的举措很具体,地方落实起来容易操作。”

 他还建议,部门使用车辆,应该遵循市场规律,像现在的出租车,或者专业的汽车租赁公司的车辆,效率都比公车高得多。

 车改方案在地方落地,越详细越好

 张景林对此次车改方案寄予厚望,但他同时呼吁,“国家版”车改政策要想在河南落地生根,“落地方案一定要制订得越详细越好”。

 比如,除了按照国家政策制定补贴标准外,还要考虑到公务人员因公出行的各种情况。“像公务人员出差,该怎么报销,乘坐什么样的公共交通工具,都应该有详细规定。”张景林说。

 在他看来,只有地方出台更详细的实施细则,政策在执行时才不会走样。

 另外,张景林还提到,对于此次车改中保留的一些特殊公务车辆,纪委、审计部门需要担起责任,做好监督,防止有人“领了补贴,公车照用”。

 车改展望之对话

 关于此次公车改革如何在地方落实,长期关注公车问题、曾连续8年给全国“两会”上书要求进行“公车改革”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向河南商报记者说出了他对于车改在地方落实中的一些建议和观点,希望对河南等地方车改有所帮助。

 另外,叶青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近日,他通过对国家性车改“全版原著”的研读,发现一些重要内容没有被媒体所重视,希望在媒体上予以补充,以便于大家全面了解车改内容。

 试点地区的高车补要砍下来

 河南商报:“国家版”车改方案出台后,一些地方官员对比之前试点时制定的补贴标准,觉得新的补贴标准少了,不够用。比如,郑州经开区试点时定的科级补贴标准为每月1500元,按照新标准,每月只有500元。

 叶青:新的补贴标准出台后,地方制定的标准都要跟着改,高于国家标准的车补要砍下来。他们肯定会心痛,但是社会需要公平,官员要带头。

 另外,国家规定的补贴只是适度补贴公务出行,不能把私用的算进去。如果你把上下班也算进去,那可能真的不够用,所以一定要去掉私用部分。

 公务出行时尽可能地选择其他交通工具或者步行。我的补贴标准是1200元,我出来开会,半小时之内都骑车,1200元基本够了。

 车补不等同于出差报销

 河南商报:一些郊县城市的公务人员认为,经常到城市或省会开会、办事、出差,现在公车没了,补贴也降低了,会打消办事积极性。

 叶青:不要把车补等同于出差报销。公务交通补贴保障范围要与差旅费保障范围搞好衔接,对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要做好远距离公务出行的差旅费保障。

 我觉得,一个月出差一次也好,出差10次也好,实报实销,这样看似麻烦,却堵住了公车私用的漏洞。只要改革,在我的有生之年,我相信官员出差会越来越少。

 车补可根据油价进行调整

 河南商报:有公务人员提出了油价涨跌问题,交通补助主要是油补,新的公车使用方案会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吗?

 叶青:车补是可变的。根据交通成本等相关因素变化情况,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可适时适度进行调整。

 比如现在规定1300元,如果油价上涨或者下跌了,1300元要调整,一到两年根据油价调整一次。10年前,93号汽油每升1.95元,当时我一个月补助500元,现在补贴1200元。

 取消公车后,县委书记可以掏钱租车

 河南商报:根据“国家版”车改政策,所有司局级及以下公职人员(即副部级以下)的原一般公务用车要取消。对于经常需要下基层的郊县领导,没了公车,是不是会造成工作不便?

 叶青:这里就要提到过渡性车辆服务中心了。探索发展适合公务出行的市场化交通定制服务,增加社会化交通供给,这意味着价廉物美的市场化提供的班车将会存在,不过,乘坐者要出钱。

 比如,县委书记完全可以没有车,但是租车公司可以全天候地满足他的公务出行需求,需要用车时,打电话叫车,跟租车公司每个月清算一次。当然,纪委和审计部门要介入,监督用车情况,不得变相为租车公司提供财政性补贴。

 各地车补数额不宜差别太大

 河南商报:您怎么看一些城市的不同县、区之间高低不同的交通补助?

 叶青:根据国家出台的车改政策,同一省(区、市)内不同地区补贴标准差距不得超过20%,同一市(地、州、盟)实行统一的补贴标准。这是地方制订方案的原则。

 另外,方案还指出,地方补贴标准层级划分可不与中央和国家机关层级完全对应;驻地方的中央垂直管理单位补贴标准按属地化原则参照所在地区标准执行,经费由中央财政负担。这些规定都很务实,是地方按照“国家版”政策调整的参照。

 公车没了,司机可以转后勤

 河南商报:取消一般公车后,不少司机面临去留问题,您怎么看?

 叶青:司机安置有三大块。

 一是行政单位有编制的老司机,基本上都在50岁以上,这些人到了快退休的年纪,如果不愿意买断工龄,很多单位让他们转后勤,他们还可以继续在单位里面干。

 二是对于在单位工作了一二十年,没有编制,但全家老小都靠着工资生活的司机,我建议可以留下一些表现比较好、技术比较好的可以继续开。剩下的大部分还是要去外面的租车公司工作。

燃油附加税征收的原因及影响

百点长阳之后将何去何从

戏剧性的一幕在周三上演:先有地产领涨在先,午后大象们一骑绝尘,股指奇迹般的奔向了2200点。此番股指大涨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2月新增信贷出乎意料,传闻达到1.1万亿;二是传闻近日会出新的利好刺激方案。比较而言,由于股指在午后拉起,后者对市场的利好刺激更胜一筹。去年8月,类似的投资刺激预期落空后,导致股指单日震荡幅度超过7%。此番上涨后又会如何演绎?

实体经济的需求仍然疲惫

无论是什么样的经济刺激方案,必须有经济回暖的微观信号产生才能让投资人相信方案的有效性。无可厚非的是,去年底以来的一系列刺激方案确实产生了成效。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商品的价格仍然萎靡:宝钢最新下调了钢价;煤炭方面,国际煤炭价格指数近期大幅下跌,国内煤炭价格虽然波动不大,但是库存仍在增多。钢材和煤炭价格在反映市场需求的同时也是体现投资拉动效果的最直接的观察点。去年11月是经济低点,但是这一信息的确认是在1月后才得到的;而去年11月起钢价已经见底反弹,后来被证实为钢厂库存的减少。现阶段商品价格尚未走出低谷,某种程度上显示出实体经济的需求仍然疲惫。

蓝筹的空间有多大

市场在上周出现了银行股的异动,在中小市值板块狂泄的同时,蓝筹板块却一度成了股市的“稳压器”。而本周蓝筹的再次集体拉升也使得市场将目光重新转向到这一群体上。由于权重的原因对指数影响大以及对资金的分流作用,蓝筹板块的走势不仅决定指数后期走势,也决定后市会否出现“”现象。

从估值角度看,整个银行板块大涨之前平均2倍的市净率并未见低估,而市场寄予厚望的招商银行2.5倍的市净率亦高于平均水平。从市场行为分析,银行股近期资金净流入显著,尤以浦发、招商为多。但银行股受海外股市走势牵制较大,A股银行股更大的可能是在一个箱体内上下波动。

另两只权重股中石化和中石油:投行对于中石油的评级并不高,中石化则稍好,在今年能够保持盈利增长实属难得。预计油价如果回升对其股价会有所刺激,而油价从去年底以来一直在30到50美元的区间波动。尽管美元在近期再创新高,但油价并没有回到年初的低点,未来油价在40美元上方的可能较大。不过无论是中石油还是中石化,其H股都较A股负溢价太多,H股无疑对A股的走势形成牵制。

再看地产:分歧较大,近期支撑其股价回稳的重要原因是部分城市成交量的回升以及对于地产单独出发展规划的期待。尽管地产板块中不乏一些值得长期投资的品种,但短期资金仍然会秉承“高抛低吸”的态度对待,毕竟2009年是个震荡市是市场的共识。

蓝筹板块如果说集体走强并非没有可能,但从近期市场的上涨来看,如果以蓝筹云集的沪深300指数涨幅衡量,周三蓝筹的上涨仅次于去年4万亿公布之后的表现,蓝筹板块经过急拉之后,必要的休整也是技术上所需要的。

周边市场能否止跌企稳

如果说A股市场能够重回年初的对于经济好转的预期,那么继续独立于全球之外仍然可期。但是在前期这种平衡被暂时打破之后,市场的风吹草动在国内消息面平静的情况下仍将产生影响。目前,东欧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外债风险。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截至2008年底,东欧国家的外债总额已超过1.54万亿美元。其中波兰和捷克的外债占本国GDP的100%,匈牙利外债更是其GDP两倍多,俄罗斯也面临着资金撤离、货币贬值的压力。在东欧国家面临第二波金融海啸的袭击之下,各国股市的动荡了然在目。避险资金再次涌入美元,美元指数连创新高,连黄金作为避险品种亦出现了下跌。尽管总统认为现在是买股票的时机,以及美国个人消费支出方面出现了一些向好的变化,但是即便是筑底的过程也将有反复,这难免不会对A股的走势带来波动。

A股市场已不能等同于过去,经济预期将越来越影响投资人的行为。短期大涨之后,如果利好兑现,我们需要关注的是经济刺激的方案是否转向引导消费这一块,而不是投资拉动;如果利好不能兑现,那么市场将再一次经历震荡。短期的大涨或许可以受朦胧利好刺激,但是中期的走好不可以不考虑经济的预期。3月份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将揭开谜底,届时市场将会做出方向性选择。

2015两会燃油补贴政策

“费改税”后,部分高速路可能还要收费。国家税务总局相关人士昨天表示,按照方案,对汽油、柴油开征燃油税后,养路费、客运附加费等多项行政收费同时停止,但修建的高速公路收费不一定取消。“2007年的养路费已经征收,今年无望再实施燃油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市场贸易委员会秘书长张伯顺接受访时表示,“至少要到明年才能开征燃油税。”虽然具体时间没有确定,但据透露,相关准备工作已经积极开展,不少加油站设备已经更新。

最新进展

税控机已经装到加油站

财政部在年度预算报告草案中称,今年我国将抓紧完善燃油税改革方案并择机实施。有媒体称“燃油税今年择机开征”,顿时将搁置了数年之久的“费改税”问题推到人们眼前。对于“费改税”的时间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改委以及财政部均表示,今年是否开征并不确定,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但参加全国两会的能源界政协委员以及业内专家都推断今年实施的可能性不大,一个客观的事实就是今年的养路费已经交完了。

据悉,财政部内部讨论时认为征收燃油税的时机基本成熟,但具体时间尚未敲定。记者了解到,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油价,相关部门负责人明确表示,费改税方案要综合交通税费改革,特别是成品油价格改革。此前,推迟燃油税的原因,主要是国际油价近年来一直在60美元/桶以上的高位振荡,油价高导致担忧推出燃油税后消费者难以承受,而等待油价下调后推出可以缓解费改税的涨价压力。据媒体报道,目前初步的估算是,在国际油价下降到50美元至55美元/桶的价位时,是推出燃油税较好的时机。

权威表态

政策出台将考虑油价因素

“费改税后开车少的人会觉得负担减轻,但开车多的人可能就会觉得负担加重。”国税总局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费改税”实际上取消养路费和多种其他费用,将其摊入油价之中,成品油价上涨是必然的结果,关于具体税率各界一直纷纷猜测,但较为一致的观点是我国走“温和”路线,油价上涨幅度会控制在几毛钱。而财政部门明确表示,将充分考虑现有油价水平。

有消息称,我国如果开征燃油税,其初始税率将在30%至50%间。中国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清泰表示:“德国燃油税的税率高达200%多。我国不可能像国外那样一开始就征收很高的燃油税,燃油税率应该逐步提高。”昨天,一位能源界的政协委员透露,5年前就制定过一份燃油税方案,可以肯定的是,开征燃油税后油价不会大涨,按原来的方案每升只涨0.1元至0.2元。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研所副所长靳东接受记者访时透露,费改税之后,开车多的人负担重,少则负担轻,居民的整体负担将基本持平。

政策展望

车行高速路仍需要交费

“费改税”后油价涨了,公众特别关心哪些费用就此省掉。国家税务总局相关人士透露,实行费改税后,养路费、客运附加费等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时停止,但部分修建的高速公路收费不一定会取消,这就意味着走高速还得交费。

另外,国家税务总局相关人士此前接受媒体访时透露,不排除在生产环节直接征税的可能性,在炼油厂征收,把柴油、汽油和煤油都包含在内。柴油不仅用于汽车,还用于农用机械,轮船,这就影响了公路以外其他行业的收入,目前国家也在考虑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减轻渔业、农业负担。

近期内柴油有涨价的趋势吗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列市财政厅(局)、科技厅(局、科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发展改革委:

为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大气污染治理,报经院批准同意,2013年至2015年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现将有关补贴政策通知如下:

依托城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

(一)继续依托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重点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细颗粒物治理任务较重的区域,选择积极性较高的特大城市或城市群实施。

(二)示范城市或区域须满足以下条件:

1.2013-2015年,特大型城市或重点区域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不低于10000辆,其他城市或区域累计推广量不低于5000辆。

2.推广应用的车辆中外地品牌数量不得低于30%。不得设置或变相设置障碍限制购外地品牌车辆。

3.机关、公共机构等领域车辆购要向新能源汽车倾斜,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公务、物流、环卫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0%。

4.地方对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公交车运营、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已出台具体明确的政策措施。

5.相关城市须接受年度考核评估,未能完成年度推广目标的将予以淘汰。

(三)能够满足上述条件的城市,可编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于10月15日前逐级上报至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四部委)。四部委将对上报方案进行审核评估,择优确定示范城市名单。

两会讲的是什么?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称,SUV车型自去年以来出现“井喷”行情,销量增幅达50%左右。而柴油SUV作为燃油经济性、高效能和环保的车型,经过我国多年技术研发和改进后,其相关技术已经处于很高的水平。

但是,由华南市场始发的“柴油荒”波及上海,上海部分加油站出现柴油供应紧张、排队限供现象后,沪上一批柴油SUV的潜在购买者开始却步。沪上多家柴油SUV的销售商均表示,近日的柴油供应紧张风波对他们的销售影响很大,“销量至少下降了2/3。”某品牌SUV的4S店市场部负责人这样表示。

公认趋势

3月24日,中石油和中石化同时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在国家发改委网站上声明:“当前国内成品油充裕,可以保障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稳定供应”,并表示他们将“保持国内成品油市场价格稳定”。

而据东方油气网在华东、华南、华北、西南市场的调查显示,3月中旬以来,汽柴油价格急剧上涨,汽油价格每吨涨幅在150元至250元,柴油价格在汽油价格的带动下也出现了每吨500元至1000元的上涨。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轮汽柴油价格上涨的原因是由多种因素拉动的。

当前国际油价连创新高则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国际油价一度突破110美元/桶大关,而国内规定的零售价格仅相当于65美元/桶的水平。因此,生产企业加工亏本,地方炼厂和小炼厂基本停产,供应大幅减少。涨价已是必然。

那么,石油价格是否会对汽车用户带来直接影响呢?孙健认为,关键看两个因素,一是出行习惯 (是否每天开车几十公里),二是看收入水平(车的开销占总收入的比例大小)。只有这两个因素都有很大的改变,才会对用车消费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京城,排量在1.3L以上的车型仍然为消费者偏爱。中国人不喜欢买小车,即使未来的石油价格还会继续涨。”北京最大的汽车交易中心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中心总经理苏晖这样告诉笔者。很显然,中国的汽车使用者对石油危机的意识还未如美国消费者那般深刻。

据权威能源机构预测,已成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的中国在能源供需方面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据估算,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5亿吨,进口需求将高达3亿吨。据相关研究人员分析,若要弥合国内外油价的差距,国内成品油价格仍有每吨1500至2000元的涨价空间。这只是去年11月初的预测,现在的国际油价已经较当时的90美元又上升了十几个百分点。无论愿意与否,国内油价上涨已成了社会各界公认的趋势。

解决之道

国泰君安汽车分析师张欣认为,石油价格提高,会对汽车产业带来两大变化。首先,造车成本会提高,很多材料涉及石油化工,如轮胎用的橡胶、装饰用的化纤,再引申会涉及加工用装备的润滑油、能源等等;其次,使用成本也会提高。

要解决这个问题,专家认为可以用价格杠杆,利用税收手段进行调节。美、日等国的经验表明,燃油税对节油有明显作用。“两会”期间,企业届代表、专家人士一致呼吁,燃油税宜尽快推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南方工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家绪在今年“两会”上提议,国家应尽快出台燃油税,同时给予小型车生产和消费在税收和征费方面更多的优惠,从而实现节能减排、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目标。

中国汽车资深分析师贾新光认为,开征燃油税后,用油越多,交税越多,既体现多跑路多交钱的合理负担原则,又在制度上起到鼓励纳税人购买排量小、耗油量少的汽车,促使纳税人节约用油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对燃油的过度消费。

除了在税收方面适时推出燃油税,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起到节约的作用外,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官方说法,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当然,这些新能源汽车目前大多还处于研究或者实验阶段,只有混合动力汽车在丰田、本田等企业的推动下率先实现了商业化。而且,到底哪种新能源汽车才是未来人类移动性的最终解决方案,至今未有定论,所以,在国内有人说,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行业能与国外巨头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唯一机会。

很显然,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尚属起步期,一汽、上汽、东风、吉利、比亚迪、长安、奇瑞等企业都在加紧研发,有的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和国外汽车巨头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我国国情出发,国家应成为承担新能源汽车研发重任的主体。(宦璐)

就业、医疗、交通、社区建设……每年“两会”,这些涉及民生与城市发展的话题,总是会场内外民众关注的焦点。然而,当金融危机对克拉玛依的影响已日趋加重之时,今年“两会”,在依然关注上述热点的同时,人们也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油田今后的发展上。 抓牢城市发展的根 “克拉玛依是一座典型的型城市,这个就是油气,因此,对克拉玛依而言,城市要发展,首先就需要加快油田发展,如果脱离这个基础谈城市发展,一切都是空话。”当被问及油田发展的问题时,测井公司员工肖仕军首先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因为无论从改善民生所需要的投入,还是从城市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来看,克拉玛依都无法离开油田的支持。”他说,“必须把促进克拉玛依油田的发展当作推进克拉玛依城市发展的根本任务来对待。” 润福社区居民李伟强说,先不说每年油田对于城市财政的贡献,单看克拉玛依有多少依靠油田就业的人数,就知道油田发展好坏对这座城市的重要性,它是我们能否过上好日子的基础。 但显然,这个基础从去年开始已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在上月召开的油田公司2009年工作会议上,陈新发总经理指出,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深,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而受经济预期恶化和需求下降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也严重影响了集团公司的发展,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当然,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克拉玛依油田也无法幸免。”油二厂员工邓涛说,“我从相关媒体的报道上了解到,今年集团公司给克拉玛依油田下达的产能建设任务已从去年的170多万吨调整为130多万吨。这种影响不可谓不大!” 访中,和邓涛一样,对油田当前形势表示担忧的市民不在少数。 困难只是暂时的 尽管担忧,但更多的市民也表达了对油田发展一定能克服眼下困难的信心。 “虽然金融危机来势汹汹,让油价从140多美元降到了目前的30多美元,但我认为,这只会是一个阶段现象。因为作为一种战略物资,石油的价格不会一直这么跌下去。”油一厂员工万丽说,“而且我注意到,国家最近出台了一系列行业振兴规划,其中就包括能源产业。所以,只要我们自己坚定发展信心,眼前的困难就一定会被克服。” 那么,该如何克服目前形势下的困难? 气一厂工会副王志杰表示:“在当前这种形势下,每一个油田员工必须首先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多在节约、挖潜增效、降低成本上做文章。作为工会组织,我们也会多出台具体措施来引导员工,比如号召大家从‘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方水’这样的小事做起,共同应对当前的困难。” 万丽建议,对一些老油区而言,必须要从挖潜增效入手,多开展班组与班组之间、片区与片区之间的劳动竞赛活动,尤其是经常性地组织各类挖潜活动。 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所老区项目组组长覃建华表示,与具体的生产单位不同,作为科研人员,我们应对这场危机的最好方式就是把手中的方案做到最优化,因为这本身就是对油田最大的成本节约。 勘研院油藏评价所副所长彭永灿则表示:“尽管现在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但我们已经在针对更多的区块做工作,目的就是能随时保证危机之后油田加快发展的需要。” 培训要更多元化 在坚定油田未来发展信心的同时,围绕油田和相关企业的生产环节,不少市民和油田员工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市民买买提江表示,员工是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提升他们的技能素质十分重要。“在当前面对工作量减少的情况下,我认为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时机,通过不断加大培训工作来实现这一目标。”他说。 对于培训工作,买买提江的建议是,企业应把基层技能精湛的技术能手安放在教练的重要位置,让岗位中成长起来的技术能手去培训技术底子薄弱的员工,帮助他们提升技能。 同时,对于一些少数民族员工看不懂汉语教材,造成了技能水平进步较慢的问题,买买提江建议,油田公司应多出版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的培训教材,满足他们的需要。 重油公司员工王伟建议,企业应在实际的岗位中以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和青工技术比武的形式,多方位、多内容地向员工传授技术,激发岗位员工“学技术、比业务、争第一”的热情;同时,多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的活动,积极为员工营造读书自学,岗位成才的氛围。 关爱员工从细节入手 除了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之外,如何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也成了市民关注的话题。 退休工人张双全说:“现在企业对员工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关注,很多单位都会定期安排体检。但这只是关爱员工的其中一个方面,与其等到检查出问题,不如提前介入。” “比如企业应该多为员工提供一些文体中心和活动场馆,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让他们在工作之余,有时间去锻炼身体、放松心情。员工身体健康了,心情愉悦了,才能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张双全表示。 对于体检工作,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所党支部书记孟宪政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企业不仅要重视员工的体检工作,还应把体检的后期情况纳入到日常工作中,通过监测、评价等手段,督促员工摆脱亚健康状态,并积极倡导员工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孟宪政建议:“各单位应与相关医疗部门一起做好员工体检的总结报告,做好高发病的普及教育工作,各单位还应重视员工体检资料的分析,将其纳入人力分析体系和考核中。这样将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奖有罚促安全 企业生产,安全第一。访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提到了在今后油田的发展中,应更加注重安全生产的理念,将安全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 市民张平表示,尽管现在不少企业都十分重视安全生产,但在一些具体的细节上仍然还存在着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在如何落实安全措施的环节上,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这会让一些人产生侥幸心理。” 对此,他建议,油田公司应在所有二级企业中建立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小组,专门负责抓好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 万丽建议,对于安全工作,仅有惩罚机制还不够,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比如把‘查隐患、达三标’与争创‘星级班组’有效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奖励来激发员工主动讲安全的兴趣。 ■网友建言 自由的云—— 随着三平镇的整体搬迁,南湖和三平镇之间人员往来越来越频繁,希望尽快开通南湖直达三平镇的公交线路。 361—— 我认为今年最需要解决的是天然气的入户问题。 无聊一个人—— 建议房屋大修一票否决制改为半数通过制。 @qslt@—— 现在已经七八十岁的老年人是第一代克拉玛依人,他们对克拉玛依建设贡献很大,特建议:建一个医疗、养老为一体的养老院。 爱菩提 —— 希望建立企业废旧物品及劳保物品回收利用机制,促进形成节约型、环保型、互济型的社会共识。 东方客—— 希望治理狗患问题、出租房和租房户扰民问题以及暖气费“暗补”改为“明补”。

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