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有2011年形势与政策的参考资料

2.形势与政策论文

3.化工板块股票有哪些

中银证券今日行情_中银证券油价趋势

热点聚焦

1、 央行发布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以我为主,稳字当头,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处理好经济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关系,做好跨周期调节,维护经济大局总体平稳,增强经济发展韧性。预计四季度CPI温和上涨,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内平稳运行。与此同时,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部分高耗能行业产品提价和低基数等因素影响,PPI涨幅继续扩大,短期内可能维持高位。总的看,我国总供给总需求基本稳定,央行实施正常货币政策,有利于物价走势中长期保持稳定。

2、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向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开幕式致辞称,“5G+工业互联网”是传统产业跨越式发展 历史 性机遇。我国5G网络布局具有先发优势,产业应用场景十分丰富,要充分用好这些有利条件,补齐工业互联网短板,大胆 探索 颠覆式技术路径,创造性地解决产业难题。刘鹤强调,企业是最活跃的 科技 创新力量。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中。金融机构要加大对企业创新支持, 探索 利用数字技术为企业增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3、中国11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将于11月22日9:30公布,此前已连续18个月维持不变。中信证券认为,11月LPR下调概率低,随着财政发力和宽信用逐步显现,LPR降息也并不值得博弈。

4、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43起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涉及阿里巴巴、腾讯控股、苏宁易购、阿里 健康 、京东等公司,市场监管总局对涉案企业分别处以50万元罚款。

国内市场

1、A股三大股指午后继续震荡走高,两市超3200只个股上涨。截至收盘,沪指涨1.13%,深证成指涨1.19%,创业板指涨1.04%。盘面上,行业板块普遍飘红,仓储物流、房地产、证券、煤炭、供气供热、石油、公共交通、建材等板块领涨,广告包装、农林牧渔板块小幅下跌。新能源车、华为概念、燃料电池、氢能源、锂电池、光伏、次新股、风能等概念板块强势,多股涨停。

2、恒指跌1.07%。互联网 科技 股跌幅居前,阿里巴巴跌超10%。地产股走强,融创中国涨超8%,碧桂园涨超5%,中国恒大涨超5%。物流股集体上涨,嘉里物流涨超17%。

3、沪深交易所发布营业收入扣除指南,明确财务类退市指标中营业收入具体扣除事项,精准打击空壳公司,力求实现“应退尽退”。根据退市新规,2021年年报披露后,上市公司若首次触及“净利润+营业收入”指标,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已经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2021年若继续触及退市指标,将直接退市。

4、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日前宣布,为适应证券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经充分听取市场意见,并经指数专家委员会审议,决定修订沪深300指数样本空间规则,将创业板证券进入指数样本空间时间规则调整为上市时间超过1年,编制方案其余部分保持不变。上述修订将于下一次样本定期调整时(2021年12月13日)实施。

5、证监会拟修订《保荐人尽职调查工作准则》和《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工作底稿指引》,指导保荐机构建立健全工作底稿制度,提高保荐机构尽职调查工作质量,将保荐人“荐”的职责提到更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其在投资价值判断方面的前瞻性作用。

6、中国结算数据显示,10月新增投资者98.07万,同比下降12.45%,环比下降39.4%。期末投资者数19469.72万,同比增加11.49%。

7、《证券行业私域客户运营白皮书》显示,相比两年前,女性投资者在所有投资者中占比明显提升。证券投资者更偏爱华为手机;券商APP用户对 财经 资讯与阅读更加专注,对 应用类APP偏好较低。用户投资行为方面,收盘前1小时为交易高峰,90后热衷追逐股市热点

8、退市新规即将落地一周年。交易所在细节上提升财务类退市指标可执行性,精准打击空壳公司,压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这意味着此前临近年底以变卖资产增加营收为手段的A股上市公司将“无路可走”。

9、徐翔方面表示将坚决反对文峰股份收购案,文峰股份董秘办工作人员回应称,如果徐翔投反对票,这次股东大会可能无法进行,公司会尽快回应上交所问询函。文峰集团发布声明表示,向文峰股份注入资产经过严谨的市场调研,徐翔出狱至今未与公司进行过任何联系,公司也尝试与其沟通,一直未得到其回复。

10、恒大 汽车 宣布进行新一轮9亿股股票配售,集资总额约27亿港元,用于新能源 汽车 的研发及生产制造,及为恒驰新能源 汽车 顺利投产奠定基础。11月9日,恒大 汽车 以每股2.86元进行先旧后新配售1.7483亿股集资约5亿港元。

11、11月20日,已具备年产4200吨磷酸铁锂产能的中银绒业公告,计划收购一家公司100%股权并斥资20亿元投资建设年产8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项目。

12、川发龙蟒11月19日晚公告,公司基于德阿生态经济产业园区在项目用地、区位、政策、能耗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已与德阿产业园区签订《投资协议》,拟在德阿产业园区建设20万吨/年新能源材料项目。项目拟建设磷酸铁锂20万吨、磷酸铁20万吨生产线,及厂房、仓库、研发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周期为2022年6月至2024年12月。

13、江泉实业11月21日晚间公告,拟以现金方式收购绿能慧充100%股权,交易价格不超过9000万元,以此切入新能源领域。公司同时公告,拟以2.95元/股的价格向实控人旗下北海景安、北海景曜和北海景众3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资金总额45282.5万元(含本数)。

14、19日晚间,比亚迪(002594)公告,公司拟以货币方式对全资子公司比亚迪 汽车 工业增资17亿美元或等值人民币。

15、11月19日晚间,号称“东方迪士尼”的奥飞 公告,拟将全资子公司有妖气100%股权以6亿元出让给上海幻电。有妖气是中国最早的网络原创漫画平台之一,而上海幻电为哔哩哔哩集团旗下公司,上海幻电第一大股东陈睿为哔哩哔哩董事长。

16、恒指公司公布季检结果,将华润啤酒、新奥能源、京东、网易纳入恒生指数,成份股数目将由60只增加至64只;将信达生物制药纳入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剔除中国恒大;恒生 科技 指数成份股没有变动,成份股数目维持30只。

17、继江苏银行时隔7年后再启上市银行配股募资,今年以来通过定增、配股进行股权融资力度明显加大,包括江苏银行,宁波银行(120亿元)、青岛银行(50亿元,在证监会受理)、浙商银行(180亿)均披露配股再融资方案。

18、哔哩哔哩公告称,拟发售14亿美元的2026年到期可换股优先票据,所得资金用于丰富内容、研发及一般企业用途。

19、比亚迪表示,“宋ProDM-i预售价格11.98万-14.68万”为不实消息,公司未发布任何有关预售价格信息。

20、刘姝威回应担任柔宇 科技 独立董事质疑称,自己担任独董是因为柔宇 科技 掌握国际领先且原创的柔性电子技术,公司研发能力比较强,创业者是一群年轻、有抱负和理想的科学家。柔宇 科技 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主因在股东结构方面存在“直接层面三类股东”情况。

21、据中国基金报,北交所开市首周,已有工银瑞信、国泰君安资管等18家基金管理人和券商资管机构发布公告称,旗下公募基金、大集合理财产品将北交所股票纳入投资范围,开启普通公募产品投向北交所拓荒之旅。

22、根据退市新规,2021年年报披露后,上市公司若首次触及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的财务类退市指标,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已经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即*ST公司,2021年若继续触及退市指标,将直接退市。投资者应当高度关注相关上市公司可能披露的年度业绩预告、业绩预告更正公告、业绩快报、业绩快报更正公告、风险提示等公告,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切实防范投资风险。

国际市场

1、美东时间周五,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止收盘,道指跌0.75%,纳指涨0.40%,标普500指数跌0.14%。在线教育、新能源车板块涨幅居前,好未来涨超18%,高途涨超4%,特斯拉涨超3%。油气股下挫,卡隆石油跌超9%,埃克森美孚跌超4%,英国石油、道达尔跌超3%。

2、欧洲时间周五,欧洲股市全线下跌,截止收盘,英国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19日报收于7223.57点,比前一交易日下跌32.39点,跌幅为0.45%;法国巴黎股市CAC40指数报收于7112.29点,比前一交易日下跌29.69点,跌幅为0.42%;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报收于16159.97点,比前一交易日下跌61.76点,跌幅为0.38%。

3、美东时间周五,国际金价下跌,截止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12月黄金期价19日比前一交易日下跌9.8美元,收于每盎司1851.6美元,跌幅为0.53%。国际油价显著下跌,美油跌超3%。截止收盘,纽约12月原油期货到期交割日收跌2.91美元,跌幅3.68%,报76.10美元/桶;布伦特1月原油期货收跌2.35美元,跌幅2.89%,报78.89美元/桶。

4、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拜登1.75万亿美元的 社会 支出法案。接下来,法案将递交参议院审议投票。参议院可能会要求对法案进行修改,这意味着未来几周众议院还需要对修改后的法案再次投票,而后再递交总统拜登签署。

5、 日本政府决定推出财政支出达5.7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14日元)的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财政开支规模创历次经济刺激计划新高。由于这一仓促推出计划重补贴、轻增长,日本国内媒体和专家普遍判断其效果有限。

6、IMF表示,美国通胀持续高企或导致美联储更早采取应对措施,将给全球经济带来系统性风险。若供应链中断持续或通胀预期脱锚,全球部分地区的通胀也可能会变得“更持久”,各国央行需要保持警惕。

7、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全体成年人均可接种辉瑞疫苗和莫德纳疫苗加强针。至此,仅需美国疾控中心给出最终的指导意见,美国成年人便可开始接种这两种疫苗的加强针。

8、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欧洲的通胀将逐渐消退,因此欧洲央行不会收紧货币政策,因为这可能阻碍经济复苏。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将导致家庭收入降低,在能源价格飙升的情况下,实施紧缩政策可能将抑制经济增长。

9、日本正考虑放宽特定领域外国劳动人口入境日本相关条例,部分从业人员或将无限期留日。该项措施旨在解决由于日本人口老龄化及出生率下降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困境。若相关新政得以施行,预计将有建筑等14个行业外国劳动者受益。

10、韩国总统文在寅表示,楼市问题影响到国民生活,导致国民感到不公平,政府正考虑回收凭借房地产获得的非劳动收入或超额利润对策,以限制民间房产商获取巨额利益。

11、消息称麦肯锡公司已同意支付1800万美元,以了结美国证监会有关内幕交易指控。

12、苹果支持官网显示,iPhone 13系列不再支持中国电信 2G/3G 网络,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不受影响。

13、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表示,公司移动应用程序正重新恢复正常,此前应用服务器出现故障,使许多车主无法连接到 汽车 。特斯拉App是特斯拉车主体验重要组成部分,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操作许多 汽车 控制功能。

14、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国产Model 3后轮驱动版售价上调1.5万元至25.09万元,目前交付时间为明年一季度。

15、谷歌的母公司 Alphabet 正致力于将机器人带到办公室来执行日常任务。该机器人由 X-Alphabet 的登月工厂提供,该工厂是一个专注于解决下一代问题的专业团队。自 2010 年成立以来,登月工厂推出的一些著名项目包括 Google Glass、将互联网传送到世界偏远角落的巨型气球、使用风筝的可持续风能以及用于自动运输的 Waymo。

16、福特 汽车 和电动 汽车 制造商Rivian证实,两家公司放弃共同开发电动 汽车 计划。

17、消息称,“木头姐”Cathie Wood旗下ARK基金卖出特斯拉、Coinbase股票。

18、途牛第三季度净营收为1.146亿元,同比下降7.2%;净亏损3660万元,上年同期为6210万元。途牛预计第四季度净营收将在5340万元至6530万元之间,同比下降45%-55%。

19、蔚来宣布完成美国存托股票市场发售,筹集20亿美元融资。

20、小鹏 汽车 总裁夏衍表示,小鹏在创立之初就找准做 探索 的定位,产品和技术层面实力并不逊色于特斯拉,甚至在部分智能化领域要远超特斯拉。

21、11月20日,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推出51部动画作品新内容,并启动“寻光”计划,挖掘与扶持更多国产动画创作者。

22、继抖音之后,视频平台哔哩哔哩(下称“B站”)也获得了支付牌照。宁波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11月19日发布项目成交公告显示,浙江甬易电子支付有限公司(下称“甬易支付”)65.5%的股权拍卖成功,成交价约合1.18亿元。本次拍卖的委托方为甬易支付股东余姚中国塑料城集团有限公司、余姚中国塑料城物流有限公司,买方为B站的主体公司上海宽娱数码 科技 有限公司。

23、近日,格林酒店集团(纽交所代码:GHG)发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二季度格林酒店增收不增利,实现收入3.47亿,实现归母净利润8132万。

金融&地产

1、银保监会回应有关银行存单丢失事件称,已第一时间要求相关银保监局组成工作组,进驻银行开展现场调查,目前调查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如调查发现银行存在违规行为,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罚问责;如调查发现涉嫌违法犯罪行为,将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2、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投资债券信用评级要求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取消保险资金可投金融企业(公司)债券白名单要求以及外部信用评级要求。二是根据保险机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分类设置可投非金融企业(公司)债券最低外部信用评级要求。三是明确保险公司投资BBB级(含)以下债券的集中度要求。四是明确保险公司投资债券的大类比例核算。五是要求保险机构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完善内部评级,审慎开展投资。

3、国资委要求加强中央企业融资担保管理,严禁对集团外无股权关系的企业提供任何形式担保,原则上只能对具备持续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子企业或参股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严禁对参股企业超股比担保;原则上总融资担保规模不得超过集团合并净资产的40%,单户子企业(含集团本部)融资担保额不得超过本企业净资产的50%。

4、银保监会就保险公司非现场监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明确非现场监管工作流程和要求,对保险公司法人机构和分支机构开展非现场监管评估的频次和工作要求,根据非现场监管评估结果可采取的监管措施,以及与现场检查、行政审批、监管法规和政策等监管工作的协同。

5、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刘峰认为,未来大型理财公司将汇聚产品体系、投资研究、投顾能力、系统搭建等优势,预计行业可能呈现马太效应。银行理财未来演化趋势主要有四大方面,其中包括: 科技 赋能,迎来数字化理财时代等。

6、资管新规过渡期仅剩一个多月,券商资管大集合改造接近尾声。已完成公募化改造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年内业绩表现出现分化,首尾基金业绩相差逾50%。若与同类型公募基金对比,大集合改造产品业绩暂无明显优势。

7、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印发的《关于加强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通过防非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单位、进机构网点等办法,实现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全覆盖,坚决遏制风险高发态势,彻底铲除非法集资土壤。

8、北京首批16个资本市场金融 科技 创新试点项目名单发布,涉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安全多方计算、联邦学习、云原生、信创等复合交叉技术应用;业务场景包含智能投顾、智能运营、智能交易、智能风控、智能营销等资本市场各类业务领域。

9、央行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风险总体可控,房地产市场 健康 发展的整体态势不会改变。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配合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 健康 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0、银保监会发言人表示,房地产合理贷款需求得到满足。截至10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长8.2%,整体保持稳定。个人住房贷款中90%以上用于支持首套房,投向住房租赁市场的贷款同比增长61.5%。

11、近期,厦门、石家庄、北京等地相继出台及拟出台商品房预售监管相关政策。在预售监管中,资金监管是一大重点内容,其中包括提高预售门槛、细化预售资金监管专用账户留存额度、入账流程调整为先监管后网签等。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意味着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对商品房预售监管力度趋严,以防止预售资金被挪作他用从而造成烂尾楼,此举亦将平稳购房者预期,但同时也影响到部分房企销售节奏,降低资金周转速度。

12、深圳新版二手房交易网签系统正式上线,在国内首次引用“单边代理”模式。深房中协表示,新系统的上线,意味着居间模式将彻底推出深圳 历史 舞台。

13、广州新政: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其委托的代理销售企业销售商品房,销售价格不得超过销售价目表价格,不得以装修款等其他名义变相涨价;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商品房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进行预售,不得向买受人收取或者变相收取诚意金、订金、定金等费用。

14、据第一 财经 ,有消息称部分银行在贷款方面对不同资质房企做出区别对待,其中对国有房地产企业给予专项政策支持,并为其开出融资白名单。多位银行业人士对此表示,未接到通知。

15、恒大地产珠三角公司位于广州、佛山、肇庆、阳江、清远、惠州、河源等15个区域的63个在建楼盘已全面复工复产。恒大地产深圳公司下属包含深圳、东莞、江门、汕尾、珠海、中山6地十余个项目,已全面复工复产。

产业

1、工信部发布《“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和重点行业实践(第二批)》。其中,十大典型应用场景包括:生产单元模拟、精准动态作业、生产能效管控、工艺合规校验、生产过程溯源、设备预测维护、厂区智能理货、全域物流监测、虚拟现场服务、企业协同合作;五大重点行业实践包括:石化化工行业、建材行业、港口行业、纺织行业、家电行业。

2、工信部公布数据显示,1-10月份,我国软件业务收入76814亿元,同比增长19.2%,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1.3个百分点,近两年复合增长率为15.4%,保持较快增长;软件业利润总额9218亿元,同比增长9.1%,近两年复合增长率为8.2%。

3、工信部部长称,将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信息“大动脉”。促进融合发展,基础设施要先行。工信部将加强规划谋划,统筹布局协同,加快5G基站建设和行业虚拟专网规模化发展,增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公共服务功能。

4、千亿医用耗材市场迎来重磅文件。国家医保局就《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支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医用耗材医保支付管理将走出当前地方“各自为政”局面。这是我国医保管理史上首次出台针对耗材国家级管理办法。

5、国家能源局表示,据行业统计,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0.02亿千瓦,突破10亿千瓦大关,比2015年底实现翻番。其中,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发电装机均持续保持世界第一。

6、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严禁高校委托校外机构代理招生,严格控制非学历教育合作办学。

7、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运行调控处处长赵卓表示,11月以来,“菜篮子”产品价格总体稳定,不同品种之间略有分化,猪肉价格在前期持续低迷后有所上涨,蔬菜价格明显上涨后趋于稳定。整个“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

8、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我国 汽车 市场规模全球最大, 汽车 产销量、保有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到今年9月底我国 汽车 保有量达2.97亿辆,年底将超3亿辆,预计“十四五”期间将保持年均4%的增长速度。9、多家轮胎企业称,受环保、限电以及原材料价格等多重因素影响,工厂制造成本不断上升,公司无力承担原材料上涨压力,需要涨价。事实上,不少轮胎企业利润正受到挤压,三季度利润普遍出现下滑。

10、乘联会预计,1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186万辆,同比下降10.6%。临近年末,芯片供应问题相比于三季度将持续改善,但仍然难以满足终端需求。

11、今年三季度国内碳酸锂市场均价为11.01万元/吨,而四季度至今该均价已经大幅上涨,11月18日工业级碳酸锂华东地区均价为18.96万元/吨,电池级碳酸锂华东地区均价为19.9万元/吨,价格就快接近20万元/吨的市场预期。锂精矿价格上涨明显,对锂盐产品构成了明显的成本支撑。

12、针对前期煤炭价格大幅上涨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表示,目前,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在保障供应方面,相关部门大力推进煤炭增产增供,加速释放煤矿优质产能,全国煤炭产量和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煤炭调度日产量已稳定在1200万吨以上,连续创下 历史 新高。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价格监测调控处副处长朱晓海表示,近期,煤炭等能源价格大幅下降,动力煤期货价格由10月中旬的每吨两千元左右降到近日的800元左右,降幅高达60%,部分工业原材料价格也明显回落。

13、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按人民币计价,10月太阳能组件(电池)出口190.9亿元,同比增长47.9%,环比增长9%;1-10月累计出口1476.1亿元,同比增长32%。按美元计价,10月太阳能组件(电池)出口29.4亿美元,同比增长56%,环比增长8.7%;1-10月累计出口228亿美元,同比增长42.3%。

14、193个国家产生了约800万吨与新冠疫情有关的塑料垃圾,其中约2.6万吨现已进入全球海洋。这项本月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上的研究,是首批与疫情相关的塑料垃圾规模量化的研究之一,再次引发人们对于海洋污染关注的同时,也让再生塑料的挑战和机遇凸显。

15、天津市加强电网科学调度,重点持续提升电网接受外电能力,在保障能源清洁同时做到安全稳定供应。据悉,天津电网接受外电能力已提升到近35%,外电接纳能力大幅提升,电力供应更清洁,也更有保障。

16、全国铁路煤炭多项运输生产指标创 历史 新高。11月18日,中国西煤东运重载大通道大秦铁路运输煤炭130.6万吨,为11月以来第13次日运量突破130万吨,对口供应的秦皇岛港、唐山港、曹妃甸港存煤回升至1900万吨以上。

17、艾瑞咨询发布《2021中国闲置高端消费品零售行业研究报告》称,2020年闲置高端消费品零售市场在500亿元左右,到2025年会超过2000亿,整体市场空间非常大。

18、炙手可热的酱酒下半年遭遇一场“降温”。不少前期进入酒商发现,手里酱酒变得没那么好卖,渠道热度快速降温。但在业内看来,初期疯狂过后,酱酒行业并没有“凉”,行业正进入一轮“冷静期”。

交易日历

机构去哪儿?

谁有2011年形势与政策的参考资料

一、出口加工业

澳门现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只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本世

纪七十年代,在香港经济起飞的带动下,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利用低地价、低工资以及欧美国家给予的较充裕的成衣、针织

品配额和对澳门产品实行特惠税,大量吸纳香港资金来澳设厂,

制衣、针织、手袋、玩具、电子制品等行业迅速发展起来。到

八十年代中期,工业达到鼎盛,有工厂2700余间,工人8万,产

值占全澳总产值的37%,成为澳门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不仅为

三分之一的澳门劳动人口提供了就业岗位,而且是外汇收入的

主要来源。?

工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其中制衣、毛纺毛织占

总产值的70%。工厂的规模也较小,多数是不足百人的小厂,

500人以上的工厂只有几家,所以澳门的加工企业大多经营灵活,

产品更新方便。但是澳门加工业对外依赖性很大,资金和技术

主要来自香港,原料需全部进口,工人中相当部分是从内地输

入的劳工,产品90%以上出口,目前澳门的工业产品已销往10

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70%以上销住美国和欧共体国家。?

进入本世纪九十年代,由于邻近的珠江三角洲及东南亚一

些国家出口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澳门工业受到很大的挑战,生

产成本低廉的优势逐渐丧失,竞争力下降,发展明显放慢,增

长幅度由八十年代的两位数降为一位数,许多工厂或者部分生

产工序转移到成本更低的邻近地区。面对新形势,澳门的一些

企业家正致力促进工业转型,即将原来粗放式的劳动密集型产

业向半技术密集型及高附加值的产业转移,一方面开发新产品,

开拓新市场;另一方面积极改进经营管理,引进新科技,降低

成本,改善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目前,澳门工业

虽然进入转型调整阶段,遇到的困难不少,但发展前景仍然光

明。?

二、旅游业

“银牌高署市门东,百万居然一掷中。”澳门是闻名的赌

城,有“东方蒙的卡罗”之称。澳门的赌业由来已久,清朝时

已具规模。1872年,港英当局严格禁赌,清朝政府也在广东禁

赌,赌徒流聚澳门,业得以兴旺。1937年,澳门开设专

营,其税收成为澳门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1961年,

葡澳政府颁布法令,将业合法化。1962年澳门旅游有

限公司取得业的专营权并经营至今。?

澳门的业主要有幸运、、跑马、白鸽票(**)

。业的收入十分可观,目前仅幸运的年收入已超过17

0亿澳门元。澳门的与美国的拉斯韦加斯、大西洋城相比,

其建筑、设施和繁华程度都远为逊色,但来澳赌徒所下的赌注

却大得惊人,常常是少数人在几张赌台上的豪赌带给的收

入占总收入的近半数。税是澳门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

来源,近年比重已达50%。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加上直接间

接为赌业服务的人员,约为1—2万人。连同这些人的家属,估

计直接靠赌业生活的人,约占全澳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

职工的收入很高。主要靠赌客的赏钱。根据澳门基本法的规定,

1999年后,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

年不变”,“澳门特别行政区根据本地整体利益自行制定旅游

业的政策”,澳门的业继续存在和经营。?

除了,澳门的业也很兴旺,歌舞厅、酒吧,以及

半公开的场所,如夜总会和名目繁多的浴室等在澳门的许

多街巷中都可以找到。?

、、中西文化的交汇,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到澳

门。1996年达815万,为澳门人口的20倍,旅客消费270亿澳门

元。大量旅客的到来,带动了澳门的酒店业、餐饮业、旅客运

输业、珠宝金饰业和商业的兴旺。目前,澳门各方面都看好旅

游业,认为它是澳门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并积极采取措施推

动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金融服务业

融机构主要是银行和保险公司。澳门最早的银行是

1902年开业的葡资大西洋银行。目前,澳门共有23家银行和19

家保险公司,此外还有2家财务公司,1家邮政储蓄机构和7家货

币找换店。银行从业人员3700多人。?

澳门没有中央银行,现由澳门货币暨汇兑监理署代行中央

银行职能,并由其授权大西洋银行行使澳门发钞代理职能及代

行政府库房职能。进入后过渡时期,根据中葡联合声明的有关

规定,并考虑到融体制的稳定和实现平稳过渡的重要性,

经中葡联合联络小组谈判商定,自1995年10月16日起的15年内,

由中国银行澳门分行与澳门大西洋银行共同发钞,各自发钞的

额度均为50%。合约期满后,可根据联合声明的精神修约、续

约或签订新的合约。?

澳门不实行外汇管制,资金进出自由,银行既可经营本币

业务,又可经营外币业务,还可经营离岸业务。澳门银行资本

国际化程度较高,有14家银行的总行设在澳门以外,包括汇丰、

中银等世界知名银行。?

融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香港。澳门银行利

率随香港升降调整,流通中的货币和银行贷款大部分是港币。

八十年代末以来,港币占全澳货币供应量比重的50%左右,贷

款占银行贷款比重的60%左右。澳门银行的黄金、外汇、股票、

基金投资等业务大部分通过香港市场操作,银行境外资产也多

集中在香港。澳门目前尚无证券期货市场。?

澳门的19家保险公司中,4家是人寿保险公司,15家是非人

寿保险公司。中资及合资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达90%。?

四、建筑地产业

澳门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土地资源变得越

来越珍贵。?

澳门土地按用途分为农业、货仓、商业、住宅、工业和其

它6大类;按性质分为政府用地和私人用地两大类,其中政府用

地包括政府租借地、政府租售地、政府公共土地、临时性使用

式占用地等,私人用地包括业权已明确的土地和业权未明确的

沙纸契土地两种。?

本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大量新移民进入澳门,目前对房屋

的需求十分殷切,六十年代中期,“分层出售”的楼房买卖和

银行提供“分期付款”供楼等方式先后出现,为房地产的发展

创造了条件。七十年代末,由于制造业的兴起,居民就业情况

理想,置业安居愿望强烈,同时随着内地改革开放,数以万计

的内地新移民到澳门定居,使澳门人口急剧增长,楼价也急速

上涨。澳门建筑地产业进入第一个高峰期。?

八十年代后期,中葡通过谈判顺利解决了澳门问题,澳门

前景明朗,经济发展,多项大型建设得到落实,市场资金充裕,

分期付款供楼成为一种潮流,建筑地产业再创高峰。作为澳门

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地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具有重要作用,

也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澳门将找到一个适合本地优势与特点的经济运行模式,以

新的姿态走进新的纪元。?

一、2000年回顾

随着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渐去,香港经济出现了近十五年来最强劲增长。根据香港政府最新公布的数字,本地生产总值继第一季14.2%和第二季10.9%的实质增长之后,第三季度以10.4%的双位数字攀升;2000年全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超过10%。同时,香港的失业率进一步回落,由1999年的63%减低至目前的4.8%。

1、增长具全面性

香港经济于1999年下半年开始复苏,复苏的动力首先来自转口贸易、服务输出的回升以及政府开支的大幅增长。与1999年恢复性增长相比,2000年的经济已进入全面增长的阶段。一方面,对外贸易的各个环节均取得十分显著的增长。2000年前九个月,转口贸易、服务输出和输入分别比1999年同期上升19.7%、15.2%和2.3%,远高于1999年全年度5.4%、7.8%和0.25的增幅;货物进口则激增19.9%,比起99年0.1%的微弱反弹,增幅巨大。同时,港产品的出口亦扭转了大幅下滑的趋势,增长率由1999年的负7.2%跃升为2000年前三季的10.6%。

另一方面,香港的内部需求亦加速回升,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私人消费开支1998年曾大幅下滑7.4%,1999年止跌回稳,轻微回升0.8%;但2000年前半年已实质上升6.9%,第三季再取得5.0%的增长,证明疲弱的消费市场已经回暖。同时,工商投资的步伐明显加快,上半年机器及设备开支较一年前增加24%,第三季度的升幅更提高至27.8%。

2、新经济崭露头角

2000年香港经济的另一个亮点是结构调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新经济形态已奠定雏型。新经济的崛起通常有以下几个必备的要素:全社会对创新科技,特别是资讯科技的投资大幅增加;企业大规模重组,藉以降低成本、增加灵活性和善用新技术;融资市场更趋开放和活跃,风险投资大行其道;创业精神成为风尚;政府调整经济政策并加快市场开放步伐,特别是进一步开放电讯市场。这些新经济的表征自1998年底开始在香港初现端倪,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已经清晰可辨。例如,香港人均互联网主机已从1996年每100人0.75个,提高至目前的4.3%;在1999年6月至2000年5月期间,香港共有1,540个公司以.com性质成立,比一年前的199间个增长了解8倍;至2000年10月初,香港并借地铁上市之机率先推出了电子招股(e-IPO),等等。

除了资本市场作出迅速调适和配合,资讯科技、生物科技以及现代中医药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之外,香港新经济的发展还呈现以下特征:一是政府积极担当领头羊和促进者的角色;二是新经济公司藉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区性商业枢纽以及进入内地之门户的有利条件,迅速向海外以及中国内地扩张版图;三是传统产业与时并进,新旧经济互为渗透。一方面,以房地产、银行业为主的传统支柱行业凭借资金、客户基础、商誉、品牌效应等现有的优势,加大投资吸收新知识、新观念、调整经营方向,拓展新兴业务;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变开始将应用新科技摆上了公司的发展议程。与此同时,新经济公司亦纷纷透过收购、兼并、策略联盟向旧经济公司渗透;藉以获取实质性的载体,缔造持续增长的发展模式。

新经济的崛起标志着香港以创新科技为本、以高增值产业为方向的第三次经济转型全面启动,这不仅有助于加强香港的经济基础,而且亦增加了产业结构的层次性,提升工商业的整体效率,使香港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

3、本地内部需求复苏

零售业在第3季的增长速度减慢,部分原因是由于零售业1999年第3季度开始复苏,导致该季的比较基准较高。与一年前比较,零售量在2000年上半年大幅上升12.3%后,第3季的升幅放缓至5.8%。这主要反映汽车和珠宝等较贵重物品的销售情况放缓。不过,服装、家具及家庭电器的销售仍维持强劲增长。经季节性调整与对上季度比较,零售量在第3季下跌4.6,第1季及第2季则分别上升9.1和0.7%。

私人消费开支在2000年上半年较一年前实质上升6.9%,第3季度再取得5.6%的增长。其中,耐用品的开支仍然取得最大增幅,而非耐用品及服务的开支亦进一步增加。居民在旅游方面的开支跌幅减少。经季节性调整与对上季度比较,旅游方面的开支在第一季度实质上升4.9%后,于第二季微跌0.2,第3季则回覆0.5的增长。

政府消费开支以国民会计基础计算,在2000年上半年较1年前实质上升3.2后,第3季度再增长2.5%。经季节性调整,与上季度比较,政府消费开支在2000年第一季度实质增长0.9后,第2季下跌2.8%,第三季则回复0.7的增长。

整体投资开支以本地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计算,与一年前比较,在2000上半年实质上升4.8%后,第3季再激增13%。这主要是因为机器及设备开支继2000上半年较一年前实质上升24.0%后,第二季进一步大幅增加27.8%。由于前景好转,即使实质利息成本较高,这方面的开支仍有强劲增长。楼宇及建设开支的跌势亦大为缓和,实质跌幅由2000年上半年与一年前比较后的12.4%,放缓至第三季的3.5%。公营部门的建造量方面,优先铁路计划和多个政府基本工程项目加紧施工,抵消了公共房屋计划的建造量及减少的影响。私营机构建造量方面,土木工程产量稍有上升,以及现有楼宇的翻新和维修工程显著增加,减低了新建造工程持续下跌的影响。与此同时,地产发展商毛利继续大幅下跌,2000年第3季度较1年前实质下跌13.7%,但跌幅已较上半年的18.4%稍弱。

2000年第3季的存货继续上升,这与本地内部需求大幅增加,令进口货物的吸纳量有所上升的情况相吻合。

4、物业市场

住宅物业市场在2000年第2季度表现疲弱,但在房屋委员会宣布调节其房屋计划和政府澄清房屋政策后,七、八月份的市场销售趋向活跃。8月29日的土地拍卖程序规范,亦有助改善市场气氛。买家仍以置业自住人士为主。不过九月稍后有大量新落成楼宇供应所影响。

2000年9月,住宅楼宇的价格,平均较六月上升3%。不过,2000年第三季对上季度比较,价格平均仍下跌3%,但已较第二季的7%跌幅轻微。另一方面,2000年第3季,住宅楼宇的价格及租金仍远低于1997年第3季度的高峰,分别平均下跌48%及30%。

商业楼宇方面,写字楼的租务市场在2000年第3季依然活跃。尽管资讯科技公司在最近数月对写字楼的需求下降,但随着本地经济持续复苏,以及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整体的需求进一步上升。此外,写字楼的供应有限,使空置率进一步下降,其中以位于商业区黄金地段的写字楼成尤甚。至于写字楼的销售市场则仍然淡静,原因是利率成本高,令投资者态度审慎。随着零售业逐渐复苏,租务市场在2000年第三季保持平稳。但销售市场则偏软。工业楼宇方面,租务及销售市场在2000年第3季度依然呆滞。

5、劳工市场需求继续增加

随着整体经济活动持续复苏,劳工需求继续增加,劳工市场情况进一步改善。根据以“居住人口”方法编制的最新劳动人口统计数字,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持续回落,由2000年第2季的5%下降至第3季的4.8%。持续失时间中位数进一步缩短,由一年前的82日及今年第2季的74日缩短至第3季的65日。失业六个月或以上的人数比例在同期亦减少,由27%减至20%。人力资源运用也有所加强。就业不足率在2000年第3季幅下跌2.6%,扭转首两季由2.8%短暂上升至3.2%情况。综合所有就业人士计算,每周工作50小组或以上的人数比例在2000年第3季为34%,较今年第2季的32%及去年第3季的30%进步上升。

由于经济强劲复苏,令劳工需求增加。2000年第3季从住户统计调查得出的总就业人数,与一年前比较,上升3.4%至323万人,较第二季的1.9%明显增长。由于就业人数的增幅明显超越劳动人口的增幅,使人力资源的供求情况在今年以来持续改善,而失业率也因而逐步回落。

随着就业情况有所改善,劳工的收入在近数月亦微回升。2000年第2季的整体劳工收入以货币计算,较一年前增加2%。在扣除同期消费物价的跌幅后,2000年第2季的收入及工资与1年前比较,均有较显著的实质增长,介乎5%至7%之间。

6、物价

2000年第3季,整体消费物价的跌幅收窄。虽然零售商面对商场竞争激烈继续提供价格折扣和其他优惠,但随着消费需求稳步回升,折扣幅度普遍较前减少。在源自本地的成本压力方面,劳工工资已止跌回稳,但新订租约显示物业租金整体上轻微下调,而多项政府和公共服务收费仍继续受到冻结。至于外来的价格成本压力方面,一些商品在国际市场价格上升。此外,主要供应经济体系的通胀率亦见上升。但最近数月进口食品和消费品的价格仍然下跌。

2000年第3季与1年前比较,综合消费物价指数下跌2.6%,跌幅明显小于第一季的5.1%及第2季的4.5%,部分原因是住屋费用的跌幅减少,因为政府减免1999年第3季应课差饷50%,以致该季的比较基准较低。此外,很多消费品的价值的跌幅亦所收窄,甚至加快上升。2000年首9个月合计,综合消费物价指数平均下跌4.2%,跌幅仍超过1999年的4%,作为主要分类指数的甲类消费物价指数下跌3.2%,跌幅较1999年3.3%放缓。2000年第3季,经季节性调整与对上季度比较,综合消费物价指数的跌幅为0.4%,同样较第1季的1.3%及第2季的0.6%降低。甲类消费物价指数的跌幅亦同时收窄,由第1季的1.1%减至第2季的0.6及第3季下跌1.1%,跌幅明显较第1季的1.9%及第2季的2.1%温和。

7、金融业

2000年第3季,港元兑美元的即期汇率在7.794和7.799之间窄幅徘徊,与总结余的兑换保证汇率走势大致相同。总结余兑换保证汇率自1999年4月1日起,从7.55的水平每日上调一点子(一点子等于0.0001港元),在2000年8月12日到达7.80的水平,与发行及赎回负债证明书的兑换保证汇率汇合,因此500日的过渡期顺利完成,由于本地银行体系流动资金充裕,港元12个月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距,由六月底的43点子,扩至九月底的137点子。

在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兑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走势贴美元走势。2000年第3季,港况差不多所有主要外币的均升值,特别是兑日元上升2.2%、兑德国马克上升8.2%,兑英镑上升3%。总的来说,贸易加权名义港汇指数由2000年6月底的132.7,上升至9月底的134.9。

港元贷款在2000年第3季的增长加快至1.7%,而港元存款 在同季亦进一步增加2.0。由于港元存款的增长较港元贷款为快,港元贷存比率由2000年6月底的91.6%轻微下跌至9月底的91.4%。

本地股票市场的股票价格在2000年六月强劲反弹后,七月时进一步攀升,因为市场预期美国利率或已见顶。政府在七月初澄清房屋政策亦进一步刺激与地产有关的股票。恒生指数7月21日上升至17921点,8月大部分时间继续维持在17000点以上的水平。其后国际油价飙升,市场忧虑油价上涨会影响通胀、利率,以至全球的经济增长,因而打击各地主要股票市场。本地股票市场亦受到拖累,恒生指数在9月22日下挫至14613点。不过,随着国际油价短暂回落,恒生指数在9月底销为反弹至15649点,较六月底仅低3%。

8、对外贸易增长强劲

(1)产品出口

2000年首10个月,香港的产品表现远较预期为佳。尽管一般均估计出口有所复升,但反弹幅度之大却出乎意料之外,其中总出口在转口激增20%的带动下,跃升19%,本产出口亦有显著回升,比去年同期增长10%。反观1999年全年,总出口仅激升0.1%,而本产出口更下降近10%。

2000年首3季,香港对大部分主要市场的总出口表现出色,其中对美国及欧盟出口分别扬升15%及13%,两者均为去年的主要增长动力来源。在区内经济持续复兴下,香港对亚洲的出口大幅回升22%,对东盟和日本分别有22%及20%增长,而对中国内地出口则跃升22%。香港对其他地区市场的出口亦于2000年首9个月取得可观增幅,其中对东欧出口上升29%,对拉丁美洲上扬21%,对中东则有20%增幅,至于对非洲的增长步伐最慢,升幅仅为1%。

产品方面,2000年1至9月,所有主要的总出口均全面报升,其取得的最大增幅的是电子产品(+30%)及珠宝(+24%);与此同时,其他产品亦有不俗的表现,例如:塑胶产品(+15%)、纺织品(+12%)、家庭电器(+12%)、钟表(+8%)、服装(+8%)、鞋履(+7%)、旅行用品及手袋(+6%)、玩具及游戏用品(+6%)。

由于美国和欧盟需求殷切,以及日本经过长时期经济衰退后备受压抑的需求的所回升,香港的珠宝出口大幅度激升;此外,海外市场对白金首饰续有需求,亦有助刺激珠宝销路。电子产品出口表现理想,主要由世界市场的周期性需求带动;再者,根据2000年1月生效的资讯科技产品及电讯设备的需求持续。

服装出口在海外市场(特别是美国及日本)需求强劲下,大为受惠;若非受到来自拉丁美洲及东欧的剧烈竞争影响,出口表现还可更上层楼。钟表方面,美国和欧洲需求稳定以及亚洲经济持续复升,均有助促进香港出口。至于玩具及游戏,销售主要受美国及欧盟持续不断的消费需求带动上升,而对日本出口更出现强力复兴。

2000年首3季,美国进口有21%的可观增幅,来自中国内地的进口(当中大部分由香港厂商经营)上升23%,源自香港的进口则增加13%。同期,香港对美国出口扩增15%,其中大部分主要产品均取得不俗升幅,例如:珠宝(+35%)、电子产品(+24%)、纺织品(+16%)、旅行用品及手袋(+12%)、家庭电器(+10%)、服装(+7%)、鞋履(+6%)、钟表(+5%)、玩具及游戏用品(+4%)。

2000年1至9月,香港对欧盟出口急升13%,主要市场如德国、法国、意大利及英国等,对香港产品的需求均告大增。产品方面,2000年首9个月,香港对欧盟的电子产品出口上扬22%。其他增幅显著的出口还有珠宝(+18%)、家庭电器(+13%)、纺织品(+8%)、玩具及游戏用品(+8%)、鞋履(+5%)、钟表(+3%)、旅行用品及手袋(+1%)、服装(+1%)。

2000年1至9月,香港对亚洲出口强劲反弹,攀升22%。随着中国内地经济不断增强,香港对内地出口跃升22%。由于中国内地出口持续复升,香港输往国内供出口加工的原材料及半制成品保持强劲。与此同时,在内地消费意欲上涨的刺激下,输往内地供应内销市场的产品亦回升兴旺。事实上,若非受至多项结构性发展影响,例如来自内地本土供应商的直接竞争加剧,以及海外供应商日益直接打入内地市场等,相信香港出口应有更佳表现。

2000年1-9月,香港对日本出口增加20%,主要动力是消费者追求物有所值的产品以及日本零售业为迎合这需求而作出的改变。日本的工业生产增加,亦令香港对该国的半制成品得到支持。在香港输往日本的主要产品中,下列多个类别均取得增长:纺织品(+32%)、珠宝(+31%)、服装(+27%)、家庭电器(+22%)、鞋履(+21%)、电子产品(+21%)、旅行用品及手袋(+15%)、玩具(+14%)及钟表(+13%)。

香港对亚洲其他地区的出口,亦因区内经济持续复升使进口需求扩大而有所扬升。2000年1月日至9月,香港对南韩出口上升36%,对东盟亦扩增22%。1999年,亚洲的经济增长主要由出口带动,进口需求则以半制成品为主,但2000年,在出口(特别是电子产品出口)持续回升的同时,内部需求(包括消费开支)亦呈现显著反弹。

踏入2000的,在亚洲经济复原之际,香港对大部分新兴市场的出口均呈现强烈反弹。今年首3季,香港对东欧出口在该区整体经济复升的带动下,升势尤其明显,增幅达29%。在拉丁美洲,经济亦重现活力,香港对该区扩增21%。至于香港对中东出口亦扬20%,但对非洲出口却增加不足1%。

(2)服务出口

服务出口继1999年初回复增长后,在运输及旅游业的带动下持续蓬勃扩张,2000年首9个月较1999年同期上升14.6%。估计2000年全年,服务出口可取得双位数字升幅。

香港服务出口表现良佳,主要因为亚洲区(特别是中国内地)的对外贸易活动全面复升。香港作为区内的运输枢纽,估计2000年空运和海运业均取得双位数字增长。据民航处的资料显示,2000年首9个月,香港的空运货物吞吐量上升17.8%,其中出口货物表现较佳(+19.3%),而进口货物亦取得可观升幅(+15.8%)。海运业方面,表现也毫不逊色,今年首7个月,货柜总吞吐量增长14.3%。

今年首9个月,访港旅客人数增加16.2%,旅游业收益亦扬升10.7%。旅游人均消费下降的趋势似乎已见底回升,2000年首9个月,访港游客的人均消费较上年同期少4.9%,这与1999年人均消费取得比1998年少14%的数字比较,情况显著有所改善。预计2000年全年,游客的人均消费可取得双位数字升幅。随着亚洲各地经济表现理想,区内金融活动大幅回升。截至2000年第三季为止,在亚洲筹措的银团贷款总值增加超过上倍。2000年首10个月,香港是亚洲第二最活跃的银团贷款市场,仅次于日本。在香港资本市场进行的集资活动也十分蓬勃,中国内地公司通过香港股票市场筹集的资金总额为1999年的5倍。

形势与政策论文

对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观点综述

近期,许多研究机构和专家对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进行了判断,笔者经过收集整理,也相应提出了一些观点。

关于2011年通货膨胀的判断

对2011年通货膨胀形势,主要研究机构和专家普遍认为,2011年通货膨胀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一是对2011年居民消费指数(CPI)的预测值。主要研究机构在2010年11月份之前预测值都在4%以下,但自12月初纷纷大幅上调了原有预测值,目前对CPI的预测已经均在4%以上,最高预测达到5.5%。主要有:王志浩(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预计CPI为5.5%;陆挺(美银美林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预计为4.5%;中金公司和高盛的预测均为4.3%;中国人民银行通货膨胀监测分析小组、曹远征(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的预测均为4.2%。

二是关于2011年CPI走势。主流观点均认为CPI呈前高后低的走势,月度涨幅的高点出现在上半年。主要原因是:本轮通胀率加速上升是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的,这决定了2011年上半年翘尾因素比较大。

三是对通货膨胀原因的分析。许多专家认为,除农产品价格上涨等推升2010年CPI的因素将持续存在外,2011年需要更加关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对于国际输入型通胀压力的分析主要有:王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估计,日本资产泡沫破灭后形成的坏账损失大约是资产泡沫高峰时价值的10%,美国资产泡沫只要破掉5%就是大约30万亿美元,如果美联储不得不购买这些不良资产,前两轮的货币增发量仍远远不够,预计可能仍会实施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刘明康(中国银监会主席)认为,目前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在内的金融市场上约有50万亿美元的资本市场投资资金,它们配置在新兴市场的资产比例约为3%~7%,未来该比例上升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有4850亿美元的新增资金流入新兴市场,新兴市场国家将面临严峻的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哈继铭(高盛香港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估计,2011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攀升,油价将涨至105美元/桶,铜价涨至11000美元/吨,黄金涨至1700美元/盎司。对于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分析;王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认为,中国经济到了一般所说的“刘易斯拐点”,劳动力开始变得相对稀缺,食品价格上涨会推升工资水平;鲁政委(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认为,“工资—物价”螺旋上升的趋势正在形成。

笔者基本同意上述专家的看法,认为2011年CPI仍然主要由食品价格决定,而食品价格上涨的动力已经从“市场投机”因素开始向“生产成本”等中长期因素扩散,预示着通货膨胀压力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根据我国物价上涨历史规律计算,2011年CPI上涨的均值约在4%~4.2%之间,但考虑到在较强通胀预期和通胀压力的大环境下,天气、疫病、减产等不确定因素都会触发食品价格上涨,可以判断CPI高点将出现在一季度,主要理由是:第一,从CPI翘尾因素看,在2011年一季度为最高,将达到3.8%,全年为3.0%(2007年和2009年12月份的CPI环比涨幅均为1%,2008年受危机影响为-0.2%,所以0.5%的估计是相对保守的。);第二,从新涨价因素看,再考虑到从二季度开始,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大量上市,农副产品价格将季节性回落。

关于2011年世界经济的走势

主要研究机构和专家的观点基本一致,均认为2011年世界经济总体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在2010年12月份发布的《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不确定因素源于发达国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脆弱的金融系统、主权债务压力,以及主要国际货币兑换汇率的大幅波动,预测2011年经济增长更加缓慢,世界生产总值增长从2010年的3.6%下滑到2011年的3.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0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也认为,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影响纷纷削减预算,全球经济增长步伐将大幅放缓。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10年12月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认为,全球总需求低迷、金融部门仍然脆弱、公共债务问题、美欧宏观政策空间缩小等因素将导致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并不乐观,全年增长率约3%,比2010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关于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公共债务、房地产部门等当前突出的问题,部分机构做出了具体的判断,主要有: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在2010年12份发布的《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虽然美国GDP总值可望于2011年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但就业全面恢复至少需要四年时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0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11年美国失业率平均值仍将高达9.6%,而且全球房地产市场前景黯淡,低迷状态可能持续八年时间;中国社科院在2010年12月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预计,到2015年美国赤字占GDP的比重要达到110%,意大利将达到125%,日本达到249%,其中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问题仍然很突出,继希腊、爱尔兰之后,西班牙的债务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而且西班牙经济总量更大,一旦发生债务危机,对欧元区和世界经济的冲击也更加突出。

主要研究机构也认为,各国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仍然比较突出,新兴市场经济增长速度较高。主要理由是:新兴经济体受危机冲击较小,家庭、企业、银行、政府等各部门资产负债表比较健康,加上经济刺激政策促进内需增长,有效减缓了外部冲击,复苏力度远比发达国家强劲,两者之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在2011年仍然非常突出。

笔者基本同意上述观点,并认为制约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的还有以下三个因素:一是发达经济体刺激政策效应受到限制。由于发达经济体的各部门正在修复资产负债表,比如家庭和企业要提高储蓄水平,银行要降低不良资产率,所以宽松货币政策虽然为银行体系注入大量流动性,但实体经济的信贷供给和需求依然比较低迷。二是各国间货币政策的不协调加剧了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泡沫。当前世界各国之间货币政策出现了分化,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仍将长期推行低利率政策,而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持续加息,引发投机者借入低成本的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再投资到大宗商品市场和新兴市场国家,加大了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泡沫,对全球汇率、大宗商品价格、新兴经济体宏观政策也都带来负面影响。三是新兴市场仍未能彻底与发达经济体脱钩。世界银行专家对过去30年世界经济增长数据进行了分析,把不同经济体的增长分为“长期增长趋势”和“短期周期性增长”两部分,发现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新兴市场的“长期增长趋势”已经基本与发达国家脱钩,前者明显高于后者3~4个百分点,但“周期性增长”之间的相关程度更加增强。因此,如果主要发达国家在2011年的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新兴市场经济增长也有所下降。

关于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

对于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当前存在较大分歧。有的研究机构认为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有的则认为中国经济将明显放缓。

持前一种态度的主要有:中国社科院《经济蓝皮书》认为,2011年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因素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保持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仍将保持高位平稳较快增长态势,GDP增长率预计可以达到10%左右。巴曙松(微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认为经济上行压力仍大于下行压力,2011年经济增速至少在9%以上,主要理由是:中低端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依然存在,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会持续增加;中国内需空间较大,居民家庭的杠杆率仍较低,政府保障房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将快于2010年。

持后一种态度的观点有: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在2010年12月发布的《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显现,以及主要发达国家复苏乏力的影响,可能减缓中国的增长速度,预计2011年经济增长预期为8.9%;世界银行在2010年11月对我国2011年经济增长预测为8.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鉴于采取对信贷增长更为严格的限制、为房地产市场降温和限制银行对房地产业贷款风险敞口等措施,以及中国政府计划在2011年实施退出策略,2011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增长,但增幅有所放缓,预计全年增速为9.6%。

笔者的看法是:中国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主要理由是: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世界经济环境低迷和国内政策环境趋向紧缩的双重压力,但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新的投资项目较多,决定了经济增速不会太低。具体来看:一是出口增速将明显下降。2010年我国出口增速超预期,一个主要原因在于2009年出口为负增长,基数太低,但如果与危机前出口规模相比,2010年出口增速只有8%左右。2011年,出口虽然在持续复苏,但增速不会太高,预计全年出口增15%左右。二是消费增速保持平稳。虽然以房地产、汽车为代表的消费结构升级放缓,但基础设施完善对中低端耐用消费品的促进作用将逐步显现,预计2011年全年消费增15%左右(从历史数据看,基础设施改善有利于推动耐用品消费,如道路、电力设施、电视信号等设施与汽车、家电消费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三是投资增速将略有回落。上一轮基建投资的高峰期已经过去,加上货币信贷政策收紧、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效应显现,都构成了投资增速的下滑压力,但考虑到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有很多新项目上马,保障房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同时,根据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山东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分析,2011年政府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决心很大,预计2011年投资增速会比2010年略有回落,全年将保持在20%左右。

关于对2011年我国宏观政策的建议

大部分经济学家普遍赞同2011年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但在具体工具选择和幅度上存在分歧。马骏(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认为,2011年合适的货币增长应该是15%,贷款增长应该是14%,即6.5万亿元;王志浩(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预计2011年还将4次加息,每次25个基点,银行信贷规模约在6万亿元~7万亿元,信贷增速从2010年的18%降至12%~14%;高善文(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认为,到2011年年中会有两到三次加息的空间,不排除会出现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和汇率“三率齐动”的情形;鲁政委(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认为,2011年第一季度需要以平均每月1次的频率来上调准备金率;哈继铭(高盛香港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建议更多发挥汇率工具的作用。

也有的专家反对紧缩的货币政策,如王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认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相比,始终应放在次要位置,且当前通胀是成本推进型的,紧缩型货币政策无益于通胀问题的解决,只会压低企业发展生产的动力,他建议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保增长,使用财政政策加大补贴对抗通胀。

2011年上半年的全球经济形势表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未结束,全球实体经济的复苏之路仍然十分曲折和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将继续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如何在稳定外需的同时加大结构转型力度,成为贸易政策调整的最大考验之一。

一、全球经济仍将保持缓慢复苏势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复苏目前仍在持续。很大程度上是受对美国消费复苏和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强劲增长拉动美国出口增加等乐观预期的影响。欧洲经济因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南欧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而受到影响。相对于美国而言,对欧洲经济前景并不乐观,但缓慢复苏的预期目前并没有改变。ri*ben经济已保持了4个季度的增长,经济在2010年的表现逐步趋于乐观。今年以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韩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在出口和国内消费增长的带动下继续保持了强劲复苏势头。二、全球金融风险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和前一阶段其次,尽管南欧三国的主权债务危机对欧洲和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十分有限,相比,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总体来看,2011-2012年全球增长的前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复苏之路仍然十分曲折和艰难。三、我国出口的恢复性增长将呈现“前高后低”态势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影响,全球贸易出现恢复性增长。 由于国际贸易订单和实际交易之间存在时间差,出口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可能会在下半年有所显现。

我认为针对这种形势中国当务之急应当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妥善处理促进出口增长与结构调整的关系。第一,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政策协调,将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和投资者信心作为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第二,中国应明确表明维持现有储备资产结构和支持欧元稳定的态度,防止出现欧元大幅度贬值带来资产缩水问题的长期化,实现储备资产增值保值。第三,积极应对主权债务危机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抓住机遇,做好相应的政策准备。第四,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

化工板块股票有哪些

对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观点综述

近期,许多研究机构和专家对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进行了判断,笔者经过收集整理,也相应提出了一些观点。

关于2011年通货膨胀的判断

对2011年通货膨胀形势,主要研究机构和专家普遍认为,2011年通货膨胀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一是对2011年居民消费指数(CPI)的预测值。主要研究机构在2010年11月份之前预测值都在4%以下,但自12月初纷纷大幅上调了原有预测值,目前对CPI的预测已经均在4%以上,最高预测达到5.5%。主要有:王志浩(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预计CPI为5.5%;陆挺(美银美林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预计为4.5%;中金公司和高盛的预测均为4.3%;中国人民银行通货膨胀监测分析小组、曹远征(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的预测均为4.2%。

二是关于2011年CPI走势。主流观点均认为CPI呈前高后低的走势,月度涨幅的高点出现在上半年。主要原因是:本轮通胀率加速上升是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的,这决定了2011年上半年翘尾因素比较大。

三是对通货膨胀原因的分析。许多专家认为,除农产品价格上涨等推升2010年CPI的因素将持续存在外,2011年需要更加关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对于国际输入型通胀压力的分析主要有:王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估计,日本资产泡沫破灭后形成的坏账损失大约是资产泡沫高峰时价值的10%,美国资产泡沫只要破掉5%就是大约30万亿美元,如果美联储不得不购买这些不良资产,前两轮的货币增发量仍远远不够,预计可能仍会实施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刘明康(中国银监会主席)认为,目前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在内的金融市场上约有50万亿美元的资本市场投资资金,它们配置在新兴市场的资产比例约为3%~7%,未来该比例上升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有4850亿美元的新增资金流入新兴市场,新兴市场国家将面临严峻的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哈继铭(高盛香港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估计,2011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攀升,油价将涨至105美元/桶,铜价涨至11000美元/吨,黄金涨至1700美元/盎司。对于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分析;王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认为,中国经济到了一般所说的“刘易斯拐点”,劳动力开始变得相对稀缺,食品价格上涨会推升工资水平;鲁政委(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认为,“工资—物价”螺旋上升的趋势正在形成。

笔者基本同意上述专家的看法,认为2011年CPI仍然主要由食品价格决定,而食品价格上涨的动力已经从“市场投机”因素开始向“生产成本”等中长期因素扩散,预示着通货膨胀压力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根据我国物价上涨历史规律计算,2011年CPI上涨的均值约在4%~4.2%之间,但考虑到在较强通胀预期和通胀压力的大环境下,天气、疫病、减产等不确定因素都会触发食品价格上涨,可以判断CPI高点将出现在一季度,主要理由是:第一,从CPI翘尾因素看,在2011年一季度为最高,将达到3.8%,全年为3.0%(2007年和2009年12月份的CPI环比涨幅均为1%,2008年受危机影响为-0.2%,所以0.5%的估计是相对保守的。);第二,从新涨价因素看,再考虑到从二季度开始,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大量上市,农副产品价格将季节性回落。

关于2011年世界经济的走势

主要研究机构和专家的观点基本一致,均认为2011年世界经济总体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在2010年12月份发布的《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不确定因素源于发达国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脆弱的金融系统、主权债务压力,以及主要国际货币兑换汇率的大幅波动,预测2011年经济增长更加缓慢,世界生产总值增长从2010年的3.6%下滑到2011年的3.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0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也认为,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影响纷纷削减预算,全球经济增长步伐将大幅放缓。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10年12月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认为,全球总需求低迷、金融部门仍然脆弱、公共债务问题、美欧宏观政策空间缩小等因素将导致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并不乐观,全年增长率约3%,比2010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关于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公共债务、房地产部门等当前突出的问题,部分机构做出了具体的判断,主要有: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在2010年12份发布的《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虽然美国GDP总值可望于2011年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但就业全面恢复至少需要四年时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0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11年美国失业率平均值仍将高达9.6%,而且全球房地产市场前景黯淡,低迷状态可能持续八年时间;中国社科院在2010年12月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预计,到2015年美国赤字占GDP的比重要达到110%,意大利将达到125%,日本达到249%,其中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问题仍然很突出,继希腊、爱尔兰之后,西班牙的债务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而且西班牙经济总量更大,一旦发生债务危机,对欧元区和世界经济的冲击也更加突出。

主要研究机构也认为,各国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仍然比较突出,新兴市场经济增长速度较高。主要理由是:新兴经济体受危机冲击较小,家庭、企业、银行、政府等各部门资产负债表比较健康,加上经济刺激政策促进内需增长,有效减缓了外部冲击,复苏力度远比发达国家强劲,两者之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在2011年仍然非常突出。

笔者基本同意上述观点,并认为制约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的还有以下三个因素:一是发达经济体刺激政策效应受到限制。由于发达经济体的各部门正在修复资产负债表,比如家庭和企业要提高储蓄水平,银行要降低不良资产率,所以宽松货币政策虽然为银行体系注入大量流动性,但实体经济的信贷供给和需求依然比较低迷。二是各国间货币政策的不协调加剧了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泡沫。当前世界各国之间货币政策出现了分化,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仍将长期推行低利率政策,而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持续加息,引发投机者借入低成本的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再投资到大宗商品市场和新兴市场国家,加大了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泡沫,对全球汇率、大宗商品价格、新兴经济体宏观政策也都带来负面影响。三是新兴市场仍未能彻底与发达经济体脱钩。世界银行专家对过去30年世界经济增长数据进行了分析,把不同经济体的增长分为“长期增长趋势”和“短期周期性增长”两部分,发现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新兴市场的“长期增长趋势”已经基本与发达国家脱钩,前者明显高于后者3~4个百分点,但“周期性增长”之间的相关程度更加增强。因此,如果主要发达国家在2011年的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新兴市场经济增长也有所下降。

关于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

对于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当前存在较大分歧。有的研究机构认为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有的则认为中国经济将明显放缓。

持前一种态度的主要有:中国社科院《经济蓝皮书》认为,2011年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因素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保持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仍将保持高位平稳较快增长态势,GDP增长率预计可以达到10%左右。巴曙松(微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认为经济上行压力仍大于下行压力,2011年经济增速至少在9%以上,主要理由是:中低端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依然存在,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会持续增加;中国内需空间较大,居民家庭的杠杆率仍较低,政府保障房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将快于2010年。

持后一种态度的观点有: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在2010年12月发布的《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显现,以及主要发达国家复苏乏力的影响,可能减缓中国的增长速度,预计2011年经济增长预期为8.9%;世界银行在2010年11月对我国2011年经济增长预测为8.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鉴于采取对信贷增长更为严格的限制、为房地产市场降温和限制银行对房地产业贷款风险敞口等措施,以及中国政府计划在2011年实施退出策略,2011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增长,但增幅有所放缓,预计全年增速为9.6%。

笔者的看法是:中国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主要理由是: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世界经济环境低迷和国内政策环境趋向紧缩的双重压力,但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新的投资项目较多,决定了经济增速不会太低。具体来看:一是出口增速将明显下降。2010年我国出口增速超预期,一个主要原因在于2009年出口为负增长,基数太低,但如果与危机前出口规模相比,2010年出口增速只有8%左右。2011年,出口虽然在持续复苏,但增速不会太高,预计全年出口增15%左右。二是消费增速保持平稳。虽然以房地产、汽车为代表的消费结构升级放缓,但基础设施完善对中低端耐用消费品的促进作用将逐步显现,预计2011年全年消费增15%左右(从历史数据看,基础设施改善有利于推动耐用品消费,如道路、电力设施、电视信号等设施与汽车、家电消费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三是投资增速将略有回落。上一轮基建投资的高峰期已经过去,加上货币信贷政策收紧、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效应显现,都构成了投资增速的下滑压力,但考虑到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有很多新项目上马,保障房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同时,根据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山东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分析,2011年政府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决心很大,预计2011年投资增速会比2010年略有回落,全年将保持在20%左右。

关于对2011年我国宏观政策的建议

大部分经济学家普遍赞同2011年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但在具体工具选择和幅度上存在分歧。马骏(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认为,2011年合适的货币增长应该是15%,贷款增长应该是14%,即6.5万亿元;王志浩(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预计2011年还将4次加息,每次25个基点,银行信贷规模约在6万亿元~7万亿元,信贷增速从2010年的18%降至12%~14%;高善文(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认为,到2011年年中会有两到三次加息的空间,不排除会出现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和汇率“三率齐动”的情形;鲁政委(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认为,2011年第一季度需要以平均每月1次的频率来上调准备金率;哈继铭(高盛香港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建议更多发挥汇率工具的作用。

也有的专家反对紧缩的货币政策,如王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认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相比,始终应放在次要位置,且当前通胀是成本推进型的,紧缩型货币政策无益于通胀问题的解决,只会压低企业发展生产的动力,他建议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保增长,使用财政政策加大补贴对抗通胀。

化工板块股票有哪些?化工板块股票一览表

随着“金九银十”的到来,近期部分化工品价格出现持续上涨,引发了市场对相关概念股极大的关注。从昨日市场表现上看,除新股振华股份(9.71+9.97%,买入)外,江苏索普(12.30-2.46%,买入)、金科(16.10+0.56%,买入)、山西三维(9.40+0.75%,买入)、龙星化工(14.75+0.27%,买入)、三角轮胎(42.31+10.01%,买入)、青松股份(11.12+9.99%,买入)、横河模具(25.15+10.02%,买入)、河池化工(13.31+2.54%,买入)、广信材料(37.75+9.99%,买入)、山东赫达(49.28+10.00%,买入)、安利股份(22.69-1.39%,买入)、久联发展(19.09-1.04%,买入)、S佳通(20.36停牌,买入)等13只个股均实现涨停,此外,元力股份(43.20-3.20%,买入)、乐通股份(24.02-4.34%,买入)、雪峰科技(9.80-2.00%,买入)、彩虹精化(29.70-1.43%,买入)、兴发集团(13.79-1.85%,买入)、恒天海龙(6.16-1.60%,买入)等12只个股涨幅也超过5%,成为近期弱势行情中市场为数不多的热点之一。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短期市场突破向上的可能性较小,昨日的地量更显示市场节前观望气氛趋浓,在此背景下,包括化工在内的部分基本面出现拐点的板块,在弱势中防御性凸显,更易受到市场资金青睐。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梳理近期化工品走势以及券商研报发现,染料、钛白粉、聚氨酯、氯碱、草甘膦等化工品或其原材料价格均迎来显著上涨且其未来走势获得机构普遍看好。

具体来看,首先,染料方面,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需求旺季的来临,两市染料股的行情也颇受机构看好。仅以染料主要原材料之一的甲苯为例,截至昨日,据生意社数据显示,甲苯参考价为5294元/吨,月内累计涨幅已高达9.38%,而东兴证券(21.88-0.95%,买入)预计受益国际油价企稳反弹,短期内甲苯价格还有望出现一个上涨的趋势。个股方面中信建投推荐关注闰土股份(15.60-0.45%,买入)、浙江龙盛(9.57-0.73%,买入)、安诺其(8.70-0.68%,买入)、亚邦股份(17.75-0.22%,买入)等。

第二,钛白粉,今年以来国内钛白粉价格已连续出现十次上调,而伴随着国际钛白粉巨头科斯特的再次提价,研究机构普遍认为钛白粉提价在未来将进入常态化。投资策略上,中银国际证券表示,钛白粉行业整体发展环境健康,建议关注佰利联(14.83-0.60%,买入)、中核钛白(6.20-0.96%,买入)、安纳达(14.90-0.07%,买入)等涨价受益股。

第三,聚氨酯,其中,TDI方面,国联证券表示,受日本三井化学关闭TDI、MDI业务以及新产能投产延迟影响,国外供给收缩,出口大幅增长带动国内TDI价格上扬,且TDI国内市场步入“金九银十”需求旺季,国内需求回暖,TDI价格坚挺,个股建议关注*ST沧大(12.58+0.00%,买入);MDI方面,受限产影响,供应面持续紧张,支撑现货报价不断上涨,个股方面,作为世界MDI龙头企业万华化学(20.08-0.40%,买入)受到多家机构的一致推荐。

第四,氯碱,受益供给侧改革以及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的增长,以氯碱为主要原料的PVC需求出现回暖,民生证券表示,PVC属于房地产的后周期行业,需求滞后于新开工地产项目半年至一年时间,上半年新开工的地产项目对PVC的需求有望在下半年集中释放,个股中强烈推荐英力特(14.60-0.14%,买入)、中泰化学(9.42-0.84%,买入)、天原集团(7.29-0.82%,买入)等。

第五,草甘膦,伴随近期价格的持续上涨,中信建投建议关注和邦生物(5.58+1.27%,买入)、江山股份(18.90-1.10%,买入)、新安股份(9.11-0.98%,买入)、兴发集团、扬农化工(32.13-0.59%,买入)等相关个股。